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刍议
2017-04-04杨悦,房芳*
杨 悦,房 芳*
(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运动干预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刍议
杨 悦,房 芳*
(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老年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及其病理症状居多,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定性分着重从符合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肥胖、高血糖和反应迟钝三个问题展开了运动干预下的作用机理和优化护理方案讨论,重点建议专科护士“实验+总结”护理模式,通过个体监测和数据对比总结出能够显效的运动干预训练计划,旨在为广大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药物治理基础上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行完成的运动康复建议。
运动干预;糖尿病;专科护理
2型糖尿病具有患者年龄偏大,病因隐袭的特点,中老年“三高”人群发病率极高,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高能量食品摄入过量和体力活动减少是目前被证实除去遗传病因外最集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起因,研究符合中老年患者年龄段的运动干预训练能够从生理角度改善患者体内糖代谢,增强关节活动性,有效控制肥胖和因老年跌倒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并提高老年人的反应灵敏性,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康复辅助护理都有积极的意义。
1 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干预对中老年体质改善机理分析
目前的流行病学分析指出,血糖正常化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也是预防和延缓周身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机理之一,所以降血糖也是现在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最受关注的主题,除了药物治疗,有氧运动调节糖代谢在中西医学上也取得了相应理论的支持。
运动医学认为,糖是最直接的细胞燃料,也是运动时唯一能无氧代谢的供能物质,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限于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条件,分段耐力运动是加快糖代谢,消耗血糖和脂肪的理想方式,反映到运动学分类,那就是有氧运动。人体在有氧运动过程中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会大大增加,肌糖原的储存能力也会响应增加,持久的运动下,肌肉能量除了利用肌糖原,还会通过人体循环中的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由于稳态效应,人体血糖在维持平衡的同时,可以使患者达到控制肥胖和调节中枢神经反射弧的目的。据相关医学计算,有氧运动状态下,人体肌肉摄取糖能力是休息状态的7~20倍,另外,在禁食和饥饿状态下进行急性运动,也能够有效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但不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尝试,防止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患者年龄普遍偏大,采取的运动强度应是最大运动强度的60%~70%。通常我们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最大运动强度的心率(次/min)=200-年龄,那么,糖尿病病友运动时应保持心率(次/min)为(200-年龄)×(60%~70%)。简易计算法为:运动时保持脉率(次/min)=170-年龄。运动强度还可根据您的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
2 运动干预下专科护士护理的意义和护理方案评估
专科护士护理工作模式一般会经过分析原因、制定计划、规范程序、专人巡查、疑难会诊和总结反馈的环节,是实时监测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方案探究的理想模式,同时也能起到保护患者进行陪同治疗的作用。“实验+总结”的护理模式在目前医学无法完全稳定控制糖尿病病理变化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制定上,应着重考虑患者年龄、运动强度监测机制、运动方式、运动时机和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这几个问题。首先是患者年龄,40~55岁年龄范围的患者人群有氧运动对糖代谢的作用效果明显要高于55岁以上人群,那么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能限度和运动效果将是护理方案必须参考的前提。对于运动强度监测机制,目前建议统一采用上文的心率计算法则,因为有氧运动的心率范围已经有了权威的参考标准。另外,运动方式根据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原则建议慢跑、广播体操、太极、上下楼梯这四种,运动时机应该是吃饭后1 h,此时患者的血糖含量接近峰值,关于运动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糖产生的胸闷、呕吐、心跳过快和晕厥等。这些问题在患者群体中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对照组和实验组标准统一的原则应该贯彻实验的始终,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护理方案的制定也可以参考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的实验记录,比如目前南京体育学院针对运动干预辅助治疗糖尿病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对象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36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分为高抗有氧运动联合训练组、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高抗有氧运动联合训练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有明显的稳固作用,而实验内容就是保证每周三次的运动频率,每次运动的时间是饭后一小时,前两周在心率控制上是50%到60%,后两周逐渐增量,最高不超过80%,每四周总结一次。这在2型糖尿病专科护理方案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3 运动干预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并发症是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集中表现在患者药物服用与运动干预的调控关系上,运动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有促进作用,所以在运动之前,不能在运动发力的肌肉群进行胰岛素注射,一般采用腹壁注射。另外,进食后人体血糖的变化曲线和运动时人体血糖的变化曲线具有局部回升的特性,所以在运动时机的把握上,建议是进餐后一小时,一次运动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三多一少”特征尤为明显,很多医生要求患者控制饮食,多运动。但有些患者为了迅速减肥减脂,采取禁食和空腹运动的方式,这种行为极易容易引起低血糖,所以,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摄入知识的普及很有必要。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一般都较为虚弱,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的全程陪同,对运动强度的控制一定要引起患者自身的重视,否则会出现患者自身认知偏激而造成的跌倒和低血糖等危险情况的出现。
关于运动训练的过程,针对老年人体质,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先进行热身运动,再进行系统抗阻有氧训练,最后根据自己对身体的感觉或自备血糖仪检测来进行拓展运动,运动完成后不要立即停止,应适当进行缓解动作,实现平稳过渡。当然,可以采用多种运动组合的方式,通过运动前后的血糖值对比来总结出效果较为显著的运动模式,从而进行系统训练。
4 结 语
糖尿病作为目前公认的十大疑难病症之一,预防和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运动干预作为药物治疗基础之上的护理方式,具备独立性、自主性和可推广性等多重特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同时,中老年人群的运动锻炼在预防和缓解一些骨骼关节疾病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运动干预下“实验+总结”的护理实验模式值得一线医学工作者长期的关注。
[1] 李 明.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06).
[2] 陆纪斌.老年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疗.2008(28).
[3] 林 雪.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8(07).
[4] 林燕春.老年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09(0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A
ISSN.2096-2479.2017.35.197.02
房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