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烈汉用扶正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2017-04-04王红丽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茱萸滋阴石斛

王红丽,路 波(指导)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米烈汉用扶正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王红丽1,路 波(指导)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米烈汉教授强调肾虚血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运用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法,用扶正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甚佳[1],介绍如下。

1 主要病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属中医“消渴痹证”范畴。病久及肾,故消渴及消渴变症无不与肾虚关系密切。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日久,燥热耗伤津液,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损。阴虚火旺,煎熬营血,血液黏稠则流行缓慢;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引起气虚血瘀,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阻失荣;肾阳不足,温煦推动无力,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

2 治疗方法

治以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用扶正通痹方(黄芪35g,丹参30g,生地黄28g,山茱萸14g,山药14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鸡血藤15g,肉桂10g,石斛15g,川牛膝14g,三七7g)。方中重用黄芪健脾益气,丹参活血祛瘀,共为君药。生地黄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共为臣药。山药补益脾阴固肾,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牡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温涩,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补血,共为佐药。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牛膝补肝肾、活血祛瘀、引血下行,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滋阴、活血通络之功。口干多饮、多食酌加沙参、麦冬、石斛、石膏、知母等清燥滋阴,腰酸、尿频多加山茱萸、乌药、山药、枸杞子益肾滋肾,肢体发麻、半身不遂酌加僵蚕、地龙等搜剔风痰、疏通经络等。

3 典型病案

患者,女,57岁,于2015年1月5日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喜饮,经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平稳,糖化血红蛋白6.7%。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夜间明显,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在当地诊所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扩血管、镇静止痛及维生素B族治疗15天,下肢麻木疼痛未见减轻。症见双下肢、足趾麻木疼痛,夜间明显,表情痛苦,形体消瘦,倦怠乏力,二便调。舌尖红舌底脉络迂曲、苔薄,脉弦滑。空腹血糖4.37mmol/L,肌电图检查提示下肢腓总神经不全受累。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为消渴病痹证(肾虚血瘀证)。治以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方用芪丹地黄汤加味。黄芪30g,丹参30g,生地24g,炒山药15g,山茱萸9g,牡丹皮9g,泽泻9g,茯苓9g,肉桂10g,石斛15g,川牛膝14g,鸡血藤30g,三七粉3g(冲)。1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后下肢、足趾麻木均减轻,舌淡红,脉细弦。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9.6mmol/L。守方加细辛3g、当归15g、白芍30g。服14剂后下肢、足趾麻木均不明显,活动自如,略有乏力,舌淡暗,脉细弦。上方黄芪改为50g,另加路路通12g,继服以巩固疗效。

[1] 申泽明,路波.米烈汉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J].光明中医,2013,28(7):1325.

R249.7

B

1004-2814(2017)04-0443-01

2016-12-26

猜你喜欢

山茱萸滋阴石斛
飞鼠与石斛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秋天滋阴败火的宝贝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