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生产瘫痪的体会

2017-04-04夏刚位

兽医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血竭头颈血钙

夏刚位

(会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会东 615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生产瘫痪的体会

夏刚位

(会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会东 615200)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二O一四、二O一五年两年间,笔者和同事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黄牛生产瘫痪1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生产瘫痪;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牛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产后麻痹、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是黄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以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及低血钙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肉牛圈养技术的推广应用,部分农户对妊娠母牛的管理简单、粗放,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二○一四、二○一五年两年间,笔者和同事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了黄牛生产瘫痪1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1 病因

黄牛生产瘫痪的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产后母畜发生的急性钙代谢障碍,使血钙降低,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健康黄牛的血钙为2.2~2.6mmo1/L,当母牛分娩后,血钙降低到1.5 mmo1/L以下时就会发生本病,有些病牛血钙甚至降至0.25mmol/ L。

2 临床症状

根据病牛血钙降低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牛表现兴奋不安,紧张乱动,对刺激敏感,采食、排尿及排粪停止,头颈和四肢震颤。又称为前驱阶段。

第二阶段:由前驱阶段很快转入,表现四肢发僵,步幅不均及共济失调,站立困难,卧地。卧地后,头颈常常稍扭曲呈“S”状弯曲,或头颈弯曲抵于胸腹壁,强行拉直头颈,松开后又回原位,呈特征性的“胸卧式”姿势。末梢皮肤厥冷,体温降低至正常以下,眼迟钝及凝视,嗜睡,肛门松驰,胃肠蠕动消失,颈部肌肉震颤。脉象沉细而数。又称为偃卧阶段。

第三阶段:最后病牛处于高度软弱和抑制状态,侧卧于地,脉搏微弱触不应手,心跳微弱而增数达120次/min。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前胃弛缓,瘤胃臌气,如不及时治疗,常因瘤胃臌气而死于呼吸衰竭。又称为昏迷阶段。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大都可以确诊。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病牛血钙含量,即可确诊。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产后截瘫、低镁血症、母牛肥胖综合症、青草抽搐症、醋酮血症等相鉴别。

4 治疗

西医治疗以迅速补充血液中钙的不足,维持血钙平衡为原则;中医治疗则应以祛风舒筋、活血补肾为主

4.1 钙疗法

尽快实施钙疗法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补钙量以牛体重每百公斤2.2g计算,用10%葡萄糖酸钙500~2000ml,静脉滴注,同时给大剂量的葡萄糖。也可用2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配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肌注VitD3800万IU。

4.2 乳房送风

4·2·1 作用原理 通过向乳房内注入空气,刺激乳腺末神经,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从而解除抑制状态。提高乳房内压,减少乳房血流量,以制止血钙的进一步减少,并通过反射作用使血压回升。

4·2·2 操作方法 肥皂液冲洗整个乳房外部,试干并挤空乳汁,乳头用75%酒精涂擦。导乳管消毒后蘸石腊液缓慢插入乳房。首先对4个乳头注进1%碘化钾溶液5~10ml,紧接着前2个乳房送风器同时给两前乳头送风,再给两后乳头送风。以乳房呈鼓音为标准,在10min左右完成。用纱条轻扎头15min左右,时间过长乳头坏死。并在每个乳头上垫青霉素瓶上的橡皮盖以胶布粘住封闭之,防止空气溢出。经1~2h后解开,放出空气,注入抗生素生理盐水(青霉素、链霉素各200IU/m1)200m1。应注意充气量一定要适当,充气不足无治疗效果,充气过量则易造成乳腺泡破裂。

4.3 中药治疗

静脉滴注完成后,内服血竭散加味。方药:

血竭25g 葫芦巴50g 当归100g 熟地100g 没药40g

白术70g 木通30g 川楝子30g 巴戟40g 升麻25g

补骨脂50g 茴香40g 藁本45g 秦艽55g 木瓜60g

桂枝5og 钩藤5og 续断45g 独活5og 羌活55g

水煎候温灌服,每天一剂,共服二剂。

4.4 对症治疗

瘤胃臌气严重时须行瘤胃穿刺术放气,并通过穿刺针向瘤胃内注射止酵剂,等等。

4.5 加强护理

厚垫褥草,防止褥疮等并发症。

5 典型病例

二O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会东县原小岔河乡养牛大户李光琼来报,自家饲养的一头母牛产犊后一天倒地不起,前来求诊。畜主诉:该牛是本地黄牛,这胎犊牛是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配怀的,属第三胎。产犊前一月因身体笨重,未进行放牧,一直关在牛舍中人工饲养。饲料以干麦草和紫花苜蓿鲜草为主,添加少量玉米面。数日前产下一公犊,体重20余kg。于产犊后一天该牛突然倒地不起,现在已不吃草,请求帮助。

5.1 临床症状

被毛黑色,体重100余kg,营养较差。体温36.9℃,呼吸24次/min,心跳104次/min。病牛呈伏卧姿势,头颈弯曲抵于胸腹壁,强行拉直头颈,松开后又回原位。食欲差,反刍停止,精神郁抑。四肢末梢冰凉。嗜睡,对痛觉反应低。前肢肌肉震颤,颈部成“S”状弯曲,后肢麻痹。瘤胃蠕动消失,臌气。口干舌红,脉象沉细而数,有时不感脉。呼出气味无醋酮气味。病牛所在牛舍无窗户及采光设施,阴暗潮冷。

根据临床表现,初诊该牛患生产瘫痪,并且已进入偃卧阶段。

5.2 治疗

(1)立刻停止犊牛吮乳,犊牛采用人工喂养。

(2)10%葡萄糖酸钙500ml,50%葡萄糖1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VitC1g静脉缓注,缓注过程中密切注意心律。同时肌注VitD3800万IU。

(3)内服血竭散加味。水煎候温灌服,每天一剂,共服二剂。

(4)患牛牵出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夜晚注意避风保暖。加强护理,厚垫褥草,防止并发症。

第三天下午随诊病牛已能完全站立,站卧自如,食欲增加。体温37.5℃,呼吸22次/min,心跳82次/min,心律齐,瘤胃蠕动恢复正常,臌气消失,反刍正常,精神好,脉象平。已上山放牧,犊牛已恢复吮乳,痊愈。

6 讨论与体会

(1)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畜在分娩后72h内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以知觉丧失、瘫痪和低血钙为特征。特别是乳牛易发。本病的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产后母畜发生的急性钙代谢障碍,使血钙降低,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血钙的降低不完全是日粮中钙的摄入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而与钙的吸收相对减少和排泄增多有关。在产后数小时内,随着初乳的分泌,血液里的钙随乳汁大量流向乳房集中,致使血钙量迅速下降。因而在治疗产后瘫痪时,一是采用钙疗法迅速补充血液中钙的含量是治疗本病的首选,二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集中于乳房的血钙送回全身。

(2)钙疗法中,确定钙的最适剂量非常重要,以每百公斤体重2.2g为宜。钙剂量不足,病牛不能站起;钙剂量过大,可使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甚至造成死亡。为此注射钙剂时应严密地监听心脏。通常是注射到一定剂量时,心跳次数开始减少,其后又逐渐回升至原来的心率,此时表明用量最佳,便不能再补。如果发现心跳明显加快和心律不齐,即应停止注射。

(3)实施钙疗法时,随着钙的补给,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很快地提高而使血糖降低,有引起低血糖症的危险,故在补钙的同时补糖是很重要的。实践证明,把补钙与补糖结合起来,既可纠正低血钙,又可防止低血糖症,有很高的疗效。

(4)大多数病畜经1次补钙后即刻恢复,对注射后5~8h仍不见好转或再度复发的,则应进行全面检查,无其它原因的,可重复注射钙剂,但最多不能超过3次。如依然无效或再度复发,即应改用乳房送风等其它疗法。如果是高产乳牛发生产后瘫痪,首选钙疗法的同时,还应配合使用乳房送风等疗法。

(5)中兽医认为,黄牛生产瘫痪属胎风。胎风是母畜产后外感风寒引起四肢瘫痪的一种疾病。《元亨疗马集》说:“胎风者,产后外感风寒也。”治疗则配以舒筋活血散瘀、驱风活络、舒筋除痹、温筋通脉、理气调血、健脾和胃等中药,效果较好。血竭散加味方中,血竭、没药活血祛瘀、止痛,葫芦巴温肾、祛寒、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熟地补血滋阴,川楝子理气、止痛,巴戟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补骨脂温肾壮阳、止泻,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合胃,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秦艽祛风除湿,木瓜舒筋和络、和胃化湿,桂枝温经通阳,钩藤息风止痛,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独活、羌活祛风止痛,升麻升阳举陷。诸药合用能活血祛瘀、温经活络、祛风止痛、强筋壮骨、补脾和胃,故能有效地治疗该病。

(6)母畜分娩前2~6d注射1~2次葡萄酸钙,肌注VitD31000万IU,分娩后立即喂服大量的温盐水并加喂白糖1kg。另外在妊娠过程中,加强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适当提高饲料中钙、磷的含量,对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1] 刘得元.母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牛业科学,2002,28(5):73.

[2] 姚金桂.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牛生产瘫痪[J].中兽医学杂志,2016,(3):25.

猜你喜欢

血竭头颈血钙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STK1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
骨质疏松与血钙高低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