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
2017-04-05施红华
施红华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成为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幽默讲解、创设情境、大胆创新、耐心引导,多给学生提供发言和动手的机会,带动学生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索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性;培养;高中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99-01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维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做具体阐述。
一、幽默讲解。让学生乐于听讲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大多喜欢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有趣的讲解方式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幽默的语言能够使课堂气氛充满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并让教师的魅力得到提升。高中化学中涉及很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需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疑问中深化知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听课情绪进行调控,多使用幽默的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避免固定的语速,对于重点和难点,则要咬文嚼字,注意适时停顿,留意学生是否听懂。比如,在展示一组溶洞景观图片时,可提出一系列问题:溶洞里不会有鬼怪出没吧?还是有人在里面搞破坏?通过幽默的语言将学生带人课堂,学生就会乐于听讲,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学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前提是让学生融入教学中。由于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就能够大大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化学有很多奇妙的实验,也有很多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来进行情境创设,就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讨化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教师先在屏幕上展示雷雨交加的图片,然后再引出“雷雨发庄稼”和“新疆魔鬼谷”两个情境,然后再依情境讲解自然固氮的原理。将生活中的事例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并通过小组互动加强交流,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大胆创新。让学生敢于讲述
创新一直是新课程所要强调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化学;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再让学生对预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描述,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进人课堂学习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一改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采用更为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和讨论互动的空间。比如,在做“焰色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铂丝换成滤纸条,将滤纸条在各种盐的饱和溶液中浸泡、晾干,然后将滤纸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灯焰的颜色。教师先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再让学生分组操作滤纸代替铂的焰色反应实验,然后让学生探讨和讲述实验改进后的优势。
四、耐心引导。让学生亲手操作
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很多的化学原理需要经过实验来验证。虽然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是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一些实验很难完成,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也屈指可数。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参与度,教师则在一旁进行引导。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比较容易操作且安全系数较高的实验来让学生操作。比如“氨的喷泉实验”,教师可事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介绍实验的步骤,指导学生将塑料牙膏瓶上端漏斗状部分剪下,将塑料牙膏瓶口倒插在弯曲的玻璃导管上,再用细铁丝将其扎紧。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及时进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为学生解答分析。学生通过边动手边听教师的讲解,比教师单独对实验进行演示更能够加深印象。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是实验步骤出现了问题,还是忽略了某些细节。通过耐心地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方式,通过幽默的教学语言、有趣的教学情境、大胆的创新、耐心的引导,多给学生提供发言和动手的机会,带动学生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索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责任编辑 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