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
2017-04-04张丽华苏同生万兆新
张丽华,苏同生,万兆新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
张丽华1,苏同生2,万兆新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用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结果:痊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刮痧
2015年6月至今,笔者用针刺结合刮痧,治疗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5例,均为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或住院部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18~75岁,病程6个月~23年,风寒痹阻证12例、劳伤血瘀证25例、肝肾亏虚证8例。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不同程度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颈痛伴上肢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订的诊断及分型标准[2]。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健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其他型颈椎病;②有手术适应症;③皮肤有溃烂、对活络油过敏;④有出血倾向;⑤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⑥肩周炎、颈肩筋膜炎、网球肘、胸廓出口综合征及腕、肘管综合征等。
辨证分型:①风寒痹阻型: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致颈强脊痛,肩臂痠楚,遇寒加重,颈部活动受限,甚则手臂麻木发冷,或伴形寒怕冷,全身酸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②劳伤血瘀型:有外伤史及久坐低头职业者,颈项、肩臂疼痛,甚则放射及前臂,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或肿胀,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③肝肾亏虚型: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伴头晕眼花,耳鸣,腰膝痠软,遗精,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弱。
2 治疗方法
针刺治疗。遵循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及经外取穴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选取督脉、手三阳经、膀胱经腧穴。主穴取大椎、肩井、颈椎夹脊、大杼,风寒痹阻者加风池、风府,劳伤血瘀者加膈俞,肝肾亏虚者加肝俞、肾俞,并根据颈肩、上肢、手指不同部位疼痛及麻木症状分别选加液门、外关、列缺。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针具、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2寸针灸针快速进针。大椎直刺1~1.5寸,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使针感向肩背、上肢放散;液门穴透中渚,使针感向上肢外侧放射。余穴常规针刺,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
刮痧治疗。选手三阳经及督脉皮部,两侧从风池穴经肩井穴至肩上、从肩中俞经秉风至肩贞。后项部从风府穴到大椎穴,手臂部根据疼痛部位按照手三阳经皮部分布施术。行完针刺治疗后,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将活络油均匀涂抹于施术部位,刮痧板与皮肤成30~40°角,实证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逆经络走行刮之,虚证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顺经络走行刮之,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以施术部位皮肤充血、皮下出现沙状的红色小点为度。隔日1次,10日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待痧斑消失后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痊愈12例,占26.7%;显效22例,占48.9%;好转10例,占22.2%;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7.8%。
5 典型病例
杨某,男,52岁,于2015年10月29日初诊。因长期低头工作逐渐出现颈项、肩臂疼痛不适,时放射至前臂,伴左上肢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活动不利,多处就医疗效不显。查颈椎5、6棘突左侧旁压痛,颈肌僵硬。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椎关节失稳,第4、5、6颈椎前缘有唇样增生,5、6间隙变狭窄。既往颈部无外伤史。诊断为颈椎病。针刺、刮痧治疗10天后颈项、肩背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个疗程后疼痛麻木感消失,局部无压痛。随访未复发。
6 讨 论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为正气不足,颈部感受风寒湿邪,邪客阳经经气,使局部气血循行受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所致。劳伤血瘀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致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此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标为风、寒、湿邪侵袭及瘀血阻滞。
大椎为督脉经穴且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针刺可散寒解表、激发诸阳经经气。肩井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具有通经活络之效。颈椎夹脊穴夹督脉并伴足太阳膀胱经而行,针刺夹脊穴可畅通督脉及太阳经经气,疏理局部气血又能调节全身脏腑气血,调和阴阳。大杼为骨会穴,可疏风通络,强筋壮骨。风寒痹阻证选风池、风府可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劳伤血瘀证选用膈俞活血化瘀。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足三里补益肝肾,扶正培元,调和气血。手三阳经均循行于颈项部及上肢外侧,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分别选取后溪、液门、外关、列缺可疏调诸阳经经气,通利关节。手三阳经及督脉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素问·皮部论篇》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循皮部刮痧可治疗颈部经脉不通之疾,其主要作用为行气调血,活血祛瘀,疏经通络而止痛,祛除阻滞于皮部的病邪,使病变部位细胞得到营养和充足的氧气而活化,从而激发人体机能,形成一种良性刺激。另外直接刮拭颈项肩部经穴,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提高病变部位温度,有利于活络油的吸收,增加代谢产物的排泄速度。刮拭督脉、膀胱经、手三阳经、胆经可以疏通这些经络,活血散瘀,从而使颈部功能恢复正常,使疾病得以迅速康复。
针刺配合刮痧治疗颈椎病效果好、简单易行并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过程中须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注意祛邪的同时扶正。颈部保暖,避免风寒之邪的再次入侵。避免颈部不良姿势,适度的颈部活动锻炼。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孙宇,陈琪福.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R244.481.55
B
1004-2814(2017)03-0284-02
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