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 打造涪城精品蚕茧

2017-04-03杨慧君

四川蚕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蚕茧蚕业大户

汪 勇 杨慧君

(绵阳天虹丝绸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涪城区位于绵阳城市近郊,具有中国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优质蚕桑蔬菜、花卉林果、生态种养循环、休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全区3万余亩桑园占耕地面积的20%,养蚕农户近1万户。近年来,天虹丝绸公司主导成片流转土地建设现代蚕业基地,从蚕茧生产供给侧入手,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多元拓展,做精做优产品,做大做强产业,打造闻名全国的现代蚕业发展“涪城模式”。2017年全年发种近7万张,产茧3000t,农民茧款收入1.35亿元以上,蚕茧收入15万元以上的业主大户近200户。“涪城蚕茧”茧丝长1200m以上,干茧直接上车率96.5%以上,上茧率93.9%以上,解舒率平均78%,毛折252kg以内,洁净96.5分,中国纤维检验局公布的抽样检验蚕茧生丝指标,天虹公司蚕茧排位全国前茅。具体做法是:

1 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多年以来,“涪城蚕茧”以质量上乘、指标优异等立足市场,但涪城区受绵阳百万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扩张影响,蚕桑产业面临挑战和危机,桑园分散、条块分割、农户规模效益不突出,蚕茧产量逐年下降,高品质“涪城蚕茧”供给不足成为涪城区蚕桑产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问题。2013年秋,绵阳天虹公司有的放矢,顺势而为,积极主动融入涪城农业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开辟了成片规模流转田地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专业化桑园,吸引当地农户返包培育业主大户,走现代蚕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径。通过探索尝试成功,四年来,公司分4次在8个乡镇流转7000亩田地,流转区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果断走现代蚕业规模化经营之路,建设高标准桑园,发展奢侈品服饰市场急需的精品蚕茧生产,按照公司建设桑园、蚕棚、蚕台,配置省力化机具等固定资产,农户出劳、出低值易耗品和生活必须品,共建现代蚕业基地模式。通过四年运行,从技术、管理到农户经营效益,公司抓现代蚕业基地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集中成片规模化发展,坚持走高品质蚕茧需求路线,做优产品确保有效供给,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使涪城蚕茧基地建设快速发展,高品质蚕茧数量连年增长,业主大户连年持续增收。

2 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动力,引领产业强劲发展

为了支持蚕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区委、区政府创新突破,率先改革,支持公司彻底改制成立新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领航全区产业发展。天虹公司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近年主导培育了业主大户参与的八倍蚕种植、桑之玉果桑、桑之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区业主大户搞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果桑及食用菌开发、蚕旅融合发展,提升涪城区现代蚕桑优势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公司为主体全额投资新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桑园7000亩,对返包农户进行管理技术培训,吸引农村青壮年、大学生成为生产主力军。区政府整合涉农部门资金,集中安排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支持统一流转成片集中发展培育业主大户区域的蚕棚设施、道路沟渠、品种改良、物化补贴、绿色防控、蚕茧加工等方面的建设。

3 以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围绕涪城区发展近郊农业、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的优势,将扩规模与调结构相结合,释放规模化的优势,鼓励业主大户积极返包参与规模化经营,带动产业良性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建园创造返包桑园业主大户规模经营条件,公司加强桑园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项目区生产条件,制定规模化经营基本要求,规划返包40亩桑园为家庭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最佳面积,以40亩为单元配置1处标准化养蚕大棚、贮桑室及所需的蚕台等设施,以 80亩为单元配置1处标准化共育室及所需蚕盒、机具等设备。通过对桑园、蚕棚、设施设备、生产投入品、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让参与农户放心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成为生产主力,引导了产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全区现已形成20亩以上的业主大户220户,带动近1万户养蚕农户。

4 以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牵引产业互动发展

公司实行“企业+共育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突出服务,突出利益联结。一是50余名公司技术员+200余名基层技术服务人员随时上门为养蚕户服务。二是公司对农户生产的鲜正茧实行市场价+最低保护价全额统一收购。三是建立企业、家庭农场、一般农户一体化链接体系。四是公司对桑园、蚕棚、生产投入品等物资的大力扶持,让业主大户放心“拎包入住”,不需大的投入,免除了技术风险,不担心市场波动,保护生产积极性。最终实现了企业蚕茧收购数量、质量有保障,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证,各方多赢,产业良性发展。

5 以综合开发为统揽,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在做好优质蚕茧生产、优质茧丝加工的同时,将三产融合发展理念注入到蚕桑产业内循环,拓宽延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补益和全面开发实现融合发展。一是深度开发桑树资源深加工,开发“八倍蚕”蛹虫草、“桑之玉”桑叶茶、“七彩之虹”丝绵被等产品。二是利用废弃桑枝条种植食桑枝食用菌,年产鲜菌1000余t,年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三是开发种植果叶兼用桑,年产桑果500余吨,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桑之玉”品牌桑果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名优特新”农产品。四是启动实施“千鹤桑田”观光带、“杨家绣房”体验培训馆、“七彩之虹”精品生丝制品及服饰品展示厅、“桑之玉”桑椹酒庄加工体验、“桑之玉”桑叶茶文化品味厅等一批传承丝绸文化的三产项目,实现了涪城现代蚕业一产主体、三产融合发展。

6 以高端市场需求为目标,打造涪城精品蚕茧品牌

坚持以高端市场需求为目标,打造涪城精品蚕茧品牌,开拓国际国内顶级蚕茧、生丝需求市场。“涪城蚕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蚕茧质量全部达到6A制丝要求,与国内顶尖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涪城已成为国际国内奢侈品制造商的定点蚕茧原料供应基地。公司年产6A高品位生丝200余t,全部出口欧洲作为顶级奢侈品供应原料,“七彩之虹”生丝享誉全球,成为G20峰会、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原料丝,优质产品使企业一直立于行业前沿。

猜你喜欢

蚕茧蚕业大户
咬破死亡的蚕茧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