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纪念馆展板解说词翻译策略探讨
——以王懿荣纪念馆为例

2017-04-03王彤峻贾晓庆

关键词:展板译法术语

王彤峻,贾晓庆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名人纪念馆展板解说词翻译策略探讨
——以王懿荣纪念馆为例

王彤峻,贾晓庆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名人纪念馆展板解说词属于外宣文体,但有着与其他外宣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因此翻译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以烟台王懿荣纪念馆翻译展板解说词为例,通过分析该馆汉语解说词的文本语言特点,即通俗化说明、专业术语、渲染性语言混杂,结合例子讨论了应用的主要翻译方法,包括直译与意译、增译与减译的结合运用,并着重探讨了名人纪念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即术语翻译,展示王懿荣纪念馆展板解说词出现的若干历史术语的翻译过程,讨论了采用的翻译策略,为名人纪念馆展陈解说词之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名人纪念馆;外宣翻译;博物馆翻译

一、文献综述

历史名人纪念馆既有承载历史记忆、展示名人生平的功能,又能够以通俗亲民的方式将最新研究成果反馈给公众,因此,各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名人纪念馆的开发、迁建、翻修等工作。王懿荣,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以发现和收藏甲骨文第一人的身份闻名于世。王懿荣纪念馆于1989年建于其故乡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14年迁建至现址,福山文博苑内。

名人纪念堂展板解说词属于外宣文体。国内对外宣翻译的大规模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发表于1990年9月的《中国翻译》的《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一文中,段连城指出,外宣翻译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英语功底不深厚或者粗心导致的错译,二是不善于跨文化交际,不了解英语行文特点和阅读习惯造成的“死译”,希望引起译界注意[1]。此后,黄友义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2]。展板解说词作为外宣文本的一种,其翻译也应遵循此三原则,但它与其他类型外宣文本的语言风格有差异,因此在具体翻译策略上又不尽相同。20世纪初,国内对旅游外宣翻译研究的关注开始转向博物馆领域。在中国知网搜索“博物馆翻译”与“展板解说词英译”的相关文献有数十篇,如《浅谈博物馆文字翻译的归化异化》《博物馆展览陈列文案的翻译》《传播学视角下博物馆解说文本英译研究》等;也有些文献关注博物馆用语体系中某一特定类型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如《博物馆解说词中书画家“字”与“号”的翻译》《目的论视域下博物馆文物名称英译研究》《谈考古词汇的翻译——以汉阳陵遗址博物馆出土的文物为例》等。现有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尤其是部分术语的译法上分歧较大。

名人纪念馆作为一种博物馆形式,当前译界对其解说词翻译的探讨很不充分。在中国期刊网搜索“纪念馆翻译”,相关文献仅有几篇,如《名人纪念馆简介汉英翻译问题研究》《从目的论角度看周邓纪念馆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等,且发表时间大都在近十年内。因此,探索名人纪念堂的英译方法是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名人纪念堂这一博物馆形式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国历代名人和文化,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同时对我国博物馆事业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也有助推作用。下文以王懿荣纪念馆展板解说词为案例,探讨展板解说词语言风格,并针对各种语言特征分析其翻译策略。

二、展板解说词语言风格

王懿荣纪念馆展板解说词具有较明显的中国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语言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种风格的文体。

(1)展板解说词主体部分,大部分语句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用词讲究工整。如:

“王懿荣毕竟自幼秉承家训,饱读诗书,功力深厚,文采出众,经八次乡试,终于脱颖而出,登上当时知识分子最高境界,考取了进士。”

(2)部分展板解说词使用较多修饰性、渲染性的语言,表达较为繁复。此类文体在一般性历史博物馆中相对罕见。如:

“王懿荣不仅是金石文字泰斗和甲骨文的开山鼻祖,他还是我们尊敬和怀念的伟大爱国主义者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显示出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

(3)解说词的史料补充说明部分,专业性强,历史术语多,还夹杂了古诗词、文言文和清代白话,用词较为艰涩。如:

“李鸿藻(1820—1897)字季云,号兰孙、石孙,直隶高阳人。咸丰进士,授编修。任皇太子载淳(同治帝)老师。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军机大臣、武英殿总裁,工部、礼部、吏部尚书。”

三、展板解说词翻译策略探讨

袁晓宁指出:“外宣英译应以目的语为归宿,设法化解由文化、社会背景、逻辑思维、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而带来的理解困难,使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会遇到障碍,能明确无误地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旨,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3]在该思路指导下,进一步结合纪念馆文本的特点,展板解说词的翻译目标应为,在忠实原文内容、保留必需术语的前提下,首先应尽量统一文风,向英语平白简洁的语言风格靠拢,方便读者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应尽量控制篇幅,力求译文简洁,这是由于展板面积有限,且汉语解说词原文已经占据很大空间。

(一)直译与意译

由于展板解说词大部分语句用语规范、逻辑清晰,故多数时候可以采用直译法。而部分语句措辞或结构较为繁复,或出现英语母语人士不甚了解的文化意象,此时应采用意译。

例1这在当时晚清贿赂欲流,贪污横行的官场上,王懿荣母子举动,是难能可贵,独树一帜的。

译文In late Qing Dynasty when officialdom corruption had become very common,the act of Wang Yirong and his mother was estimable and rare.

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汉英的语言逻辑也不尽相同,这在外宣文本,特别是解说词中体现明显。汉语解说词讲究辞藻的华丽,渲染性强,结构工整,而英语解说词不讲究辞藻的对仗工整,相反,更倾向于平实、直白、简练的语言,重视客观事实和具体信息的表述。本段出现了“贿赂欲流”“贪污横行”“难能可贵”“独树一帜”等多个四字词,形式工整、有节奏感,在信息表达上却略有重叠。因此,译文进行了合并处理,将“贿赂欲流,贪污横行的官场”译作officialdom corruption,将“难能可贵”“独树一帜”两个成语的关键信息提炼,分别译为形容词estimable和rare。

例2京师士人称清流为青牛,李鸿藻为牛头,张之洞、张佩纶为牛角,王懿荣为牛肚,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他们往往一人言事,众口相帮,声势浩大,形成了一股颇能左右朝中舆论的力量。

译文Schola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apital compared Qingliu to a black ox,with Li Hongzao as its head,Zhang Zhidong and Zhang Peiguan as its horns,and Wang Yirong as its stomach:they are all key members of the party often giving suggestions and devising strategies.When one of them made a proposal,the others would endorse him,and their voice was so influential that it could even control the opinions in the court.

由于此句结构较复杂,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拆分重组。首先,因为首句主语“京师士人”与句末“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主谓关系并不对应,如直译将出现病句,因此译文中补全了主语they。下一句,原文并列了3个四字词和1个分句,根据逻辑拆分,将前两个四字词“一人言事,众口相帮”译作一个含有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再将“声势浩大”与“颇能左右朝中舆论”相结合,组成so…that…结构,这两句以and连接,形成并列句。最后一句,确定谓语为“成为”,然后将“以其卓越的文才”译为插入语。

例3当时,流行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视为人生最大乐事。

译文At that time,it was a fashion considering the wedding night and the succes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s the two ecstasies of life.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出自《神童诗》的《四喜》篇,即“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诗含义浅显,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如果在翻译时强译为英文,会出现“lost in translation”的情况,不但诗句的对仗感荡然无存,而且由于英语母语人士对“洞房”“金榜”等意象并不了解,会有莫名之感。为简洁起见,译文直接将这两句诗简化,意译为the wedding night(新婚夜)和the succes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考试成功)。

(二)增译与减译

在绝大多数外宣翻译,包括博物馆、纪念馆的翻译中,“凡逐字‘照译不误’者,往往以忠实开始,以费解告终”[4]。因此针对原文中的文化意象,适当运用增译和减译是必要的。

例4王懿荣次子王崇烈墓 1片(1976年挖墓时被群众砸碎,上刻52字)

译文Buried in the grave of Wang Chonglie,Wang Yirong’s second son 1 piece(with 52 characters carved on it,smashed after beingdug out in 1976 by the crow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周风琴指出:“翻译中有一个重要而常被忽略的问题,即隐含的文化信息如何翻译。”[5]当作者和读者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时,一些约定俗成或者家喻户晓的文化历史常识会被作者自然省略,读者也能不费力地将其解读出来。但是,当读者不具备原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如果译文不加以说明,那么原本不言而喻的信息便可能成为理解障碍,让读者感到费解。本句提取自王懿荣的甲骨文藏品介绍,括号内解释该藏品被毁的原因是“1976年挖墓时被群众砸碎”。结合挖墓的行为和1976年这个时间节点,国内读者能轻易了解其时代背景。英文读者即便对相关年代与事件有所耳闻,如果不点出,仍可能无法理解群众挖墓的动机和行为,因此在译文中增添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这一信息是有必要的。

例5清代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于子、午、卯、酉的八月份在京城及各省省会举行,称“秋试”或“秋闱”。

译文In the Qing Dynasty,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called “autumn exam”,was held every three years in August in Beijing and provincial capitals.

减译法在纪念馆解说词翻译中运用较多,原因之一是因为展板空间的要求,译文有字数限制,其二是由于原文部分段落在英文中难以找到对应的信息,必须根据主次信息有所取舍。此段语句出现子、午、卯、酉4个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年份名词,而天干地支纪年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如果将其音译则将成为无效信息,徒增费解。此外,这4个年份只是对前文“每3年举行一次”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因此,译文进行了省略,只保留held every three years in August。同物异名的省译也较常见,此处出现的乡试别称,“秋试”或“秋闱”,由于与前文“八月”有逻辑关联,应予保留,但由于“试”和“闱”同义,因此合并译作autumn exam。

例6王懿荣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在晚清就有“翁(同龢)、王(懿荣)、何(绍基)、戴(彬元)书法四家”的誉称。

译文Wang Yirong was proficient in each style of calligraphy.He was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calligraphy maestros” of late Qing Dynasty.

本段两处使用减译法。首句说王懿荣书法诸体皆能,又列举了篆隶楷行草5种字体。在汉语中这种重复不会损伤表达的流畅性,但如果在翻译时全盘译出,此句的译文将非常繁复,且绝大多数译文读者对中文书法的字体不甚了解,故只译出each style of calligraphy就足够。后文书法四家的一一列举从原文角度看已经略显臃肿,本段主要介绍王懿荣书法功底深厚,故译文只保留了“the four calligraphy maestros”的称呼,而将其他几个人名略去。

(三)历史术语的处理

该展板解说词中的术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清朝政府部门和官职:如户部、军机大臣、武英殿总裁等;2)科举制度用语,如不第、探花等;3)纪年用语,如同治六年、庚子年等;4)考古学术语,如篆籀。

众多术语,已有约定俗成的正确英译的仅占小部分。丁宁曾谈到,目前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有“翻译混乱、很多文博术语在词典中难以查到等问题”[6]。对于这类术语,需要通过查阅文献、确定备选项、比对译法等步骤来确定英译。处理策略有以下三种。

一是意译,适用于含义直接明了,较容易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称谓的术语。本案例使用意译法的主要是清朝历史类术语,如“大理寺少卿”译作Supreme Court justice,“副榜第一”译作the first in the waiting list。

二是音译。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对于音译词汇相当宽容,早期便融汇了大量德语、法语词汇,近代又吸收了来自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等语言的外来词,同样,像“kowtow”“typhoon”这样音译自汉语的外来词也绝不罕见。但要注意,知识普及性质的解说词若夹杂过多音译词汇将降低其可读性,故采用此法需慎重,主要应用对象是人名地名,及少数含义复杂且出现频繁的专业词汇。

三是省译。部分术语仅作为补充信息出现,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且译出对于译文的流畅无益的,省译处理为佳。如该纪念馆原文出现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的年份,译文全部只保留公元纪年或年号纪年。

举几例项目原文中术语出现较为集中的段落如下。

例7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历任陕西学政、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

译文Weng Tonghe(1837-1909),also known by his courtesy name Shengfu and literary names Shuping and Songchan(the latter one was used in his twilight years),was born in Changshu,Jiangsu province.He was a Number One Scholar(Zhuangyuan) in Xianfeng’s reign.The positions he held included education commissioner of Shaanxi province,assistant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Revenue,supervisor of the Court of Censors,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Punishments,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Works,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Revenue,associate grand secretary,grand councilor and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字”“号”翻译历来是文博翻译难点。“国内外将‘字’译为courtesy name大多能达成共识”,“在‘号’的翻译上分歧较大”[7]。本案例译文采用了literary name的译法,这种译法考虑到了“号”一般是文人使用,体现出了其类似于艺名或笔名的功能。官职翻译方面,以“学政”一词为例,CNKI翻译助手给出了“literary chancellor”的英译,而“有道”及其他平台的双语例句给出的则是“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ssioner”。辞海对“学政”一词的解释是“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这里的两个关键信息是“中央委派”和“各省”。21世纪大英汉词典对commissioner的解释为“名词:1)被授权者,被委任者;2)委员,专员,政府特派员”。结合辞海的定义,显然,“provincial education commissioner”的译法更契合词语原义。而CNKI给出的chancellor一般指中央部长级官员,并不合适,而literary一词的含义则更含混不清。故本译文使用后一种翻译是恰当的。“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现有文献中查不到权威译法,该官职是清朝中期主管外国事务的部长级官员,将其译为foreign affairs minister,简洁准确,值得推广。

例8二品衔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敦品绩学,持躬清正,侍从南斋,迭承恩眷。

译文Wang Yirong,second-class official,Jijiu of the National Academy,was a virtuous,knowledgeable,honest and upright man,who served in the South Pavilion,and was favored by the emperor.

“祭酒”在全馆解说词中出现17次,本意为首席,非官名,源自古时举荐德高望重的长者进行祭祀的习俗,后演变为官职名,即首席长官,王懿荣曾三次出任国子监祭酒。由于祭酒是王懿荣担任时间长,为后人铭记的职位,贯穿全文,且解说词有一段专门介绍该词词源,直译或意译都恐难胜任,故音译作Jijiu。本例中“二品”“国子监”都是已有固定英译的术语,在此不多赘述。

例9同治元年(1862)王懿荣首次参加顺天乡试。

译文In the first year of Tongzhi’s reign(1862),Wang Yirong took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具有特色的纪年方式。谈及英国历史时,也常用君主名字表示历史年代,因此如果对年号纪年处理得当,译文读者也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因此不宜直接以公元纪年代替。能够查找到的译文对于年号的翻译方式不统一,以本句“同治元年”为例,有直接译作Tongzhi 1st year的,显然较费解;也有译作in the first year of Tongzhi period,这种译法相对易于理解,但将“同治”译为“period”(时代),无助于译文读者了解中国古代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文化传统。为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该译文舍Tongzhi period而取Tongzhi’s reign,同时括号加注公元年份。

四、结束语

受限于篇幅,本文未对部分文博、历史术语的翻译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这部分仍然有大量尚待挖掘的内容值得翻译界关注和探讨。我们希望看到,博物馆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与翻译界、文史界协同合作,早日打造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术语译法上有例可依,在文风把握上有章可循,以期规范化国内的展板解说词译文。

包括名人纪念馆解说词在内的外宣翻译,共同任务是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世界,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从翻译者和展馆方角度,要打造优秀的解说词译文,就一定要认识到,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应超脱原文的形式窠臼,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逻辑上、内容上、形式上转化为目的语,用地道、忠实、流畅的译文表达出来,要克服翻译腔和中式表达,更要明确译者目的,即尽量贴近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外宣翻译的目的,让我们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我们。

[1] 段连城.呼吁:请译界同仁都来关心对外宣传[J].中国翻译,1990,11(5):2-10.

[2]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25(6):27-28.

[3] 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中国翻译,2005,26(11):75-78.

[4]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8-22.

[5] 周风琴.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外宣翻译——以周恩来纪念馆的译文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4):127-129.

[6] 丁宁.浅谈博物馆文字翻译的归化异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80-82.

[7] 顾毅.博物馆解说词中书画家“字”与“号”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2,25(4):40-43.

AStudyonTranslationStrategiesofInterpretiveTextofMemorialHalls

WangTongjun,JiaXiaoqing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Although the interpretive text of memorial halls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external publicity texts,it has distinctive linguistic features.Thus,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approached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Based on transla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ext of the exhibits in Wang Yirong Memorial,this study analyzes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interpretive textswhichis a combination of colloquial introduction,professional terms,and sensational languages.It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ng methods,including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addition and omission.Also,it focuses onterminology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The studyis expected to provide positivereference for translation of interpretive texts of historical celebrity memorials.

historicalcelebritymemorial;foreignpublicitytranslation;museumtranslation

H 315.9

A

1009-895X(2017)04-0317-05

10.13256/j.cnki.jusst.sse.2017.04.004

2016-07-24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7年项目“MTI特色专业知识与翻译能力课程设置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CFTD17037Y)

王彤峻(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翻译。E-mail:cnqdwtj@163.com

(编辑: 朱渭波)

猜你喜欢

展板译法术语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两点思考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