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国出境旅游者形象

2017-04-05孔辉刘晓煜

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出境旅行社旅游者

孔辉+刘晓煜

随着我国出境旅游者人数的日益增多,暴露出来的问题随之显现,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出境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造成了我国游客在境外的形象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深入剖析中国公民境外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根源,提出规范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征程中面临的紧迫课题。

出境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不遵守公共秩序。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电梯、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在需要排队的地方插队、过马路闯红灯、乘坐交通工具时抢座、在旅游景区乱涂乱画、在不允许拍照摄像的地方随意拍照摄像等;不听导游讲解,不尊重服务人员,不按相关场所指示的路线行走,特别是逆行。

不良生活习惯。在参观游览时,随地吐痰、便溺;上公共厕所时蹲在坐式马桶上、不沖厕所;乱扔垃圾、随处扔口香糖;在公共场所或在不可吸烟的地方吸烟;有的中国游客喜欢用筷子夹菜给别人,以示热情,酒足饭饱后剔牙的动作毫不掩饰,咬着牙签东张西望;把裤脚撸到膝盖上,翘起“二郎腿”;爱占小便宜,随意拿走酒店里的东西,吃自助餐时浪费,有的还将食品带出餐厅;在公共场合爱看热闹,围观起哄等。

不了解当地文化。在旅游目的地游览时,不知道当地风俗习惯、触犯禁忌,伤害他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购物时,在无折扣的店里很不礼貌地讨价还价;就餐时与同行游客在饭桌上大声聊天,一些游客把国内敬酒的习俗搬出了国门,大声轮番敬酒,划拳行令;计划和时间观念淡薄,随意改变计划和不按约定时间赴约等。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产生原因

中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多样,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有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偶然性。

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速度不一致。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变化翻天覆地,30年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而现在刚刚进入现代文明,要遵守成熟文明社会的规范,对于一个人口众多、不了解城市文明的农业大国来说,很难普遍做到、做好。我们硬件环境虽然达到了,但内在文化却还没跟上,因此直接影响着我国出境旅游者的文明素质。

旅游活动客观地降低了传统道德的约束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旅游者在境外陌生的环境中,往往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约束,实现超越现实的解放感。这时,道德的约束力量降低至最低点,自制力和把控能力不强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少了许多顾忌和约束。

文明意识欠缺。文明意识的生成具有历史性,以乱丢垃圾和随意抽烟为例,在我们生活的周边,许多人并不把随处丢垃圾和随意点上香烟视为不尊重别人或不文明。他们在主观上意识不到这是不文明行为。

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传统文化差异导致外国人的反感,如不尊重个人隐私,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出境游客有些不文明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的是出于无知,如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左边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西方人看来很没有教养。此外,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前很少主动的去了解目的地地区或国家的文化习俗、习惯规范,导致触犯当地风俗习惯的不文明行为。

文明旅游的宣传欠缺。我国对文明旅游的宣传还做的远远不够,导游人员整体素质也亟待提高。旅行社服务意识不强,忽视对游客团队叮嘱注意事项和提醒要求的重要性,也是导致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提升出境旅游者形象的对策

建立健全中国出境旅游的法律法规。目前,中国特别是针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旅游法》只有第五条阐明:“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并无具体的实施细则。仅有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也只是为规范旅行社组织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活动,保障出国旅游者和出国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办法,其中并未涉及旅行社和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行为规范管理的内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虽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缺乏具体的环节和强制性的约束。相关部门应该在相应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内,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美国旅行商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十戒》、加州制定的《旅游者伦理规范》等),增加了更为细致的条款或规范性文件。

加大对文明旅游的奖惩力度。在制定制度规范境外旅游行为的同时,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严格执法。新加坡、韩国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帮助国民形成了良好习惯,值得借鉴,如韩国人在最初境外旅游时也随地吐痰、酗酒闹事,甚至还卖淫嫖娼。为此,韩国政府组织了多种引导和教育活动,甚至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对策,外交通商部则制定了详细的制约“丑陋的韩国人”的综合对策,经过多年教育,韩国人摆脱了“丑陋的韩国人”的不雅称号。中国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出境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制定出境旅游文明行为的惩罚奖励细则,并严格执行。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个人修养。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最重要的方式方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就要普及公民旅游素质教育。要普及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教育,就要全面展开社会公德教育。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就要发扬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小学起开设《道德经》等道家哲学等相关课程,要教育“先做人、再做事”的传统的道德观。

加强文明出境旅游的宣传。自中央文明办联合国家旅游局2006年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公布后,外交部领事司还专门在其官网上提醒每位公民出境旅游时要努力践行《指南》,克服旅游陋习,倡导文明旅游行为。旅行社也要针对不同的目的国,制定宣传手册,主动告知出游目的地国家的民俗和禁忌,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让游客通过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中的条款了解哪些行为属于不文明的行为,以至于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地自律,久而久之将形成一种习惯。

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去别人家做客,要知道别人家的习俗。”因此,人们在出行前要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减少认知差异。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出境旅游者们需要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对跨国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避免出现交际误区。此外,应着重加强出境导游人员的培训,使其能真正担当起“文明旅游”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

规范旅行社的管理。目前,境外出行主要还是靠旅行社的组织和提供服务,因此让旅游企业和主动承担起面向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服务和引导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了重要部属。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强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公民道德素质在内的国家软实力。一个国家从这么高的战略性全局来推动全民素质,我国出境旅游的文明素质离我们还远吗?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管学院)

猜你喜欢

出境旅行社旅游者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