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的影响
2017-04-04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王明明张陈晨王春娇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王明明 张陈晨 王春娇
咯血是肺结核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结核病变[1]侵犯肺血管造成的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肺结核咯血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同时又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主要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称为咯血。本次研究为分析护理干预对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的影响,对我院100例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所取得的分析结果与具体的分析内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14~50)岁,平均年龄(37.25±9.30)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0∶20,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4.59±10.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低钠血症时给予静脉的补钠,注射0.9%氯化钠液体250mL+垂体后叶素12U,12小时/次,进行静脉滴注,经过4~12天的用药,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护理工作;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口服补充无机食用盐,严重者采用静脉补钠治疗。采用1g的食用盐进行分装兑成水,并进行24小时的观察记录,当血清钠低于135mmol/L时,可以进行调整,在必要的时候在给予静脉补充,并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护理,向患者介绍治疗中采用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并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症状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患者补钠量与干预前后血清钠水平的比较,并让医护人员每日进行两组患者食用钠盐量与垂体后液素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录入分析,患者年龄等平均资料以(±s)形式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比用t检验,对比率则用卡方检验,同时借助[n(%)]表示例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钠水平的比较(P>0.05)观察组50例患者,用药前(139.5±1.6)mmol/L、用药4天(137.4±2.1)mmol/L、用药后8天(138.7±1.5)mmol/L;对照组50例患者,用药前(140.1±1.5)mmol/L、用药4天(126.7±4.6)mmol/L、用药后8天(134.6±3.9)mmol/L。
2.2 两组患者的补钠量比较(P<0.05)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静脉补钠(4.6±1.2)g、口服补钠(7.5±2.9)g、8天补钠总量(97.9±20.7)g;对照组50例患者中静脉补钠(9.4±4.5)g、口服补钠(2.8±0.8)g、8天补钠总量(98.3±18.9)g。
3 结果
咯血[2]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咳嗽而出血、痰少血多、或者大量咯吐鲜血,其主要引起的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伤、全身出血性倾向性疾病、其他较少见的基本或异常情况,在临床的表现为发热、胸痛、呛咳、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在临床的治疗中采用护理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垂体叶素导致的低钠血症[3],在进行患者饮食的干预后,在使用药物4~8天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的血清钠的水平明显的比观察组的低,而在口服补钠的用量治疗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补钠量同时比对照组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咯血致低钠血症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对垂体后叶素治疗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