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窑烧成肌理效果形成初探

2017-04-05李梅

艺术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柴烧形成原因

李梅

摘 要:大自然千姿百态,世间有万物之貌,肌理因其独特的视觉属性和美感特征而不断地被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在陶瓷领域,陶泥的可塑性和特殊烧成方式——柴烧,所带来的作品偶然性则又为陶艺家在柴烧肌理效果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柴烧的方式虽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以大量的实践和柴烧作品为例,探索柴烧肌理效果的形成原因,以期对热爱柴烧的人们产生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柴烧;肌理效果;形成原因

20世纪工业文明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领域,传统手工作坊逐渐被工业化车间取代,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消费和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千篇一律的产品直至产生审美疲劳。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特的手工产品就变得尤其珍贵。柴窑烧成方式就是在这样枯燥、无趣的社会生活之下被传统手工艺人继承下来的,并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传统意义上的“柴烧”,是指用薪柴作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其烧成方式是用薪柴作为燃料且在烧制过程中用匣钵罩住坯体,将木柴与火隔开,避免火焰与坯体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现代意义上的“柴烧”与传统的柴烧截然不同,现代柴烧追求的是木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烧成方式不再使用传统的匣钵罩住坯体,而是直接使木柴燃烧的火焰窜入窑内与坯体接触,木灰燃尽自然地散落在坯体上经过高温熔融形成温泽光润、层次丰富的自然灰釉,融化或未融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平滑或粗糙的肌理效果。并且,随着当代柴窑烧成经验的不断总结,陶艺家在其艺术创作中为了使作品更加符合自己想要表达的某种观念或趣味,进一步利用这种烧成的规律人为地创造出一些独一无二的作品。这种质朴、浑厚、古拙的质地与美感和现代工业化大众、无趣的产品形成鲜明对比且日益受到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追捧。本文就以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柴烧作品为基础,探索柴窑烧成各种肌理的形成原因。

1 柴烧肌理的特点

柴窑烧成的肌理效果具有多样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多样性,是指作品在柴窑烧成的过程中,随着黏土、燃料、烧成方式、温度、气氛、窑位和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的肌理效果千差万别、无一例同。这种多样性的特点虽然看似千变万化,却也给陶艺家和热爱柴烧的工作者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性。偶发性,是指在作品中柴窑烧成过程中由于火焰在窑炉中的走向及高温窑炉里的不可控因素。也正是因为以上的特点,才使得各种柴烧肌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2 千变万化的柴烧肌理及形成条件

柴烧中的肌理效果既复杂又微妙。任何一种肌理都是由烧成过程中的众多因素所决定的。以下是笔者接触或掌握的一些柴烧肌理效果及成因:

2.1 火刺肌理及其形成条件

火刺肌理,是指坯体上未被灰烬沾染的地方留下的火焰颜色和痕迹。火刺的颜色有很多种:红色、橙色、黄色以及只有在胎体轻薄、富有光泽的器皿上偶然出现的绯红色。

火刺肌理的形成是蒸汽或木柴中的碳元素在高溫的作用下,在黏土的表层形成的色彩和光泽。钾、纳、钙是木灰中最主要的助熔元素,这三种助熔元素随着火焰和气流的运行作用于坯体表面。在烧成过程中,质地细密、杂质较少的黏土较之质地粗超、富含杂质的黏土更容易出现火刺效果。除黏土类型之外,烧成气氛对火刺肌理的形成也十分重要,一般采用还原气氛烧窑并实施慢速降温。另外,在窑位上出现火刺的地方通常都是距离火焰源头较远的位置,那里灰烬较少,也没有供坯体呈现颜色的挥发性元素。另一种情况是,作品在窑炉内紧挨在一起或紧靠窑具,该部分丝毫未受到火焰和灰烬的沾染,故而形成空白斑块。这种空白斑块属于一种特殊的火刺效果,其颜色取决于黏土的类型、烧成温度以及烧成气氛,其形状取决于坯体之间或坯体与窑具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距离,距离越远,飞白肌理的面积越小。(如图1)

2.2 芝麻点肌理及其形成条件

芝麻点肌理效果的形成受时间和窑位的影响。在烧成过程中,烧成位置距离火源越近,烧成时间越长,则出现的芝麻点肌理越多,窑变效果越明显。芝麻点肌理是属于点状肌理的一种,通常出现在坯体的水平面上,是由随着火焰上升的灰烬落在坯体上后形成的。氧化气氛会生成黄色的芝麻点肌理,还原气氛会生成绿色的芝麻点肌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呈亚光效果的芝麻点肌理。

2.3 狭雾肌理及其形成条件

狭雾肌理,这种烧成效果是坯体接触余烬,局部还原所致,通常出现在烧成的最后阶段。狭雾肌理由多种窑变效果交织而成,它通常出现在落灰较少的地方,窑室后部靠近投柴孔处是生成狭雾肌理的最佳窑位。狭雾肌理色泽多变,包括黑色、灰色、蓝色、橙色等。余烬的大小、形状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是影响狭雾颜色和肌理的重要因素。

营造狭雾肌理的方法是在烧成的最后阶段,向窑炉内投放大量的木柴和木炭。但是必须牢记,只能使用纯木炭,千万不要使用市面上出售的那种木炭煤饼,这些煤饼内含有黏土成分,会影响烧成效果。借助铁铲将余烬抛散在作品上,可以增加狭雾肌理的强度。在烧成的第一阶段采集一些余烬,等到烧成的最后阶段再将它们投入窑内,有利于狭雾肌理的形成。

2.4 火线肌理及其形成原因

火线肌理的形成原因与使用的附加材料直接相关。附加材料,是指在烧成过程中,往作品的上面或周围摆放其他物质以影响其烧成效果,如形成特殊的肌理或阻止火焰和灰烬接触坯体。

在附加材料的运用中,各类稻草和野草都是制造肌理的好材料,利用这两种材料可以制造出火线肌理。在火焰和灰烬均较少的烧成气氛中,稻草会在坯体的表面留下印痕。这种肌理只会出现在中低温(1100 ~ 1250℃)环境中,一旦超过1300℃,火线肌理便会消失,无论黏土中含铁与否,都可以生成极好的火线肌理。营造火线肌理的方法是将大小不等的作品套烧,在两件作品之间放稻草,或者作品与垫片之间放稻草可以生成多种备前烧火线肌理。将稻草浸湿可以使其软化,更有韧性,但要注意使用湿稻草包裹未经素烧的生坯时,特别容易引发坯体开裂。

3 结语

柴烧肌理的样式多变无奇,在烧窑过程中虽然大概的形成效果和艺术家预测的类似,但当我们去观察具体的位置时,总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本论文在笔者实践的基础上,查询了大量的资料,把柴烧的几种常见肌理总结出来,其中的不完整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日下部正和(日),马克·兰塞特(美).日本柴窑烧成揭秘[M].王霞,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罗时武.陶瓷研究:从技术到艺术的探究[M].江西美术出版社.

[3] 郭景坤.高温结构陶瓷研究浅论[M].科学出版社.

[4] 刘属兴.陶瓷矿物颜料与岩相分析[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 王宏建.艺术概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 L·托马斯.顿悟:生命与生活[M].吴建新,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柴烧形成原因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陶艺柴烧活动】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柴烧:邂逅朴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