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比较分析
2017-04-04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陶菁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陶菁
横纹肌肉瘤属于小儿中多发的一类软组织肿瘤,主要病变特点包括:早期淋巴结远处转移、邻近组织易受侵犯、高度恶性,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做好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术前诊断对于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具体分析CT诊断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50例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进行研究,全部患儿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2.3)岁。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接受相同CT检查,检查仪器为GE Sytec 4000型,扫描参数设置电流120kV,电压130mA,层厚设置为8mm,层距设置为8mm,间隔时间为1.8s。扫描到肿瘤位置增加5mm薄层扫描。视野为35cm,矩阵为512×512。完成CT平扫之后选择欧乃派克1.5ml/kg的剂量对患儿实施静脉团注,以实施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通过CT扫描结果观察肿瘤密度、大小、边缘、形态、强化特点、有无远处脏器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
2 结果
50例小儿腹盆腔横纹肌肉瘤中经CT检查显示为腹腔及腹膜后横纹肌肉瘤的有40例,其中20例在腹腔及肠系膜根部,20例在腹膜后。①40例患儿的肿块都比较大,形态缺乏规则性,其中5例表现成多结节融合状,肿瘤体积最小为9.8cm×7.1cm×12.6cm,肿瘤最大为19.4cm×12.2cm×16.1cm。②40例患儿肿瘤边界都非常清晰,其中5例患儿肿瘤边缘缺乏规则性,表现为分叶状。③通过CT平扫发现,该40例患儿肿瘤密度都较同层面腹壁肌肉密度更低,其中25例患儿肿块密度均匀,15例患儿肿块中能够发现片状更低密度坏死区。④实施CT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发现35例患儿肿块中能够发现迂曲肿瘤血管穿行;静脉期发现40例患儿肿块内都出现片絮状不均匀强化。⑤40例患儿中,有15例患儿同时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0例患儿同时出现大网膜转移,15例患儿由于输尿管受压梗阻而出现肾积水征象。⑥40例患儿肿瘤边界都比较清晰,切面表现为灰红色鱼肉样或黏液样,镜下能够发现细胞为短梭形,呈现稀疏排列,血管成分、黏液基质比较丰富,包浆颜色为伊红色,存在明显核仁,具有比较多的核分裂,一些还出现横纹。40例患儿都是胚胎性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
另外10例患儿为膀胱横纹肌肉瘤,都发源于膀胱三角区部位。①10例患儿膀胱腔内都有菜花样葡萄簇状、软组织肿块,CT平扫能够发现密度较肌肉软组织低,增强后均匀强化比较明显。②10例患儿都存在不规则膀胱后下壁增厚,增强扫描能够发现黏膜层正常强化,膀胱壁主要为黏膜下层增厚。③10例患儿中有5例存在盆腔膀胱外肿块,肿块和膀胱中病灶没有清晰界限,和膀胱腔中肿块有比较相似的密度以及强化方式。6例患儿同时存在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左侧3例,右侧3例。肿瘤外观基本都是息肉样,切面没有坏死但是松软。镜下检查发现上皮层完整,黏膜上皮下能够发现富细胞的生发层,黏膜和生发层间有疏松的间质带间隔,生发层中存在小圆形肿瘤细胞。10例患儿都是胚胎性、葡萄簇状横纹肌肉瘤。
3 讨论
横纹肌肉瘤具体病理类型有胚胎性、腺泡性、多形性,而胚胎性又可以分成葡萄簇状、梭形细胞性。胚胎性是小儿中出现率较高的一种,其中梭形细胞性一般在睾丸旁、腹膜后出现率较高;葡萄簇状一般在胆道、阴道、膀胱等部位出现较多;腺泡性一般在年龄偏大的小儿中较多出现,一般出现在四肢以及躯干部位,预后不佳[1]。小儿腹腔及腹膜后横纹肌肉瘤早期临床没有明显特征性表现,等到被确诊时肿瘤体积已经比较大。增强动脉期时候在内部能够发现血管平行,静脉期表现为片絮状不均匀强化。病理检查结果为肿瘤细胞比较密集的区域,大片没有明显强化的部位从病理表现上看是粘液样变性部位[2]。
综上所述,分病理型不同,横纹肌肉瘤的CT检查表现也有差异,因此经CT诊断横纹肌肉瘤可以帮助临床进行分型,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