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7-04-03谢婕
谢 婕
(山东理工大学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手机媒体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谢 婕
(山东理工大学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手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方式,在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多元化、多样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手机媒体过度依赖使用,也给他们身心健康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有:培养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创新驱动,打造手机媒体精神家园。
手机媒体;大学生;文化素养;心理健康
一、引言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开始是以短信、彩信、手机报等为主的传播方式。2009年中国的3G技术正式启用,使智能手机业务和功能更加丰富,在线游戏、手机影视、手机微博、QQ、微信、电子书等均成为手机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专家预测,手机最终将承担起互联网即第四媒体的全部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越来越普及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在高等学校,由于大学生是最具知识和活力及对新生事物最敏感的群体,在他们的学习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受到的影响更为显现。高等学校是新媒体、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产生的重要场所,大学生能否适应手机媒体带来的时代冲击与变化,使手机媒体的正确应用成为助其茁壮成长的利器,是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手机媒体导致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手机媒体的应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这种快速、即时、开放、虚拟性的网络信息,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校园里的“低头族”和“僵尸族”在课堂、宿舍、图书馆、食堂很常见。由于手机媒体的非合理和非节制使用,给大学生身心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手机依赖症
手机是工具,但是由于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由此带来诸多亚健康的身体状况,主要表现在: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人际交往能力退化、精神萎靡等。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应用于学习生活越来越方便。查询上课地点可以用“超级课程表”;社团活动加群加关注可以赢得人气;比赛活动点赞吸引观众;疑难问题可以用百度等。手机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已经由工具变成了人身体的“一部分”。离开手机,人就会失魂落魄,就会坐立不安,就会不知所措。部分大学生对信息过于依赖,导致了思维模式单一僵化、自我思考机制退化、创新能力下降,不利于他们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75。
(二)交往自闭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在玩手机”,这句戏谑的话语影射出当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读屏时代,人们不缺乏交往的物质条件,飞信、QQ群、微信等让大学生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多,但是知心朋友却越来越少。在虚拟社会中大显身手、大开言路的同学,在现实社会却是沉默寡言的人;在朋友圈发言多的,在现实中却一言不发。这种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冲突给大学生带来一系列的人际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弱化、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辨别是非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大学生心理上孤僻、行为上出现暴力倾向、人际沟通上减弱和自我封闭。
(三)信仰缺乏症
手机新媒体功能强大,不仅传播社会新风尚,而且一些非主流思想也迅速映入人们的视野,既入脑,又入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被非主流思想所迷惑,造成其精神信仰缺乏。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缺少信仰,人就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但是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信仰却高不可参,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信仰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没有信仰,找不到生活学习的意义;因为没有信仰,遇到挫折就会情绪低落失去斗志;因为没有信仰,感到生活了无生趣,孤独无助。这在心理学上是得了“空心病”。空心病是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个体存在强烈的孤独感、无意义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2]个别大学生由于信仰缺失,在义利关系上失衡,在道德天平上失衡,在价值判断上失衡,失去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出现精神涣散、萎靡不振的现象。
三、手机媒体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原因。但是“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3]。由此可见,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外部环境因素虽然属次,但也应以关注,针对当前大学生自身特点,综合分析内外影响对他们的作用是极有必要的。
(一)内部因素
1.知识信息广,但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现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5后”,他们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不断涌现。西方的价值观念,如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多元信息的大量涌入,给大学生在思想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部分大学生不能分析辨别这些价值观念的是非正误、囫囵吞枣式地全盘接受,使其容易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形成混乱纠结,从而导致在认识上的偏差误解。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精神价值危机,宗教信仰多元等都与之密切相关。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获取知识、信息易如反掌、手到擒来,这给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和满足。手机的便携性、传播的即时性让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于是,课堂上,抬头的学生少了,低头的学生多了;宿舍里,静默的多了,卧谈的少了;图书馆里,看书的少了,读屏的多了。碎片化阅读、微阅读等占用了学生大量闲暇时间,思考问题时间被挤占,辨析问题能力在减弱。
2.个体意识强,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个体意识渐强,表现在敢于表达观点,敢于表明立场,敢于阐述诉求,维权意识高涨。当触及个人切身利益时,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当与自己利害无关时,高高挂起,置之不理。国家奖助学金、班干部任免、发展党员等,在名额有限的评选中,总会出现“搅局”的学生。而当需要付出、需要服务、需要担当的时候,往往找不到积极承担者。这种现象导致同学们彼此缺乏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爱护,缺少集体主义精神,缺失相处的温情。冷漠、孤傲、清高成为有的大学生的性格。大学时代处于人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就业的重要阶段。人际关系更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安慰、相互勉励,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正确处理个体意识与人际关系的矛盾,很容易使人在心理上造成封闭、孤僻和抑郁的体征,为后续的人生交际发展造成性格缺陷。
3.阅历见识多,但缺乏干事创业毅力。“95后”的大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其成长教育上的投入都远远大于“90前”。他们在学龄教育期间,大都参加过各种兴趣班、艺术班、特长辅导班等,大学校园也早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象牙塔,开放式的办学,使校园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化因素,使学生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多,相应地阅历和见识也较多。但是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他们缺少了抗挫折和风险的能力,他们习惯于表扬和赞美,却不善于接受意见和批评。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经不住“风吹雨打”,容易导致畏葸不前,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与失败结缘。由此在他们的心理上就易产生攻击、退却、压抑、固执等问题。无论是怨天尤人的攻击还是自怨自艾的退却;无论是自卑自闭的压抑还是固步自封的固执,这都使学生们失去了干事创业的毅力。这就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加以正确引导。
(二)外部因素
1.客观环境的变化。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著名的场理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4]17。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整体环境与个人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几乎都被移动互联网所影响。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给生活其中的大学生带来正负两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在于为大学生的交往、学习与思想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负面的影响如学习上,思考能力减弱,注意力下降;思想上,政治方向迷失、道德滑坡和理性缺失;身体上,过度依赖手机,从而患上“手机成瘾症”“手机依赖综合症”等。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欠实效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自2004年“马加爵事件”发生以来得到了更加普遍的重视。各高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室,开展了多样的心理辅导类的活动,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缺乏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员人数尚少,心理咨询室的数量不多,多层次的专业指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还未及时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从实效性上重视和加强。
3.互联网精神没有形成。在2016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5]。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是在网络空间中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内涵,也就是互联网精神内涵。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一样,互联网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互联网虽是虚拟的,但是使用互联网的人却是真实的。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也具有社会性。社会需要有价值观念、精神思想的指导,互联网同样也需要有互联网精神的引领才能积极健康发展。为什么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就容易迷失自我,失去方向?互联网的精神价值何在?这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文化及互联网精神。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卷二·忧边第十二篇)*参见武陵老君新浪博客:桓宽《盐铁论》全文阅读,网址链接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f887a00102edbl.html.。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适应时代需要和变化,根据时代特点,根据新媒体发展特点,摈弃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框框,主动出击,培养良好的手机媒介素养。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更加专业。另外,高校还应依托手机媒体,不断创新发展,打造大学生手机媒体的精神家园。
(一)培养手机媒介素养
“网络是一个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与人的活动分不开,人们利用网络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网络对社会影响的方向”[6]65。手机是网络传媒的重要介质,大学生是手机的普遍使用者,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积极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
1.能上网会下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对人格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第六阶段即18—24岁的人而言,是亲密和孤独对立并存的阶段。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从网络上寻找这种亲密感,因此往往沉浸网络不能自拔,上网时间过长,能上网却不愿下网,对个人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能上网会下网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有相当多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是沉溺于手机上的网络游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治理手机网络游戏入手,培养大学生“能上网会下网”的手机网络文化素养。
2.净化手机网络用语。网络词语在不断地产生并更新,大量网络词语的出现给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带来了影响,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2015年网络流行语有“躺枪”“屌丝”“逆袭”“宝宝”“重口味”“你懂的”等,2016年网络流行语如“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蓝瘦,香菇”等,2017年网络流行语如“全都是套路”“厉害了,word哥”“照骗”等,这些词语有的是积极向上的,有的则是戏谑自嘲的,还有的是负面的。网络流行语席卷大学校园,同学们已经将这些网络流行语用于人际的交往中,甚至一些网络粗话、脏话在现实生活中也流行起来。这些负面的网络流行语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同学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我们要从网络语言表现出来的非道德现象中,意识到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辅以不同的教育措施”[7]。
3.关注镜中我形象。镜中我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自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8]49。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与屏幕的互动多起来,虽然具有虚拟性,但却反映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上网会让他们产生幸福感、成就感、愉悦感,同样也会产生挫败感、失落感、不悦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还要关注镜中我,培养“我”的自律意识和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优势使自己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从心理学上加以专家化、专门化、专业化。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向专家化发展。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由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组成。大多数心理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培训,缺乏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不能自主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对心理咨询室有距离感,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不高;辅导员忙于学生工作的具体管理事务,无暇兼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专业水平。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培训。通过培训督促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持证上岗以便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通过对外交流和学习以丰富知识经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并拓宽知识面。
2.发挥心理咨询的专门化作用。经过近年来的广泛宣传,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作用已经有了认可。从畏惧心理咨询到积极通过心理咨询来调整存有症结的个人心态,直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老师的积极开导使陷于苦恼中的同学重新振作,回到正常学习轨道上来。就心理咨询的普及度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继续扩大。现仍有部分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积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致使心理困惑不能及时解决,有的甚至造成了个人行为的偏执。高校要注重提高大学生利用心理咨询的帮助来解除困扰的意识,培养大学生主动咨询的习惯;召开心理沙龙、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晤谈室及时给予大学生心理辅导。
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专业化水平。高校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通过绘画、歌唱、征文、演讲、微信、微博、心理剧、手语操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题鲜明的心理教育活动。尽管活动形式多样,但是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意义却并不显著,这主要取决于活动举办方的专业素养。建议深层次挖掘其心理意义,提高心理教育水平。高校应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app等形式扩大心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和心理必修课等形式提高教育专业化水平;通过加大对心理活动的指导监督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水平。
(三)创新驱动,打造手机媒体精神家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应用,互联网正在朝着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未来智能化将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各种智能穿戴设备都将渐渐为百姓所拥有。智能化使“物”联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智能化也必将“心”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和谐。高校应加快智能互联网开发和应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手机网络的精神家园。
1.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移动互联网+心理健康产品。目前互联网上有许多心理健康测试、指南、辅导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或者娱乐化、庸俗化或者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大学生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而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心理健康产品多是静态的,不能跟踪反映大学生心理活动状态。即这些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智能性还不够。为了使互联网+心理健康产品更加有效指导大学生,必须更多地开发适合大学生心理需要的产品来加以应用。
2.建设手机媒体心理家园。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生活的重要平台,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快捷性、互动性、灵活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与“90后”大学生追求自主、追求个性等心理需要非常吻合,微信、飞信或QQ等各种媒体平台是大学生日常活动及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相关研究显示,媒体日志使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困惑或不良情绪能很好地自我疏导和调适[1]77。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媒体日志,组织朋辈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建设起心理健康教育的网上心理家园。
3.加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互联互通。移动互联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互动、互通、互联。物联网把事物与互联网连接,使人们生活更好、更快、更便捷。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像物联网一样,构建“心联网”体系,使大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打造智能化的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产品,让学生用得上、喜欢用、方便用;推出智能化的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让学生感到互联网带来的心理服务更暖心、贴心、顺心。“心”互联将成为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1]苏文明,王政书,奉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异化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
[2]刘惠军.避免“空心病”,需打破“习得性无助”[N].健康报,2017-05-05(6).
[3]王丹,刘文嘉. 从根本上解决管党治党的“宽松软”[N].光明日报,2016-11-15(1).
[4]关健.中央民族大学宿舍文化研究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5]何玲玲,张晓松.习近平: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加强合作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EB/OL].(2016-11-16) [2017-01-10].http://www. wicwuzhen.cn/system/2016/11/16/021370475.shtml.
[6]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12).
[7]佚名.浅谈网络语言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EB/OL].(2012-09-09) [2017-01-10].http://www.doc88.com/p-373148073888.html.
[8]陈力丹.人际传播研究的特点与主要理论[J].东南传播,2015,(10).
(责任编辑 石学军)
2017-02-27
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重大研究课题“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微信公众号用户粘度研究”(17SAQ026)。
谢婕,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辅导员、讲师,历史学硕士。
G641
A
1672-0040(2017)04-00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