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厂化养殖的圆斑星鲽生长初步研究
2017-04-05严俊丽陈四清王贞杰燕敬平刘长琳胡建成
严俊丽, 陈四清, 王贞杰, 燕敬平, 常 青, 刘长琳, 胡建成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基于工厂化养殖的圆斑星鲽生长初步研究
严俊丽1,2, 陈四清1, 王贞杰1,2, 燕敬平1, 常 青1, 刘长琳1, 胡建成1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的圆斑星鲽幼鱼,经1年的人工饲养后平均全长为(36.15±0.36)cm、平均体质量为(647.97±12.54)g,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1.492x+2.350,R2=0.966,其体长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12,体长平均月增长量为2.44 cm;体质量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关系Wgc=9.380 e0.264x,R2=0.960,其体质量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31,体质量平均月增长量为56.92 g;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曲线Wwl=0.030x2.971,R2=0.967,幂指数约等于3,表明体质量与体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16~18℃时增重较快;反映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圆斑星鲽;生长;工厂化养殖;生长曲线
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es),俗称花斑宝,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渤海及日本北部沿海,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一种名贵的冷水性鱼类。目前仅有少量的圆斑星鲽供应市场,因此人工养殖意义重大。近年来圆斑星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1]和营养学[2-4]方面,2012年,圆斑星鲽突破了大规格苗种繁育[5],但关于圆斑星鲽幼鱼工厂化养殖的生长规律还未见报道,仅有增养殖技术[6]及网箱养殖[7]的相关报道。对工厂化养殖下的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得出幼鱼的生长曲线方程。理想的生长曲线可以确定圆斑星鲽的生长发育规律,准确预测其生长情况、不同时期的生长速率和饲料消耗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鱼
圆斑星鲽幼鱼来自2015年5月在山东威海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人工育苗孵化所得。受精卵在水温9.0~12.5℃、盐度28~31、pH 8.0~8.2、溶氧≥5mg/L的条件下连续充气,经153~159 h完成孵化。
1.2 饲养管理
养殖实验在山东天源水产有限公司进行,实验用鱼为5月龄幼鱼,共计8万尾,平均体长(9.29±0.16) cm,平均体质量(22.11±1.03) g。幼鱼在长、宽、高为6.8 m×4.0 m×1.8 m的室内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实验期间,随着幼鱼的生长进行定期倒池;养殖密度2 kg/m2;流水养殖,流速0.56 m3/min;培育条件为水温9.0~22.5℃、盐度28~31、pH 7.8~8.2、溶氧≥6 mg/L、光照300~500 Lx;每天换水2次(8:00和16:30);每天14:00投喂商业颗粒饲料1次,所用饲料主要成分:粗蛋白质≥50%,粗脂肪≥6%,粗纤维≤6%,钙0.8%~2.5%,总磷≥1%,赖氨酸≥2.2%,水分≤11%。
1.3 实验时间和数据采集
实验时间为2015年9月15日—2016年8月15日。实验期间,每月中旬随机取50尾鱼进行测定,用游标卡尺测量幼鱼的体长(精度0.01cm),用电子天平称量体质量(精度0.01g)。测量前用30~50 mg/L的鱼安定(MS-222)对鱼进行麻醉。
1.4 数据处理及参数计算
运用Excel 2010和SPSS17.0对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作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相关的参数计算依据和公式如下。
IGR=(InY2-InY1)/(t2-t1)
(1)
式中:IGR—瞬时生长率(%);Y2、Y1—分别代表在t2时刻和t1时刻的体质量(g)或体长(cm)。
IA=Y2-Y1
(2)
式中:IA—增长量,单位(g)或(cm);Y2、Y1—分别代表在t2时刻和t1时刻的体质量(g)或体长(cm)。
RIR=(Y2-Y1)/Y1×100
(3)
式中:RIR—相对增长率(%);Y2、Y1—分别代表在t2时刻和t1时刻的体质量(g)或体长(cm)。
GT=InL2-InL1
(4)
式中:GT—生长指标,L2、L1—分别代表t2和t1时刻的体长(cm)。
GC=(InL2-InL1)×(t2+t1)/2
(5)
式中:GC—生长常数,L2、L1—分别代表t2和t1时刻的体长(cm)。
K=100×W/L3
(6)
式中:K—肥满度:W、L—分别代表t时刻下的体质量(g)和体长(cm)。
L=a+bt
(7)
式中:L—t时刻的体长(cm),a、b为线性参数。
Wgc=a×egt
(8)
式中:Wgc—为t时刻的体质量(g);e、a、gt—分别为自然对数和方程中对应的两个指数参数。
Wwl=a×Lb
(9)
式中:Wwl和L—为t时刻的体质量(g)和体长(cm);a和b—分别为肥满度系数和异速生长因子。
2 结果
2.1 生长特性
鱼的生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生长阶段有所差别。本实验的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在13月龄时具有最小值,在16月龄时具有最大值(表1),两者具有相同的趋势(图1)。从体长和体质量的日增长量来看,趋势大致相同、同步增长。体质量的日增长量从14月龄开始明显上升,到16月龄时体长和体质量的月增长量均最大,分别为10.9 cm和208 g。两者相对生长率的趋势也基本相同,且体质量相对生长率明显大于体长相对增长率,其平均值分别为36.73%和14.11%。实验期间,圆斑星鲽幼鱼的肥满度在2.20~3.23之间,变化幅度不大。
表1 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数据
图1 圆斑星鲽生长指标、生长常数曲线
2.2 生长式型
实验期间,圆斑星鲽幼鱼体长呈线性生长(图2)。
图2 圆斑星鲽体长与月龄的关系
体长生长方程:L=1.492x+2.350,R2=0.966,体长和月龄之间呈线性关系;幼鱼体质量呈指数生长(图3)。
体质量生长方程:Wgc=9.380e0.264x,R2=0.960,体质量与月龄之间有指数关系;幼鱼体质量与体长的关系方程(图4):Wwl=0.030x2.971,R2=0.967,式中的b为异速生长因子,约等于3。实验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能均衡增长,体质量和体长之间具有指数关系。
图3 圆斑星鲽体质量与月龄的关系
图4 圆斑星鲽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
2.3 水温与体质量的关系
水温与体质量瞬间生长率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圆斑星鲽瞬时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
实验的温度变化为8~19℃,5~6月龄幼鱼的瞬时生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8-14月龄温度与瞬时生长率呈正相关趋势,15-16月龄水温稍稍下降而瞬时生长率仍在显著升高。
3 讨论
3.1 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特性
鱼类的生长具有阶段性,生长常数是用来划分某种特定区域中某种指定鱼类生长阶段的指标,同一种鱼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常数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快速生长阶段、稳定和衰老阶段[8],且同一阶段的生长常数具有相近性,同时,生长指标可以用来比较鱼类的生长速率[9]。本实验圆斑星鲽幼鱼符合这一特性。5-6月龄体长生长常数平均为1.72,7-13月龄为0.59,14-15月龄为1.67,16月龄为5.56;5-6月龄的体长生长指标平均为0.31,7-13月龄为0.06,14-15月龄为0.12,16月龄为0.36。但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阶段性不是很明显,不具有规律性。这与人工养殖下的哲罗鱼[10]、达氏鳇杂交种幼鱼[11]的结果一致,但与吴万荣等[12]的研究结果(1-4龄的布氏哲罗鲑的生长指标、生长常数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相反。而本实验中不具有这种趋势,圆斑星鲽幼鱼各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常数是不相同的,对应的生长率也不同,这可能是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配合饲料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且圆斑星鲽性成熟晚,相对整个生命周期而言,因实验周期短,生长阶段并不明显,但整个实验阶段生长指标和生长常数的趋势保持一致(图1)。有关圆斑星鲽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如何随年龄变化的问题,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体长和体质量进入下一阶段的时间有可能是不同步的,两者是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作为判断种质质量和养殖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13]。鱼类体长—体质量的关系也为渔业资源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14]。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W=aLb)经过论证具有明确的意义及合理性[15-16]。式中,a为条件因子,反映鱼体所处环境的优劣,b为异速生长因子,反映鱼生长发育过程的不均衡性。若b<3,为负异速增长,体质量的增长快于体长的增长;若b=3,体质量和体长同步增长,速度均衡;若b>3,为正异速增长,体长的增长快于体质量的增长[17-18]。本实验中圆斑星鲽幼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方程式为Wwl=0.030x2.971(R2=0.967),b<3,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符合均匀生长规律,且相关系数R2=0.967,为显著相关,表明圆斑星鲽幼鱼在实验期间均衡生长,没有停滞,这与宋学宏等[19]和谢从新等[20]研究结果相一致,与不同养殖密度下的史氏鲟稚鱼[21]的生长方程式也是一致的,呈现相同的规律。
3.2 圆斑星鲽幼鱼生长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鱼体的生长除了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外界环境如养殖密度、溶氧、饲料和水温等的影响,其中水温是影响鱼体生长较大的因素。圆斑星鲽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3℃[22-23],最佳摄食温度为18~21℃[24]。从图5可知,除5-6月龄和15-16月龄外,瞬时生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与温度趋势相同,该阶段生长率的变化与哲罗鱼[10]、达氏鳇幼鱼[11]和史氏鲟[21]的研究结果相似。本实验中,5-6月龄时温度较低(9~11℃),但是瞬时生长率仍然升高,这可能是幼鱼处于快速生长时期,且瞬时生长率较高于其它月龄,这与王新安等[25]的研究结果(3-6月龄的生长率高于6-12月龄)一致。15-16月龄时温度稍稍下降,但瞬间生长率仍在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温度较适合圆斑星鲽的生长,因此,适宜温度范围内较小的波动不会对生长率造成影响。
肥满度常用作衡量鱼体丰满程度、环境影响及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9]。圆斑星鲽是肉食性底栖鱼类,喜食小杂鱼[23]。实验期间,圆斑星鲽幼鱼的肥满度波动不大,在2.20~3.23之间,这和投喂配合饲料研究肥满度的数据相近,如吕云云等[3,26]发现圆斑星鲽幼鱼的肥满度为2.3左右。这可能与饲喂野生小鱼的肥满度有所不同,本实验整个过程均使用国产配合颗粒饲料。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比较研究。
4 结论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16月龄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在适宜的水温16~18℃时增重较快。圆斑星鲽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的回归方程式为Wwl=0.030x2.971(R2=0.967),b<3,此生长阶段处于负异速生长。
□
[1] MA H,CHEN S,YANG J,et al.Isolation of sex-specific AFLP markers in Spotted halibut (Veraspervariegatus) [J].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2010(88):9-14.
[2] 严俊丽,陈四清,常青等.南极磷虾粉作为鲽形目鱼的营养价值评价[J].渔业科学进展,2016,37(5):72-84.
[3] LV YY,CHANG Q,CHEN SQ,et al.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Spotted Halibut,Veraspervariegates[J].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16,46(3):311-318.
[4] 吕云云,陈四清,常青等,饲粮蛋白脂肪比对圆斑星鲽生长、消化酶及血清生指标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15,36(2):118-124.
[5] 郝向举.“圆斑星鲽大规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项目通过成果鉴定[J].中国水产,2002(11):35-46.
[6] TOSHIHIROWADA,KYOICHIKAMIYAMA,SHINYA SHIMAMURA,et al.Habitatutilization, feeding and growth of wild spotted halibut Veraper variegates in a shallow brackish lagoon:Matsukawa-ura,northeastern Japan[J].Fisheries Science,2011,77(5):785-793.
[7] 秦博,陈四清,曹栋正等.圆斑星鲽网箱养殖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4,41(6):8-12.
[8] 兰永伦,罗秉征等.东海6种石首鱼的年龄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5,26(s):108-114.
[9] 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4-63.
[10]姜作发,尹家胜,徐伟,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生长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2003,27(6):590-596.
[11]石振广,董双林,鲁宏申,等.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1):33-38.
[12]吴万荣.布氏哲罗鲑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1987,11(3):39-43.
[13]李思发.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质类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8:48-60.
[14]詹秉义.渔业资源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8-22.
[15]黄真理,常剑波.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中的分形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1999,23(4):330-336.
[16]PITCHER T J,HART P J B.Fisheries ecology [M].Manuka:Croom Helm,1982:34-63.
[17]林学群.粤东近海雄性条尾鲱鲤体长与体重关系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2):64-80.
[18]FROESE R.Cube law,condition factor and weight-length relationships:history,meta-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J].Applied Ichthyology,2006,22(4):241-253.
[19]宋学宏,陈祖培,王志林,等.黄颡鱼与当年幼鱼的生长特性[J].水利渔业,2003,23(4):3-5.
[20]谢从新,程文平,陈敬德,等.网湖三种鱼类的生长[J].水利渔业,1995(4):13-15.
[21]庄平,李大朋,王明学,等.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35-738.
[22]陈四清,于东祥,马爱军,等.圆斑星鲽生物学特征研究[J].渔业现代信息,2002,17(10):25-27.
[23]陈四清,高天翔,王琛,等.圆斑星鲽早期发育特征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6(2):281-286.
[24]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等.水温对圆斑星鲽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11,38(1):28-32.
[25]王新安,马爱军,雷霁霖,等.大菱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J].海洋科学,2011,35(4):2-7.
[26]吕云云,常青,陈四清,等.发酵豆粕对圆斑星鲽生长及消化能力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6,40(1):10-15.
·文摘·
投喂低磷不含鱼粉饲料和传统含鱼粉饲料养殖玻璃梭鲈的比较
玻璃梭鲈是北美环大湖地区的一种受欢迎的休闲垂钓和食用鱼。玻璃梭鲈主要通过受管控的捕捞渔业提供用作食用鱼,也具有在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生产的潜力。玻璃梭鲈因具有食鱼性而被认为在其人工饲料中需添加鱼粉,而投喂不含鱼粉饲料对其影响的可用信息甚少。在本研究期间,针对投喂传统含鱼粉饲料(FM)和低磷含量不含鱼粉饲料(FMF),就养殖在RAS中的玻璃梭鲈稚鱼的健康和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对投喂不同饲料导致的水质和废物产生率作了评价。FM含有鱼粉、禽肉粉、大豆粉、小麦粉和血粉蛋白质,而FMF则使用了禽肉粉、小麦粉、浓缩大豆蛋白和浓缩玉米蛋白质。在FM中用到的是产自油鲱的鱼油,FMF则使用了油鲱鱼油和禽类油。每种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配比约为42/18。玻璃梭鲈稚鱼(鱼的初始重量85 g)在6个相同的RAS中养殖9个月。研究结束时,投喂FM和FMF的玻璃梭鲈平均体重分别是(571 ± 26)g和(589 ± 15) g,两种饲料试验组的累计存活率均≥98.5%,两者的平均热生长系数、肥满度和饲料转化率相似。在FMF的水体中,水色指数和UV透光率值表明水略微较清一些;FM的养殖水体中的总氮更高;前者的总磷是后者所测得浓度的48%。因投喂无鱼粉配方饲料而产生的磷排放减少这一结果,增加了满足严格的养殖废水排放要求的可能性,还可能减少废水处理所需的资金投入。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5)
·文摘·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低水头充氧器的工作特性
本研究评价了温度(20和25°C),盐度(10、15和20 ppt)和低水头充氧器(LHO)出水中的溶氧水平对用于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低水头充氧器的氧传递效率(OT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在淡水中以及在20 ppt盐度下测得的OTE相比较,在10~15 ppt盐度下的OTE普遍更高。在淡水中LHO出水氧饱和度为230%时的OTE只有58%,与之相对比,在10和15 ppt的盐度下LHO出水氧饱和度为230%时的OTE则分别达到79%和72%。正如所预期的,当LHO出水的目标溶氧含量(饱和度)从150%增至230%,OTE随之下降。盐度15 ppt,LHO出水氧饱和度为150%时的OTE效率是97%,当出水氧饱和度达230%时,OTE则跌至72%。在10~15 ppt的较高盐度下OTE的增加归因于,在盐性条件下水的离子强度的增加导致较小直径气泡的形成,与之相反,在淡水中则形成较大直径的气泡,但在20 ppt盐度下这一效应可能导致了那些上升速度慢的小直径气泡的形成,而离开LHO底部往上的水流速度超越了小直径气泡上升速度被送出LHO,因此造成OTE下降。对集约化海水RAS中运行的、有着相似设计原理的LHOs进行性能提升,可通过设计出更低的水力负荷、较高的落高以及增加下潜深度的LHOs加以实现。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Vol.75)
A preliminary study on juvenile growth performance ofVeraspervariegatesunder industrial aquaculture
YAN Junli1,2,CHEN Siqing1,WANG Zhenjie1,2,YAN Jingping1,CHANG Qing1,LIU Changlin1,HU Jiancheng
(1YellowSea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Qingdao266071,China;2CollegeofFishersandLifeSciences,ShanghaiOcean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Varaspervariegates under industrial farming conditions,an one-yea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juvenileVaraspervariegateswith the water temperature being 9 ~ 22.5 ℃,and the body weight and length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one year artificial rearing,the mean body weight and mean body length of the 5-month-old juveniles increased from (22.11±1.03)g and (9.29±0.16)cm to (647.97±12.54)g and (36.15±0.36)cm,respectively.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otal length and month age:L=1.492x+2.35,R2=0.966,with the body length increasing by 2.44 cm averagely per month and an instantaneous length growing ratio of 0.12.There was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month age:Wgc=9.380e0.264x,R2=0.960,with the body weight increasing by 56.92 g averagely per month and an instantaneous weight growing rate of 0.31.The length-weight relationship wasWwl=0.030x2.971,R2=0.967,the power was close to 3,showing that body weigh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ube of body length and the juvenile fish was of isometric growth.Under industrial farming conditions,the body weight gain,relative weight growth rate,instantaneous weight growing rate of juvenileVeraspervariegatuswere in line with the changing of water temperature,and the weight of juvenile fish grew more rapidly 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16~18℃;while the growth indices and growth constant reflecting growth stage of juvenile fish,showed no regularity,and the body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elated to body length,showing the juvenileVeraspervariegatuswere at allometric growth stage.
Varaspervariegates;growth;industrial aquaculture;growth curve
10.3969/j.issn.1007-9580.2017.01.004
2016-11-19
2017-01-24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2016041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603022016005)
严俊丽(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鱼类营养与饲料。E-mail:643497252@qq.com
常青(1971—)女,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学。E-mail:changqing@ysfri.ac.cn
S967.9
A
1007-9580(2017)01-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