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
2017-04-04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458030张建玲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458030)张建玲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小圈团体活动,圈员集思广益,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1][2]。本次研究探讨了品管圈对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7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外科护士长担任圈长,从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中选取6名担任品管圈成员。2016年1月~7月为品管圈活动前,共有524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2016年7月~2017年4月为品管圈活动后,共有473例患者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 通过“头脑风暴法”以及讨论法确定品管圈活动内容,最终将“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确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2 调查现状 调查2016年1月~7月期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调查发现共有248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非计划拔管率为47.33%。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为渗漏和堵管,这两项占非计划拔管的85.08%,根据80/20原则,圈员应将这两点作为改善重点。
1.2.3 设定目标值 现状值即调查结果中2016年1月~7月的非计划拔管率,为47.33%。圈能力为圈能力平均值与圈能力总分之比,即圈能力=(4+4+3+3+4+3)÷6÷5=70.00%。改善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7.33%×85.08%×70.00%=28.19%。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47.33%-28.19%=19.14%。因此,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应降低至19.14%。
1.2.4 原因分析 导致静脉留置针渗漏的原因主要为穿刺技术不佳、静脉选择不当、药物刺激;导致堵管的原因主要为封管方法不当。以上四个原因即为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
1.3 提出对策 (1)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护士应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学习结束之后接受科室考核,成绩合格的护士才能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2)提高静脉选择能力。如果护理服务对象是老年患者,则应尽量选择直径超过3厘米、弹性好、粗、直的血管;同时,为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护士应尽量选择避开下肢静脉。为避免液体渗漏,护士应尽量选择远心端应用留置针输液。(3)合理安排输液。输液时,先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输刺激性较小的药物,输液完成之后用生理盐水冲管,从而减少药物对血管的不良刺激。(4)正确封管。为预防堵管的发生,护士应掌握封管的正确方法:①输液结束之后,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脉冲式冲洗法彻底冲洗留置针内的药液微粒,防止堵管;②采用正压式封管法封管,防止血液回流导致堵管。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原来的47.33%降至19.03%(90/473),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应用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次研究探讨了品管圈对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原来的47.33%降到19.03%。说明品管圈在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非计划拔管是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解决对策,则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本研究中,品管圈活动展示出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圈员找到了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因此,在品管圈活动结束之后,非计划拔管率降低至19.03%,达到了预期目标值,妥善解决了非计划拔管问题。
综上所述,品管圈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