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沉静而美丽

2017-04-05付建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骆驼图画

付建军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中都配有色彩明丽、内容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深刻的道理具体化,对理解内容、深化主题等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插图的内涵,让插图“活”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为例。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里,每个字母都配有插图。它们不仅与字母的形状相近,而且观察者细心揣摩插图的故事情节,还能轻而易举地分析出这个字母的读音。比如单韵母“e”旁边的插图是:一只大白鹅把长长的脖子弯曲在尾巴上,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半圆,和水中的倒影清晰地构成了“e”的形状,而“鹅”的读音去掉声调也就是“e”的发音。再如:“ei”这个复韵母的旁边画着一棵形状像“e”的枯树,右边一名小朋友抡起一把斧头,高高地举过头顶准备砍掉枯树。插图中,小朋友的整个身体和那把斧头构成了“i”这个字母的形状,整个图画则构成了“ei”这个复韵母的形状。如果更深入地领会,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时,经常会发出“诶哟”的声音,而“诶”的读音正好跟“ei”相同。这样的例子在拼音部分里比比皆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认真分析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就会大幅提高。

怎样让这些承载着丰富含义的课文插图“活”起来呢?笔者觉得,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合理安排图画的呈现时间。插图可以在导入新课时呈现,可以在朗读感悟时呈现,可以在归纳总结时呈现,多幅插图的课文,还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随时呈现。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可以先出示鲁迅先生的頭像,以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激发其学习动机;教学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时候,出示乌鸦向瓶子里装石子的插图,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乌鸦喝到水的原因。至于那些揭示文章中心或者表现事件结局的插图,放在即将学完课文时出示比较合适;单纯地揭示事件结局的插图,也可以放在宣布课题时使用,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要教给学生常用的观察方法,尤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常用的观察顺序包括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等。教师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这些观察顺序,能让观察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如: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的插图是桂林的一处代表性景点。图片的远处是一碧如洗的蓝天,蓝天上飘着朵朵洁白的云彩,白云下一座座翠绿的山峰连绵不断;近处,几座山峰轮廓分明,那碧绿如翡翠的江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再近一点儿,一位头戴斗笠的红衣人正挥篙拨水,娴熟地划着一条小船。这么清新的画面,这么优美的意境,如果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他们就不能从整体上感知画面内容,或者顾此失彼,漏掉了一些重要的景物,从而把画面说得支离破碎。画面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本可以相互印证,如果学生观察图画时顺序颠倒,逻辑不清,那么他们通过画面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再次,要注意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教材中的插图一般都画得十分精细,特别是人物画中的人物表情,往往画得丰富而传神,能传达出课文中没有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画面,常常能从细节中读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的插图是:彼得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用小手悄悄地将账单塞进妈妈的衣袋。从人物的面部表情来看,彼得稚嫩的小脸上显示出难为情的表情,而妈妈脸上则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细微的表情和小小的动作往往被教师忽视,但它们恰恰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运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让他们从中了解更多的课文中没有表达出来的信息,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创造性地开展学习。

最后,要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图画虽然形象直观,但它反映的是静止不动的瞬间场景,其丰富内涵必须依靠想象才能呈现。这一点,在学习古诗时尤为明显。《忆江南》是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词,意境十分优美。词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反问句,但要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并不容易。就词而言,词人通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话,反映了江南的美丽景致,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词句理解起来还比较抽象、吃力。然而,这个问题却可以通过课文插图来解决。这首词的插图中,红的花,绿的树,蓝的水,还有农舍、小舟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这幅图画,他们就不难想象出:春天来了,整个大地被春风染绿。嫩绿嫩绿的大地上开满了一树树鲜花,就像给绿毯绣上了一朵朵彩色的大花。朝霞映衬下的江面,一面红似火焰,一面绿如蓝草。一名船夫在江水中挥舞双臂,有节奏地划着小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变成了一幅鲜活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通过插图展开想象在现代文学习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讲的是师傅让徒弟们画骆驼,要求在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画的骆驼最多。文章的插图是按照三徒弟的构思画出来的。图面中,一头骆驼正昂首阔步地从连绵起伏的群山中走出来,还有一头骆驼被山遮住了身子,只露出半截脖子和一个脑袋,而脑袋是向后扭着的。这幅画给观察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这些骆驼是什么关系,前面这只骆驼是什么身份,被山峰挡住的这只骆驼把头扭向后面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等等。教师如果能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学生就能更好地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骆驼图画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