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内涵与重塑
2017-04-05张文
张 文
(首都师范大学 教科院,北京 100015)
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内涵与重塑
张 文
(首都师范大学 教科院,北京 100015)
在我国社会转型步入“深水期”和“攻坚期”之时,各种社会思潮发生激烈碰撞并冲击着社会固有的思想体系。公共精神作为现代公民应当秉承的精神价值,关系到个人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基于此,培育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转型期;公共精神;公民教育
我国第三次社会转型步入矛盾交错和利益冲突凸显期,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等领域全方位展开转型,表现在文化或社会思想领域即为各种思潮的激励交锋及行为的失范与失控,从而呼唤社会理想信念的重新确立。与此同时,我国的公共精神培育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而言,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符合正义原则的社会规则体系,同时倚赖公民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与实践,因而需要激发人们道德情感中的公共精神,以期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建构提供精神层面的连续性支持。
一、社会转型的特征
依据西方社会学和社会功能结构学派的观点,所谓社会转型即为社会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转换,是指社会结构通过运行机制的转换实现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的重大变迁。社会转型的结果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在宏观层面上,社会整体呈现出与以往大相径庭的面貌与特征,主要是指价值观与生产方式上的变迁;其二,在中观层面上,社会转型体现为社会分层的重组及新型社会阶层的涌现;其三,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内部组织或个体在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全新位移*席升阳:《批判与期盼: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5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改革与调整。第一次社会改革主要表现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第二次社会改革则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集中表现为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接轨;第三次大规模的调整则是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开始全面系统推进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启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制度“六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李佐军:《第三次大转型: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中国》,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自序。。这三次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与国内外环境均有所不同,特别是我国当下的第三次社会大转型尤为特殊。首先,从所处环境来看,一方面从国际视角出发,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均在努力寻求突破和转型,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日渐提升,我国在全球国际环境中所面临的处境也愈加复杂;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环境也正显示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经济环节体现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工业化中后期及城市化后期等经济阶段特征,在社会领域则体现出道德、文化等矛盾逐渐外显的特征。其次,从转型的内容来看,第三次社会转型不仅仅体现为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还包括非经济方面的制度改革。由于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等的转变,社会公民在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环节出现巨大变化。再次,从转型的方式来看,第三次社会大转型更注重通过内涵式发展、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与改革。因此,社会转型涉及社会宏观领域的各个环节,需要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并将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泛化到文化建设环节。
实际上,目前我国第三次社会转型已步入矛盾凸显期,并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发展、时代变迁与公民思想观念的转换,给社会文化建设带来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主要体现为思想信念缺失,社会秩序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等。思想信念的矛盾体现为,社会转型背景下多种社会思潮发生激烈碰撞,追求利益最大化、只顾眼前利益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泛滥,社会呼吁新型理想信念的确立;社会秩序的矛盾表现为行为失范,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不和谐并引发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集中体现为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等。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与文化素质并未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前进,反而遭遇现代化的社会道德困境,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日渐增强的利益意识、逐步扩大的社会自由等均导致社会道德冲突和道德矛盾日益加重*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面对社会转型正步入“攻坚期”的阶段特征以及如此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应当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文化价值导向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转型。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路,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公共精神作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与基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急需调动社会各界培育、涵养公共精神的积极性,加深对公共精神的内涵、特征等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二、公共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公共精神的涵义,目前国内学界尚未达成明确共识,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精神作出了概念界定。西方著名政治学家帕特南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的深层次基本道德与政治价值,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來》,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美国学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则认为,公共精神是理念与能力的集合,前者特指公民为了公共利益而走到一起的理念,而后者则指国家公共行政人员为公共利益而积极获取信息的能力*[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8页。。李萍从公民道德的视角出发,将公共精神定义为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李萍:《论公共精神的培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刘鑫淼则从参与公共事务的角度界定公共精神,指出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对公共生活及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体认和参与,并包含独立人格、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政治参与和普遍关怀等在内*刘鑫淼、林春逸:《培育公共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8期。。其中,帕特南对公共精神的界定得到了国内诸多学者的认同,并从伦理精神和政治价值的双重视角引领着公共精神的内涵发展;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的观点为公共精神的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指导;李萍忽略了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独立人格特征,仅仅从“利他”角度界定公共精神的方式略失偏颇;刘鑫淼对公共精神内容的列举与帕特南的双重视角界定相得益彰。基于此,本文借鉴帕特南的观点对公共精神的内涵及特征予以进一步诠释和解读。
伦理精神和政治价值可谓公共精神内涵的两个不同层面。首先,从社会层面出发,社会公德意识是公共精神的核心内容,包含规范和德性两层概念,是维护社会公共交往秩序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规范层面的社会公德意识即指公共道德规范,表现为公共交往中遵守社会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要求;德性层面的社会公德则体现为人们在公共伦理方面的道德修养,包括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在公共领域中表现出的互帮互助等优秀品质。其次,从政治价值出发,公共精神集中表现为公民应当具备的政治品德,包括爱国奉献、勇于担当、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约束,要求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维护与认同,同时强调对国家利益发展的关心与奉献。公民作为国家的个体基石,其所具备的公民意识程度折射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面貌。
依据内涵的诠释,公共精神具备公共性、公共理性、政治性及辐射性四个特征。其一,公共性。由于公共精神是社会共同体内部公共利益与要求在制度和价值层面的反映,因此其首要特性表现为公共性。公共精神的产生、发展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调节公共关系为目的,以公认的价值取向为基础,以公共领域为载体。其公共性一方面表现为公共精神建立在人们的共识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超越自我利益,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其二,公共理性。所谓公共理性是个体理性的超越,通过个体内心自觉驱动来维护公共利益,不仅表现为克制、反省、批判等一般理性具有的“萎缩性”特征,更表现为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促进采取积极的措施。其三,政治性。公共精神区别于道德品质的首要标志在于其政治特性,并因此促使公共精神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资源,也是现代性政治和现代性道德过度硬化的一种价值解毒剂*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其四,辐射性。公共精神的辐射性体现为其所特有的感召性、强化性和示范性,是指公共精神可以通过宣传、引导等方式,使公共精神程度较高的公民对公共精神程度相对较低的公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带动社会公民公共精神整体水平的提高。
综合看来,公共精神关涉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关系到公民个体及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尽管公共精神要求社会公民遵守社会共同体所公认的价值倾向,但并不代表个体不具备独立的人格精神。公共精神既关注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利益,同时也维护个体的权利与尊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公共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有力价值保障。
三、社会转型对公共精神的呼唤
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这样一个特殊阶段,原有的利益关系在现代主义浪潮下已经濒于瓦解,然而新的制度与环境建设依然面临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价值冲突与碰撞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一)社会公德意识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已有较大提升,然而与迅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道德进步的速度仍然是相对滞后的,且与社会的实际公德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社会失范现象表明,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缺失,并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严重落差。
以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所暴露的关于游客公德素质有失水准的事件为例,2014年12月,在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一对中国情侣因琐事与泰国机组成员发生冲突,中国女子竟然做出将泡面泼在空姐身上的举动,随行男子出言不逊甚至扬言将飞机炸掉,以致飞机无奈返航并延误。不仅如此,近年来频频出现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报道。中国公民在境外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尽管有专家指出这种不文明行为仅仅属于个人行为,并不代表国家形象,但这种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风气乃至凝聚力。
除此之外,近年来接连上演的“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纠结现象频繁冲击并撕裂着社会的公德。2015年8月,河南开封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在水中,几名路人先后经过,但无人将其扶起以致老人身亡。类似“扶与不扶”的问题拷问着社会公民的人性,也考验着当下的社会风气与社会公德。部分公众认为,“扶不起”的原因在于担心发生好心反被诬陷的现象。扶与不扶已然成为一个矛盾体。实际上,扶人者反被讹诈的现象以及路人的漠视行为恰恰体现出当下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只有大力弘扬义行善举,倡导助人为乐并推动社会公共精神水平的提高,才能对抗社会风气中弥漫的猜忌互疑的成分。
(二)公民责任意识淡薄
公民良好的社会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尽管我国公民责任意识已有较大提升,但类似“公民冷漠症”的社会现象却在现实生活中接连上演。继2011年“小悦悦事件”之后,2014年浙江丽水一位老人连遭四次碾压,肇事车辆全部逃逸,先后有20多辆车经过却无一人施救。这起“小悦悦事件”的重演将社会公民阴暗冷漠的人性面暴露无疑,“撞伤不如撞死”的潜意识在部分人群中弥漫开来,人性的扭曲与极端的反道德行为日渐泛滥。
我国公民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不仅在社会生活中频频显现,在网络生活中更是层出不穷。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网络上的许多平台、窗口已成为多元化思想观点的聚集地,然而要想获得准确、客观的信息则需要我们进行甄别与筛选。例如,微博作为当下我国重要的网络舆情集散地,其爆发式流行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霍文琦:《宣传思想文化的新阵地——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李殿仁中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7日。,同时也像一把双刃剑在时刻影响着社会文化,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场所的同时,其固有特性也在阻碍甚至消解着作为公共领域精神内核的公民意识的形成。一些极端的缺乏公民责任意识的言论在网络上屡见不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社会价值冲突日渐凸显的当下,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干群、医患关系局部失谐
我国第三次社会转型的加速到来导致各方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刘海霞:《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策略探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其中,较为典型的利益方关系冲突集中表现为干群、医患关系局部失谐。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年)》统计,通过对我国2000年1月至2013年9月所发生的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梳理发现,54.6%的群体性事件由平等主体间的纠纷引发,另外则有383起群体性事件是因群众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引发,占到事件总数的44%。*李林、田禾:《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70-288页。
首先,从平等主体间的纠纷来看,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矛盾是平等主体间矛盾的主要类型。其中,公民与社会组织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为387起,占平等主体间纠纷数量的81.3%,因而成为平等主体间纠纷的主要矛盾类型*李林、田禾:《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70-288页。。据统计,导致公民与社会组织间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劳资、消费及医患纠纷等。从医患关系角度来看,近年来的医患纠纷层出不穷,导致双方矛盾不断恶化。以2015年9月发生的一起医患纠纷为例,河南周口某医院医护人员被逼轮流抱幼儿尸体在医院门口当街示众。类似针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暴力攻击愈演愈烈,医生被患者家属侮辱、殴打致伤致死的暴力事件不断上演,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俨然已成为一大社会性问题。毋庸置疑,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医院与患者双方,作为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等个体来讲,无论哪一方,其作为社会公民所具备的公共精神必然缺失。部分医生、护士避重就轻、玩忽职守、借词卸责的工作态度以及患者诉诸暴力手段以致影响公共秩序等行为均不可置否地暴露出我国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水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严重滞后。
其次,在群众与干部矛盾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引发上访的事件占31.1%,导致围堵占道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件占36.3%,另有32.6%的事件引发了暴力冲突。这表明我国群众与干部的局部关系有待理顺,这类事件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李林、田禾:《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70-288页。。据统计,引发干群矛盾的首要原因在于执法不当和拆迁征地,其次则是信访维权。因此,公共权力运行失范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以拆迁征地中存在的“钉子户”问题为例,自2014年9月至今,湖北省宜昌市的一户村民因拆迁补偿标准与村委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成为“钉子户”,导致用水困难。尽管目前村委会已协助其解决了用水问题,但该房屋四周已被土方围高近两米,且仍未搬走。近年来有关征地拆迁过程中“钉子户”的新闻报道已不足为奇,但“钉子户”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不可小觑。强制拆迁与户主的贪心同时阻碍着城市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政府维度来看,群体性事件暴露出政府在运用公共权力过程中在执法规范化、化解纠纷及尊重公众意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在干群纠纷过程中,公民公共精神的缺失不可避免地成为干群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看来,尽管我国公民的社会素质已有大幅提升,但仍难掩社会转型背景下公共精神的培育难题。社会转型的加速呼唤公共精神的培育,呼唤公共社会建设基石的重塑。
四、公共精神的塑造与培育
由于公共精神强调公民对自己的自由和行为进行主动、自觉的限制,因而公共精神的塑造只可涵养而无法建构。*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兼对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实践的反思》,《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公共精神的涵养非朝夕之事,需要政府、学校、非营利组织和公民等多方主体共同致力于公共精神的塑造。
(一)率先实现以公共精神为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文化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强有力的政府。首先,政府在发扬公共精神层面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西儒霍尔巴赫曾指出,“没有什么能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张茂聪:《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分析》,《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诚然如此,政府只有时刻将公共精神的品质贯穿于工作始终,真正从公众的需求出发并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够率先担当起培育公共精神的首要责任,从而有助于缓和干群矛盾、医患矛盾等利益矛盾。公共精神本身具有可辐射的特点,通过政府公共精神的引领能够对社会公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起到强化公民公共精神意识的作用。其次,政府应当积极创设利于公共精神涵养的社会情境,从政治与经济视角为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可靠的载体。其一,在政治环境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为公共精神提供实践维度的保障。公共精神与公共社会相衔接,公共精神的涵养只有落实到公共社会生活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公共社会的民主实现程度越高,公共精神的践行空间就越广阔。其二,在经济体制方面,在法治与道德的理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速度与公共精神的发扬存在一定偏离,市场经济的理念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为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精神的塑造,以自由平等、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为人们的公共意识及公共精神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经济催生环境。辅以法治与道德双重理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涵养社会公众公正平等、诚实守信、守法守纪等公共精神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施展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精神培育中的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非营利组织日渐成熟并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作为社会公益类组织,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是以民间身份从事社会公共服务并成为当下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目前,国内多数非营利组织均致力于各类社会文化问题的解决,并积极参与到公共社会生活之中。因此,作为公共精神的一大载体,非营利组织能够为公共精神的展示与弘扬提供更加广泛的平台。*费广胜:《慈善文化视角下的我国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例如,在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与法律援助等公益性个性服务方面,非营利组织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弥补政府部门普遍性服务的不足。为此,应当鼓励非营利组织通过社区公益活动或团体志愿活动等方式传播公共精神,并为公民提供参与公共生活的平台。
(三)全面发挥学校作为公共精神培育主阵地的作用
作为培养公共精神的根本途径,教育在改变社会风气等方面发挥着基础而关键的根本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当前,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的现代诉求,而学校教育便成为公民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功能,应当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公民教育:首先,将现代公民的培养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培育公共精神作用的同时,着重将公共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尽量避免由于单纯灌输知识而使公共精神脱离社会实践。其次,依据不同教育阶段及学生特点,将公共精神分解开来穿插到学生的公民教育之中。注重教育内容尽量贴近公共生活,通过典型案例或实践体验等方式培养不同年龄段学生对于参与公共生活并发扬公共精神的体验。最后,以启发式道德情境体验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才能够将公共精神真正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通过自我领悟、自我觉醒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主动探究公共精神的魅力所在,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深化公共精神对学生的影响。
(四)激励社会公众主动传承公共精神
由于公共精神强调公民对个人自由和行为的自觉限制,因此公共精神的最终获得与传承还要落实在社会公众身上。公民作为公共社会生活的一员,应当主动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转而树立与新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公平、互助、责任、诚信、参与及合作等公共精神和意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公民应当主动加强社会公德、公民意识等修养,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以更高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来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另外,在互联网已然成为社会舆论与思想文化集散地的形势下,社会公众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媒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在保持公共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以传承积极正能量的方式推动网络舆论的良性传播。
(责任编辑:迎朝)
2016-10-06
张 文(1978—),女,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
C912
A
1003-4145[2017]01-0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