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4-05阮世旺
阮世旺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驻马店 463000
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阮世旺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5-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降血糖、降血脂等临床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47例)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评估2组治疗效果同时统计其治疗前后精神心理量表得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4%)与对照组(6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神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检测无异常,无严重胃肠道反应。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精神健康状态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丁苯酞;老年血管性痴呆;精神心理量表
老年血管性痴呆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症状,临床研究[1]显示,其是一种由人体内多种脑血管疾病、症状等因素引发的获得性、渐进性功能损害综合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临床研究[2]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等均有良好效果。本文将以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象,探讨丁苯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5-01-2016-02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60~85(70.2±2.5)岁,病程1~3(1.6±0.2)a;对照组48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60~86(70.5±2.8)岁,病程1~3(1.5±0.2)a。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会制定的老年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3];(2)对丁苯酞无过敏性反应,无本次研究中治疗药物过敏史;(3)曾患脑卒中,痴呆症状病发于脑卒中3个月后;(4)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发展、治疗措施,经其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其他神经疾病或神经系统症状;(2)存在严重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功能障碍;(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等症状及存在酗酒症状者;(4)当前正在使用可能影响到本次研究效果的药物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综合治疗措施,具体包括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同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与此同时加用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0.2 g/次,3次/d,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精神状态[4]:使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表格)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精神健康状态,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精神健康状态越好;使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2)治疗效果[5]:以MMSE表格评分结果为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MMSE评分提升幅度≥4分;有效:治疗后MMSE评分提升幅度1~3分;无效:治疗后MMSE评分无提升甚至降低。(3)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前后均给予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测,同时使用不良反应量表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4%)与对照组(6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对比 [n(%)]
2.2 精神健康 观察组治疗后精神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精神量表得分对比分)
2.3 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检测无异常,无严重胃肠道反应。
3 讨论
老年血管性痴呆是当前临床唯一可进行早期防治的痴呆疾病,而患者的病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其自身颈动脉、椎基底动脉血管出现病变并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记忆、认知、情绪、行为等一系列神经、智能的全面衰退症状。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均较为复杂,临床研究认为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异常、慢性脑血管病、脑组织炎症反应及自身家族遗传等多种原因均与其病发存在密切联系,患者病理改变属于慢性、递进性的转变过程[6]。而正是由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病情发展的渐进性,针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血管、神经及相关脑组织进行修复,能有效减少患者可逆性神经元的损害、死亡,对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生存质量也有良好效果。
当前临床针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患者脑供血不足区域的神经细胞代谢、挽救患者可逆性神经元损伤、预防患者神经细胞的再次损害现象等为主要目的,而当前临床针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拟胆碱药物他克林、吡拉西坦、茴拉西坦、阿米三嗪等多种类型,然而上述药物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进程中各有侧重点及优劣点,大部分药物都只能稍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整体性治疗效果上仍存在一定不足[7]。而丁苯酞是当前临床较为新颖的一种心脑血管药物类型,其药理结构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能有效抑制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的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缺血区域脑组织的微循环、血流量等均有良好效果。同时丁苯酞还能有效抑制慢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脑组织损伤的多项病理流程,改善患者线粒体功能并有效抑制脑组织内自由基的合成,对提高患者前列环素水平、提升患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均有积极促进效果。丁苯酞能充分缓解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水肿症状,抑制患者脑神经细胞的凋亡并抑制患者可逆性神经元的损伤症状。临床研究证实[8],丁苯酞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损伤有良好作用,对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丁苯酞本身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聚集,缓解患者微血管痉挛症状,清除患者脑内氧自由基而抑制脑缺血引发的病理损害进程,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发挥相应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证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何秀贞,陆奕彬.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的效果及药物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2):181-183.
[2] 宋红.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5):36-38.
[3] 王勤勇,张芷宁,王泽林,等.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业,2014,23(21):20-21.
[4] 孙薇,杨建波,徐金凤,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9):62-64.
[5] 孙乐羽,李昕,牛延良,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144-146.
[6] 邵小鹏,桂树华,胡玲玲.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36-38.
[7] 刘超,杜万红,郑桃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44-146.
[8] 张晓红,王晓静,王亚男,等.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46-47.
(收稿2016-10-25)
R743
B
1673-5110(2017)06-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