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效到高效
2017-04-05盛赛赛
盛赛赛
摘 要:无论课程改革进行到哪个阶段,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始终都是------让课堂中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而目前我们的状况是:课堂上有效教学时间少,知识容量小,课堂的有效性差,教师“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多,学生负担过重,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摸索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课堂内的因素,甚至可以把眼光延升到课堂以外。教师应该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以下要素。
关键词:兴趣;高效;状态;激励
一、前言
曾经有个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事半功倍是事倍功半效率的几倍?当时我脱口而出:“两倍啊。”“哈哈,老师你错啦 ,应该是四倍。”事后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4倍啊,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速度慢的一工作日,速度快的2小时。再联系一下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堂讲求实效的课,足以抵得上几堂繁冗拖沓的课,若长此以往,其结果也不难想象了,怎样才能使马儿多吃草,又能叫馬儿多快跑,提高课堂实效,看来已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二、提早打开学习之门
美国超级营地创建人埃立克.詹森在他的著作《超级教学》中指出:“影响学习的三个核心因素是:状态、策略和内容。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不是“内容”,也不是“策略”,而是“状态”,詹森把它称为是学习之“门”,他指出“学习之门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而这个“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学习的门卫”。根据前人的这些著名研究成果,作者把“状态”的培养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每节课前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调整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接近或达到他们的“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及时设置问题之境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凡事问个为什么。”
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应该是教学效果的高境界。这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大重要法宝。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又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传授的进程设置某一问题,使学生急于解决,但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又无法解决的场境,此时很容易激起学生想知道答案的欲望,进而转为一种探究的动力。此外创设问题的情境然同时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的习惯,最终激发创造动机,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设置问题情境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设置”。引导学生由不想问到想问,由想问再到会问转化,想问是发现了问题,有问的欲望,会问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四、时刻激励学生之志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之上。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如果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就难以产生兴趣。
对于我所任教的化学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结到底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要用所学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取学有所得的满足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表现自己。如:动手操作、讨论、竞赛等,在活动中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开辟专门栏目,来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效果,体会成功的欢乐,产生成就感,强化其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使其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情总是表现出注意的倾向。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诚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这将成为教师永恒的研究课题。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课堂中思考、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实践、在课堂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