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医生应该有一颗工匠心

2017-04-03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肌瘤工匠

如果说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艺术品”,那么,医生就是修复生命的“工匠”。医生与工匠,两个不同的职业,却有着相似的气质。一位好医生,不会嫌贫爱富,不会挑肥拣瘦,无论病情轻重都一律认真对待:再简单的疾病也会谨小慎微,用心求证,以免误诊;遇到复杂疑难病例则是“朝思暮想、夜不能寐”,设计手术路径,绘制手术图谱,生怕一刀开错永成遗憾。

恰如工匠雕刻一件作品,面对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医生手起刀落,活儿做得是粗是细,只有自己明白,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一位好医生,绝不会在不完美情况下缝合创口,他把手术中的任何瑕疵都会被视为医者的耻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郎景和院士曾说:“在做子宫肌瘤剔除术时,请记住农夫的话:在收获后的马铃薯地里,我们总可以找出遗留的马铃薯。”他曾从一个患者子宫里挖出200多个肌瘤,术中一个一个抠,一遍一遍查,就像一个农家孩子提着筐子在马铃薯地里捡漏,再小的疑点也不放过,直到地里干干净净。

好医生不仅付出心血,而且倾注情感,就像工匠遇见一块好料后用心与其对话,同悲同喜,直到心物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医生看病亦是如此。医生完成手术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对患者的治疗,患者身上的刀口就是医生永久的“签名”,医生术后到病房查看病情就如同检视自己的作品,一个危重患者康复出院了医生依然会牵肠挂肚;若干年后,医生再次遇见患者,看到其不再为疾病所苦便会喜不自禁,就像工匠炫耀自己的作品一样:“看,这是我治好的患者!”

好医生把职业当成信仰,不忘初心,不觉其苦,如一名工匠一辈子坚守一门技艺,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把每件作品都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一位好医生,享受每一次治病救人的过程,无论多苦多累,始终痴心不改,当患者康复时会有一种“爱情爆发般的幸福感”。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曾说:“不在病床旁边度过足够的不眠之夜,不足以理解医学。”这就是好医生的坚守与执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很多老教授有一个共同特点:守时、干净、彬彬有礼;他们把每一次出诊都当成一次神圣的仪式,绝不迟到一分钟;仪表端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白大褂洗得一尘不染,听诊器挂在胸前,永远面带微笑。因为他们深知,一个外表邋遢、举止轻慢的人,是不配从事医生这样高贵的职业的。

工匠精神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境界,没有匠心,难成良医,一名好医生,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猜你喜欢

北京协和医院肌瘤工匠
90后大工匠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自评与他评的结果分析
工匠风采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工匠神形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