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现代出路
——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7-04-05鞠忠美
鞠忠美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现代出路
——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鞠忠美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随着国内外环境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成为近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梁漱溟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通过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时代主题,希望在乡村建设一种新的文化,以推动乡村复兴,并进而实现中国复兴。虽然,乡村建设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梁漱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给我们今天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矛盾突出,为实现民族复兴,一批从海外学成归国的学者和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从乡村建设入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这一时期先后成立乡村建设的团体和机构600多个,在各地设立的实验区有1000余处。*祝彦:《20世纪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述评》,人民网2006年8月2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3/4658518.html。其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对于我们今天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与创新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世界大战间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西方改良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是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开展的国际背景。
其一,从政治上来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仍然没有放松,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战后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发展经济,同时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协调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稳定国际局势的作用,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国际局势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这一时期一些殖民国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战期间,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之时,美国、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一战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到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日渐发展,不断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在中国东北成为伪“满洲国”,1933年发动“长城事变”,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随着日本侵略的日益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二,从经济上来看,列强的经济侵略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对近代中国经济(包括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和殖民侵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随着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资产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1929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处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近代中国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当时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是以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出口、以工业成品进口为主,所以经济危机的爆发深深地影响到了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产品滞销、价格惨跌,农民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农民离村率上升。在1935年7月8日《中央日报》公布的《山东邹平县418农家调查》一文中“418家调查中就有236人离村,计占全数人口10.19%”*张玉山:《山东邹平县418农家调查》,《中央日报》1935年7月8日第2版。。与此相伴,农村社会中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等不良现象。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救济农村、改造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
其三,在思想文化方面,各种社会建设思想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并不断传入中国。从近代科学技术到民主政治体制到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各种建设思潮更是不断地传入中国,这些社会建设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救国之路的思考。新文化运动中,除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外,各种无政府主义思潮也被传入中国,其中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新村主义作为一种改良主义思想,不主张暴力革命,其主要观点是通过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新村并普及教育,来实现社会改造。新村主义对当时中国影响很大。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们对以往探索道路的反思和乡村文化环境的变化,当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是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开展的国内背景。
其一,虽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但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仍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很早就意识到应该通过改革或革命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在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推动下,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兴起,但其目的并没有实现。中国军队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战败,既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促使一部分中国人进一步思考救国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在近代中国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取,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继续探索,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努力下,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并成功地进行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国民党右派与左派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到192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仍然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仍然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其二,近代中国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探索及其反思。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近代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不断进行探索。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引进近代科学技术,到“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学习建立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探索无不围绕着“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更是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将斗争矛头直指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五四以后,追求科学、民主的思潮和运动仍然继续发展。但人们也开始对以往的探索进行反思。一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态度,推动着一些人去探索救亡的新的路径。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对以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杜亚泉、梁漱溟、章士钊、辜鸿铭等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提出了“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基本主张,重申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三是关注区域的扩大,在以往的探索实践中,知识分子主要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城市,到这一时期,乡村社会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对象,开始思考并实践着从乡村社会入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其三,在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下,近代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的国家,近代虽然有了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近代城市,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近代中国仍然是以乡村社会为主体,农民仍然是近代中国的人口主体。“在他境内,见到的无非是些乡村,即使有些城市(如县城之类),亦多数只算大乡村,说得上都市的很少。”正是由于梁漱溟等人认识到乡村社会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他们致力于从乡村入手,通过推动乡村建设以实现中国复兴。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生产方式逐渐改变。列强的经济侵略,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了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为了时间的经济,舍弃了手纺,而改用机纱”*杨庆堃:《一个农村实际调查的尝试》,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20页。,农民生产活动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农民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较前有了变化。经济作物种植增多,在山东邹平,农民因为种植棉花收益较高,逐渐改种棉花,“故近年全县种棉的面积大为增加,改变了本县农业物的种类”*同上。。同时,为改变生活状况,一部分农民纷纷离家谋求生活,除了做工之外,很多人从事商业活动,据调查,邹平农民在离村的236人中“以商人最多,计86人,占全体人数36.68%”*张玉山:《山东邹平县418农家调查》,《中央日报》1935年7月8日第2版。。同时人口流动性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外来文化对农村的影响。二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国家权力下沉,乡村精英角色发生变化。在传统中国,政府机构的设立到县一级,而县以下主要由三部分实施管理,其中士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沟通政府与乡民的重要纽带。近代,为加强管理,从晚清政府开始,政府逐渐加强了对乡村的管理,机构设置逐渐向乡镇延伸。但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科举制的废除)和近代城市的兴起,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知识分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兴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与乡村社会的需求的脱节,乡村精英由传统的“保护型”士绅被近代“赢利型”劣绅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对乡村的控制,出现了政治的“内卷化”现象。
其四,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及其实行的文化政策为梁漱溟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自幼跟随父亲读私塾,受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经历的影响,比较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主政山东期间,积极推行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措施,在山东曾成立以提倡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进德会。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与韩复榘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态度相符合,得到了韩复榘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为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正如梁漱溟所说,“除了山东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能允许我们这样搞呢?原来意趣不一致的,到事实面前可能渐渐一致;原来意趣一致的,可能遇到事实又可能不一致了”*徐树人:《我担任邹平实验县县长的前前后后》,载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当然,韩复榘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支持,主要还是为了巩固其在山东的统治。
二、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视角看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的特点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是梁漱溟推行乡村建设运动的客观因素,梁漱溟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和其乡村建设的思想是其推行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观原因。梁漱溟认为在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竞争中,中国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推动工业发展,来提高在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力,进而实现国家复兴。在如何发展农业与农村的问题上,梁漱溟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乡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自觉,并且认为这“是解决乡村问题的根本条件”。*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23页。二是在乡村推广科学技术。同时,梁漱溟认为要唤起农民的自觉需要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因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散漫的背后隐伏着一个人、一个人理性的申张,智慧的睿发”,“隐伏着人与自然融合的精神,而不落于分立对抗”,“隐伏着非功利的精神,而不至于逐物失己”*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所以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利于从精神上引导农民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态势,从而推动中国的复兴。在此思想指导下,以建立乡学村学组织开展社会教育为主要路径,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梁漱溟积极在山东邹平等地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梁漱溟的乡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申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反对列强侵略和寻求救国之路的过程中,一些知识分子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下,梁漱溟等人重申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梁漱溟认为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是互为表里的,建设新社会实际上就是建设新的文化,“现在中国文化是必须改造,中国必须建设新的文化”,而建设新的文化离不开文化传统,因此“所谓建设新文化,也只有重新发挥中国固有文化的精神——理性,来改造中国的社会,决不能离开了理性而别有所创造”*梁漱溟:《中国文化的特征在哪里?》,载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09—710页。。在实践中,梁漱溟与其同事积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科学技术为乡农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以杨晓春编印的乡农学校的普及教材《乡农的书》中的许多内容蕴涵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所提倡的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等思想内容。高级部的国学教材也包含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如岳飞满江红词、十九路军的抗日通电等教育内容。
第二,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发展。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文化已遭到破坏,需重建中国文化。如何重建中国文化,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新的乡村社会组织,重建文化,提出“新组织即一新礼俗”。在实验区,“寓政于教”,设立乡学村学。乡学村学包括两个系统:文化运动团体系统和政治组织系统。其中,属于政治组织系统的校董会和常务学董负责具体日常事务的管理,但属于文化运动团体系统的学长对学董进行监督、教育,以此实现“寓政于教”。其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力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精神与西方政治思想相结合。如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贤思想结合起来。梁漱溟建立乡学村学组织的目的是培养农民的自觉性,“从乡村教育入手,以村学乡学为教育机关,兼指导地方自治,以极柔性的方法,启导乡村人自觉地有组织的来自救”*夢飞:《到了邹平》,《中央日报》1935年10月29日第4版。。但他又不主张民治,他希望乡学村学组织只是让团体分子积极参与团体生活,“而不必一定是多数表决”*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二)》,第293页。。他认为在乡学村学组织中具有决定权的应该是校董会、学董、学长,这些人由乡村社会中有威望的人组成,主要是乡绅,即乡贤。这是因为梁漱溟认为,一是在团体组织中,多数人的决定并不一定是对的。二是与西洋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对于人生向上,对于道德的要求;从这种要求出发,则要尚贤”。“贤者就是智者,如果尊重智者,在团体中受智者的领导是可行得通的;则尊重贤者,在团体中受贤者的领导也是可以行得通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二)》,第289页。三是由乡贤掌握决定权也是民治精神的体现。因为乡贤是乡村社会中有知识、有威望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乡村居民的利益和意见,因此“这一个团体,虽不必取决多数,可是并不违背多数;它正是一个民治精神的进步,而不是民治精神的取消”*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二)》,第290页。。其三,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反对外国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之一。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者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在文化建设、宣传过程中激发人们的民族精神。如乡农学校的“你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说的中国话,念的中国文,耕种中国地,爱护中国魂”*杨效春:《乡农的书》,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所1935年版,第21页。。“我同胞,知不知?我国如今被人欺:割台湾!并高丽!五三恨!五九持!九一八,日本又取东北地!卧薪尝胆遗训在,精忠报国男儿志。我同胞,知不知?”*杨效春:《乡农的书》,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所1935年版,第87页。的教育内容,就是体现。
第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在开展文体活动的过程中,宣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激发民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研究院通过组织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和举办农民运动会等方式进行文化宣传,邹平的一些村庄还组织了上早操、唱歌、训练等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有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也有助于在开展文体活动中进行思想文化教育。乡村建设者们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编入歌曲,如新生活运动歌、锄头歌等,在歌曲的演唱与传播过程中选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第四,积极发挥乡村精英的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者们认为,如果“没有农村精英的积极支持,改革就不能实行,因为农村精英掌握了乡村中所有财物、智力和组织资源”*公竹川:《本院霍家坡实验民众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转引自[丹麦]曹诗弟:《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所以在乡村建设开展过程中,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者们积极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以内部自生和外部输入两种方式培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以乡村建设骨干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内部自生,是指依靠乡村社会原有社会精英(乡村士绅)的力量,由他们担任乡学村学组织的领导人员。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家庭条件比较好,拥有一定的土地,掌握一定的知识,有的还曾经担任过原乡村组织的组织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乡村社会中有一定的威望,有助于推动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同时,发挥乡村社会原有社会精英的力量还有利于减少乡村建设的阻力,推动一系列乡村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在乡村建设的组织——乡学村学中,学董(理事)、学长主要由乡村社会原有社会精英所担任。外部输入,是指乡村建设研究院训练部的学生以教员的身份进入乡村社会,成为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以推动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乡村建设研究院训练部的学生除具有一般的知识之外,还具有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知识,他们通过担任教学,以其所掌握的文化资源形成对乡民的影响,推动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又以其掌握的乡村建设专业知识,形成对乡村建设的指导作用。
三、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对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梁漱溟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文化的失败,希望通过乡村文化建设,通过社会改良的方式以实现国家的复兴。但他的这种社会改革方案在近代中国却是行不通的。一是由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专制统治,改良的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二是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但不能过分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在近代中国农村生产力落后,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的农民生活困苦,他们所关注的是基本的生活需要,当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建设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在这样生活程度里的人,面色是惨黄的,肌肉是不圆润的,面孔是不丰满的,还有什么艺术的乐趣去追求美丽的人生呢”*吴顾毓:《邹平人口问题之分析》,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人口卷)》,福建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没有切实满足农民需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梁漱溟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虽然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对于今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第一,对中华传统文化要鉴别对待,批判性继承。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是由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文化的内容特点以及其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是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在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动力。这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二是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曾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代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这一关系说明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会出现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并不能因为传统文化中出现了与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不适应的内容,而全面的否定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有落后保守的部分,但也有其精华部分,不能一概否定。三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也决定了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之外,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即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不能割裂与其自身历史的关系,都不能抛去历史传统。所以当前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要注重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曾出现过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文化复古论,即主张全面恢复传统文化;一种是文化虚无论,即主张完全抛弃传统文化。这种两种态度的错误之处就是没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的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持辩证的观点,这主要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厚基础,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从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看,社会虽然发展,但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对社会发展仍有积极作用,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奋发图强等精神,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所以要有鉴别的加以对待,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立足于中国实际、立足于时代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以文化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基础。
第二,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与时代主题相结合,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首先要注重时代特征,将时代发展的内容融入传统文化,使其具有时代特色。以爱国主义为例:近代,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之一。继承发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将其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题联系起来。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就要将传统文化与当前时代发展相结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自此,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领域,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助力。发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在改革的浪潮中,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群众实践活动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群众的实践活动。文化创新、发展与建设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文本层面,另一层面是实践层面。文本层面的文化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工作者,但同时也应看到,理论来源于实践,文本层面的文化创新发展离不开实践层面的文化创新。这里的实践层面的文化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实践活动,二是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实践活动,既包括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创新工作,也包括为文化创新工作所做的准备基础工作,如文化工作者的采风、实地调查等。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范围相对较宽,既包括物质实践活动,也包括精神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的物质实践活动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同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又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精神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文化的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还要注重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一方面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中,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社会发展成果也应由人民群众来享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这也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必然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在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自身的行为,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而要实现这一转化,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这一转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并能够实现转化。
洋为中用,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特点。文化的民族性指的是文化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质,使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文化的世界性指的是各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使各种文化之间能够产生交集,进而相互融合。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可能。除此,中华传统文化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这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不断有外来的文化冲击、影响着中华文化,但中华文化能够包容并融合各种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并将其转化成自身内容,不断促进自身丰富、发展。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也曾出现过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态度,但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这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很早就提出了对待外来文化要洋为中用,即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要加以积极借鉴,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强,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织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提高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与发展,既要保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文化的民族特点,又要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
第三,注重发挥精英的作用。相对于普通民众,在一般情况下,文化精英受到相对较多的文化教育,拥有相对较多的文化资源,再加上他们在很多情况下还从事着与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有关的工作,所以文化精英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普通民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文化精英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时代、社会发展的脉搏和主题。文化对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文化在当前国际竞争、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根据时代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准确的了解时代和社会发展脉搏,从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靠的是文化精英。其次,具有解释、宣传党和国家文化发展理论与方针政策的职能。由于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精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而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将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政策经过宣传使广大民众理解掌握,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再次,有的文化精英直接从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前面已经提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理论层面,一个是实践层面。文化精英由于其自身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更能够在理论方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最后,文化精英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文化的最终功能是以文化人。而要实现以文化人,首先就要使人了解、理解“文”,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文化精英可以通过其文化产品和其特殊的工作,如教师,进行文化宣传,以达到教育民众的作用。
第四,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不是要恢复传统,而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所以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保证文化建设发展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批判继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张婧)
2016-10-15
鞠忠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项目编号:CBX1500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1JZD00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5BZBJ06)的阶段性成果。
G122
A
1003-4145[2017]01-01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