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社会学视域下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
2017-04-04许志铭
许志铭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建福州 350116)
论道德社会学视域下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
许志铭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建福州 350116)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以道德社会学为视角,可以阐述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即道德的社会影响维度、社会实践维度、社会责任维度、社会自觉维度。其中,道德影响是外因,道德实践是基础,道德责任是主体,道德自觉是目的,四位一体,从而启发和拓展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新路径。
道德社会学; 道德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
道德社会学是研究道德与社会的关系和道德的社会性质及社会功能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通常认为道德社会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法国社会学家E.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的问世,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揭示道德与社会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第二,研究道德和社会是通过什么发生作用的,即相互作用的方式、介质、特点和规律。第三,研究如何将道德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努力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在我国,学术界还重点研究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问题。以上研究可以归结为理论问题、实际问题和应用问题三个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构成道德社会学的内容体系。
从文化角度谈道德,必须植根于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大系统中来理解,我们认为道德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时代文化,更是一种核心文化。高校道德文化是社会道德在高校校园文化领域的体现,是道德现象和道德活动通过以文化为基本形式、载体和媒介的总和。高校道德文化的内容主要由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观念体系三个部分组成。高校道德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1],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致力于知行合一,通过道德文化教育,道德文化实践,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健全人格。
目前学术界,关于“道德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很少,主要见于一些具体案例中,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直接主题词的论文、著作目前尚未搜索到。与本文间接相关的研究情况,笔者在文献检索中发现,与道德社会学视域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非直接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丰富。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关道德社会学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信息比较丰富。中国知网主题词输入:道德社会学,可以查到的有关文献为62篇,分别涉及了道德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个案应用研究等;第二,道德文化研究。同样在中国知网输入主题词:道德文化,共有3194篇相关文献,纵观这些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有关道德文化基本理论的研究,第二类是道德文化具体个案的研究,第三类是道德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但这类研究也多是片断地涉及高校道德文化建设问题,对高校道德文化的社会性研究仍然是相当有限的。
综上,国内学术界对于道德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研究较少,但直接相关和非直接相关的研究信息和科研成果较为丰富,为笔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背景资料,开拓了研究视野。
一、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知与行”脱节的矛盾,例如,价值取向趋于功利与实惠,自我意识彰显,社会责任感淡薄,公德素养较差等等,这些现象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相符,通过现象看本质,校园健康文化的塑造,还需要从道德文化层面去分析和探索。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施教主体的缺位是主要问题
所谓施教主体,我们认为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当今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我国经济条件已进入小康阶段,父辈视为“掌上明珠”,给予了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少父母甚至过分溺爱[2],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形成,家庭教育缺失了本应有的积极作用。此外,当今大学生以学业为主要任务,较少接触社会,加上家庭的“温室效应”,社会教育少之又少。我国高校主要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很多高校在办学目标中没有明确体现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学内容与道德文化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3],教材一般不主动体现道德文化教育的目标,教材基本以学科知识呈现、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为体系,很少注意到道德文化素养的要求。在教育管理上道德教育的要求不明朗,实际操作流于形式化[4],在道德考核评价方面,被就业指标、考研指标、业务素质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所弱化,评价成效并不明显,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过程也有待于优化。以上所述施教主体的缺位,甚至错位,已然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2. 受教主体的缺陷是根本问题
所谓受教主体,就是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本身的道德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认知的水平有限,例如近年来在高校发生影响较为恶劣的“药家鑫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充分暴露出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缺陷。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认知缺陷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道德教育的失败。二是道德责任淡薄。在道德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又没有得到较好的心理扶正,社会氛围熏染,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淡薄甚至缺失,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甚至精神抑郁出现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道德实践偏少。知行合一,道德实践对于道德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高校的道德实践平台发挥作用有限,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要求没有具体化,停留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阶段。此外,专业实践环节未能有效渗入道德文化,教学实践环节的德育作用发挥也不充分。因此培育良好的道德文化,受教主体的道德觉悟至关重要,而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是解决道德缺陷的根本所在。
二、道德社会学视域下高校道德文化建设路径的四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的道德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陷,缺乏主旨性的教育以及实践路径的贫乏,给我们提供了关于道德文化建设新思维和路径的思考。基于道德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探究建设的可能性及实效性,即从道德的社会影响维度、社会实践维度、社会责任维度、社会自觉维度这四个层面去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
1. 社会影响维度
从社会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去看校园道德文化建设,就是要注重道德的社会影响,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通过道德的社会影响促进校园道德文化的修正和提升,另外一个是通过校园道德文化的建设反映和促进社会影响。基于两个层次,形成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不可分离,共同提升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杜绝其人格被边缘化。可以采取的具体举措:一是要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校园道德文化施教主体要高屋建瓴,设身处地地制定主导的道德观念,这个道德观念不可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范畴,通过第一课堂,学科必修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堂主渠道[5],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渗入所提倡的道德文化元素,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二是完善校园道德文化的宣传体系[6],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的融合,特别是借用QQ、微博、微信、易班网络等方式,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去促进宣传效果,提高辐射力和影响力。好的宣传体系可以使得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张力更明显,成效更显著。
2. 社会实践维度
道德实践是道德观念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它是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有效路径之一。从道德社会学的社会实践功能看,校园道德文化的社会实践维度,就是要倡导并实施“知行合一”。[7]提倡和实施知行合一的主体分为教师及大学生,以往的维度只侧重大学生,往往忽视教师作为更重要的主体,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校园内显得更为重要。知行合一的操作性具体表现在校园活动的实践性上,例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实习实践、毕业实践以及其他校园文化活动。[8]从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性来看,道德精神和道德伦理必须通过行为实践来体现,而行为实践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校园道德文化的建立和执行必须通过大学生个体的交往实践即知行合一来进行。因而倡导并实施知行合一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丰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等多种类别之间的交往范型,拓展交往空间可能,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固化于物,内化于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德行品质,为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文化的无缝衔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操作层面,一方面是要不断丰富道德文化的实践平台,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渠道,构筑多维的全面的道德实践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缩短“知与行”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实践平台的作用,可以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入手,从学校的制度、行为、价值观体系的长期构建方面入手,激励广大教师以高尚的师德、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广博的学识风范来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 社会责任维度
道德社会学要实现道德在社会中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高校实现其独特的调节作用,那就必须使得其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在高校普遍被接受的固化于心、外诚于行的文化形态。基于这样的一种功能,笔者认为社会责任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组织和个人具备了社会责任意识,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会迸发出很强的向上和向善的内在自驱力,向上则有进取精神,向善则有道德之规矩,很多矛盾、问题也就随着内在改变和人际调节而化解,达到和合之效。通常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本文的社会责任维度,是包括高校这个组织以及大学生个体两个方面。高校的社会责任应当是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相匹配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的养成主要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及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细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集中表现为培养青年学生参加公益的意识。要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志愿公益活动服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志愿公益服务的具体行动中传播社会责任意识[9],内化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担当,社会担当需要“家天下”的情怀,因此要以爱国教育、信仰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建设为基本点,不断强化社会担当,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社会自觉维度
任何民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文化自觉的难题。道德社会自觉也是如此。从道德社会学看道德自觉,道德的极致追求是个人的自觉,从而形成道德的社会自觉。道德的社会自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道德传统的自觉,另一方面是对人性道德的自觉。道德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很重要的解决方法是从人性自觉的角度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例如实践能力,通用能力等。这个发展过程是漫长的,想要达到这个效果,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心态文化层面的改变,进而实现道德传统的自觉和人性道德的自觉,最终实践社会道德自觉。高校道德文化建设亦是如此,首先要从人性自觉的角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等,要特别注重德育教育,特别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大学生道德伦理的认知以及对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10]其次要从道德传统层面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并固化于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使其在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各环节、各层面、各阶段系统稳固地发挥作用;并且通过高校与社会以及校际之间的广泛接触和深入联系,展开积极地交流与对话,从而达成具有共享性的文化共识。
总之,道德社会学视域下高校道德文化建设,道德影响是外因,道德实践是基础,道德责任是主体,道德自觉是目的。高校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道德影响,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共同的道德实践,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从而实现校园道德文化的知行统一,实现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道德发展、德性建构的德育期待,实现稳固的道德自觉目标。
注释:
[1] 郭建新、许敬媛:《论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2] 荣 梅:《大学生道德培育问题探讨——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教育探索》2014年第3期。
[3] 丁步洲:《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8期。
[4] 丁 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5] 李明国:《略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结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24期。
[6] 许文蓓:《论高校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有效原则、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7] 马 旭、刘红军:《试论高校的道德文化建设》,《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31期。
[8] 张文杰、何侃侃:《应用型高校精英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北京联合大学的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9] 柏 路:《新时期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途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 王景云:《新媒体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应对》,《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2017-07-25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FJJKCG14-168)
许志铭, 男, 福建德化人,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
G641
A
1002-3321(2017)05-0102-04
[责任编辑: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