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探究

2017-04-05程丽雯

艺术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曲仪礼器乐

程丽雯

摘 要:闽南民俗音乐文化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闽南地域世代相传的文化形态以及生活方式,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作为中华文化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艺术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简要探讨了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审美特征

1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起源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起源于乡土习俗与民间信仰,根植于闽南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传统祭祀仪礼音乐文化之上。闽南地处亚热带季风地带,自然环境恶劣,暴风骤雨时常“光顾”。受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闽南土著居民民风和地域文化中,极其敬畏自然、崇信鬼神,因为在古代,人类根本无力反抗大自然的肆虐,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就常以祭祀之法祈求平安。在我国古代,歌舞、音乐是祭祀仪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俗、曲艺和音乐文化都是从祭祀仪礼中衍生出来的,在传承发展中变得丰富多彩。在闽南,音乐文化几乎伴随人的一生,从出生、成年到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唱歌。原住民的祭祀仪礼和闽南自然风土是闽南音乐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催生闽南音樂最为基础的力量当属闽南的民俗信仰。据漳州市民宗部门统计,仅漳州的威惠庙就有97座,“迎神赛会,莫盛于泉”,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闽南人都要请戏班子“演戏酬神”,这无疑为闽南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与民俗信仰相关的音乐、歌曲极其丰富,不仅演唱的内容多种多样,而且名目繁多。比如“采莲”民俗流行于泉州城乡,“催咒调”“调五营”盛行于厦门地区,还有芗城龙海、南靖等地的“锣车鼓”等,流行至今,它们大多是闽南的地域民俗孕育出来的音乐文化。还有源于“牵亡”“关神”的习俗,较为原始古老,关乎阴阳两界的“牵亡歌”“关神歌”,都是闽南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民俗音乐文化贴近民众生活,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种类

在各类音乐表现形式中,歌曲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闽南人民热爱歌唱,闽南人真切而动听的歌声在闽南随处可闻,所以,闽南素有“歌乡”之称。闽南人热爱唱歌与闽南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比如南安的摇篮曲《月亮月光光》、漳浦的《十月怀胎》、长泰的《病囝歌》等,告诫人们要懂得报恩,歌曲具有浓厚的传统寓意,长辈们祈愿彰显出闽南人生性豪爽、热情洒脱的特殊文化内涵。在闽南地区,人们非常重视仪礼,婚丧嫁娶等几乎人生所有重要的时刻都要举行仪礼。在各种礼仪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是仪礼中所唱的习俗歌曲,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精神活动,还反映了人们的家庭地位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可以说,仪礼中所唱的习俗歌曲对于理解闽南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除了人生仪礼之外,各种岁节时节庆典礼歌曲也属于习俗歌曲中的一种,流行于泉州、晋江一带的《采莲歌》,在祭江竞渡时演唱的《龙船歌》,以及诏安许姓宗族祖传的民歌《龙船鼓歌》等,都属于习俗歌曲的一种。器乐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婚丧喜庆、歌舞联欢都少不了以器乐烘托气氛。从唱奏关系以及组合形式来看,闽南民间器乐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吹管乐器为主奏的鼓吹合奏;二是丝竹乐器为主奏的丝竹乐合奏;三是唱奏兼备的漳州弦管;四是锣鼓等打击乐演奏;五是诏安古乐(以筝曲和古琴音乐为主)等。从古至今,器乐将歌、舞、剧等糅和在一起,有歌、舞、剧的地方一定有器乐,器乐呈现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态,将民俗音乐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闽南民俗音乐文化中,戏剧、曲艺各有千秋,在民俗音乐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3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3.1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歌曲的审美价值

在闽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勤劳而淳朴的人民不仅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文化,还将其传承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风格独特、审美价值极高的民俗音乐文化。泉州的民俗音乐文化较为古朴幽雅,南音风格影响较大,内部音乐风格相对统一,以锦歌、芗剧为代表的漳州民俗音乐文化音乐风格淳朴爽朗,泉州传统音乐种类丰富,最具特色的则是南音,同时还包括山歌小调、茶歌、舞歌等。语言和音乐关系密切,在闽南民间音乐中,闽南方言独具特色,它不仅影响着音乐表现形式,更影响了音乐风格及其审美价值。例如,《天乌乌》在闽南地区流传最广,但是泉州版的《天乌乌》与漳州地区的《天乌乌》却存在较大差异。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漳州地区,民歌色彩浓郁,民间歌曲以徽调式居多,极富闽南乡土特色。漳州民歌雅俗共赏,闽南特色极其浓郁,如《采茶女十送哥》《园楼歌》《长工受苦歌》等流传至今。闽南歌曲大多以生活为创作题材,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浓厚,反映了闽南民情风俗。

3.2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器乐、曲艺、戏曲的审美价值

在闽南民俗音乐文化中器乐也非常有特色,如南曲中的南琶、洞箫,还有云锣、拍板、二弦等乐器种类较多,许多保留了唐宋元乐器形制。从弹奏姿势上看,闽南南曲的琵琶称为“南琶”,弹奏姿势斜向左上方,北琶是竖抱着的,现今日本琵琶的弹奏方式就与闽南南琶弹奏方式大致相同。作为闽南民俗音乐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南琶是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漳州的锦歌、泉州的南音都有南琶的影子。二弦与一般二胡不同,闽南的二弦为南曲所用的拉弦乐器,琴筒用整块木头挖空而成,演奏二弦时,演奏者用指头或松或紧地扣住它,根据感情的需要掌握力度。南曲的洞箫也称为“南尺八”,演奏南尺八时,演奏者左手食指中指按一二孔,拇指要按后孔,右手拇指按稳乐器,坐要端正,胸要挺起。在南音的伴奏乐器中,南尺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闽南的曲艺艺术历史悠久,扣人心弦,百听不厌,如南曲、锦歌、芗曲说唱等,而南曲最负盛名,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如今,南曲的曲牌名称许多还保留着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南曲的调子遍布世界各地,凡有闽南方言的地方都有南曲,如脍炙人口的《山险峻》《因送哥嫂》等经典曲目至今传唱不息。流传于漳州的古戏剧竹马戏是闽南最著名的戏剧,有文化“活化石”之称,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而梨园戏吸收融合本地南曲、外来京剧等戏曲剧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4 结语

闽南民俗音乐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歌曲、器乐,也有曲艺音乐、戏剧音乐等,音乐形式各有千秋,不仅体现出人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龙华云.试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6(01).

[2] 张静容.闽南习俗文化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7-99.

[3] 王晓文.闽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地缘环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2(1):56-58.

[4] 吴少静.近代东南亚华人对闽南音乐的继承与传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118-119.

猜你喜欢

南曲仪礼器乐
论《南曲九宫正始》的崇古与尚今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沈璟《南曲全谱》版本系统考论
长阳南曲浅谈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对五峰南曲传承现状的反思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