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测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临床意义
2017-04-03李瑞琴
李瑞琴
(太原市解放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尿常规检测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临床意义
李瑞琴
(太原市解放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在社区工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尿液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出发,阐述尿常规检测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结论合格的尿液样本、准确的化验结果以及医生的正确诊断,对分流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尿常规检测;社区卫生服务;临床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很多疾病的首诊站,对于疾病的初诊、筛查意义重大[1]。尿常规检查在社区实验室检查中较为常见,合格的尿液样本、准确的化验结果以及基层医生对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合理分析,对分流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尿常规检查具有留取样本方便、快捷、没有创伤、对疾病的筛查应用广泛等特点,对实验室的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但是尿常规检查中也会有很多影响因素,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1 标本的采集
尿常规检查的标本是尿液,由患者自行留取。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参考价值,在留取标本之前会由相关人员告之留取注意事项。为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与重复性,一般均要求留取晨尿。晨尿在膀胱内的储存时间一般在6~8 h,尿液成分浓缩,能够达到检验所需浓度。但检测标本要在2 h内送检并完成检测,避免一些化学成分受到影响导致红白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的破裂[2]。提前告知患者夜间饮水不能过量,尿液被稀释也会影响结果;使用医院准备的一次性、干燥清洁的容器,尿量不低于20 mL。性别不同,标本留取注意事项不同:女性应该避开经期,清洁外阴后留取;男性应避免精液和前列腺液的混入,标本均为中段尿。一些药物也可以影响检测结果,医生告知患者暂停用药或者尽量避开药物的影响。标本的正确采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2 标本的检测
检验人员熟练掌握尿液分析仪的测试原理和操作规范,且具有显微镜下分析有形成分的能力,并会判读检测结果和分析影响因素,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实验室为专用房间,检测所需分析仪应该在干燥、清洁、通风的操作台上,并配置显微镜,尿液检测试纸条密封保存在冷藏冰箱,仪器在使用前后进行每天清洁维护。检验人员对结果的判断需要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个步骤后给出,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误判和漏判。接到标本后,先观其外观:尿量、外观颜色、透明度等。然后取试纸条完全浸入尿液中,通过分析仪检测,后取尿沉渣镜检方可发出结果。
3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解放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使用的仪器是山西亚森FA-100,干化学试纸条为亚森配套试纸条。可以检测项目11项。现将每项干化学法检验结果的解读、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以便于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判断。
3.1 酸碱度(PH)
正常PH值为5.4~8.4。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能力。病理情况下,如泌尿系统感染、碱中毒等引起PH值升高,酸中毒、糖尿病等PH值会降低。尿液的酸碱度容易受饮食、服用药物的影响。因此PH值测定结果独立应用时无明显临床意义,一般常用来与其他项目结合判断患者病情变化和用于监测。
3.2 尿比重 (SG)
正常范围为1.003~1.030,用来评估肾脏的浓缩功能。尿比重偏低可见于进水量过多,其他如尿崩症、慢性肾炎等。尿比重升高主要见于高热、脱水、出汗过多以及循环衰竭。健康人尿比重的影响因素有年龄、饮水量、出汗等。不作为单独判断疾病的项目,需联合其他项目。
3.3 尿糖 (GLU)
正常人尿糖阴性。只有血糖超过160~180 mg/dl,血糖会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因此如果尿糖为阳性,要询问患者的病史以及家族史,提示患者检测空腹以及餐后血糖。尿糖不是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但是对于早期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但是老年人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需要注意的是肾性糖尿,由于肾糖阈减低,尿糖呈阳性,而血糖不高,应该叮嘱这类患者定期复检。
3.4 尿蛋白 (PRO)
正常人为阴性。正常尿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但不被检出。蛋白尿提示肾脏疾病,全身性疾病也可见尿蛋白阳性。常见的有功能性蛋白尿,常为暂时的,一过性的,如精神紧张、强体力劳动、高蛋白饮食等;体位性蛋白尿:晨尿一般阴性,起床活动后、长时间站立时呈阳性,平卧休息后减少或消失,反复体位性阳性,需要除外肾病;病理性蛋白尿:蛋白持续多次检查存在,且伴有血尿、白细胞或者管型等,有肾脏疾病临床表现者。服务中心更多的受检者是高血压、糖尿病对尿蛋白的定期检查者。结合尿蛋白检查,一般还建议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肾病患者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一过性的尿蛋白阳性患者,也建议做复检,找到原因,排除肾脏病的可能。
3.5 尿酮体 (KET)
正常人阴性。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在严重呕吐腹泻、饥饿、剧烈运动后,糖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代谢增加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产生酮体超过组织利用,引起血液中升高,继而出现在尿中。阳性还见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的发热期。另外,由于酮体包括丙酮(2%)、乙酰乙酸(20%)和β-羟丁酸(78%),使用的检测方法不与β-羟丁酸发生反应。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成分不同,而且不同病程的成分也不尽相同,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早期β-羟丁酸居多,但是酮体可能呈阴性;后期酮症酸中毒缓解之后,乙酰乙酸增多,反而酮体呈阳性,这样容易对疾病估计过重。解放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种情况少见,多为脂肪代谢增加引起的酮体升高。
3.6 尿胆红素 (U-BIL)
正常人为阴性。胆红素是由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实验测定的是血液中升高的结合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的部分,阳性代表有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疸,可以嘱患者测定肝功能和超声等的进一步检查。
3.7 尿胆原 (URO )
正常人为阴性或弱阳性。尿胆原是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 被肠道细菌分解代谢而成。大多数随粪便排出,少部分在结肠重吸收入肝脏,后从肝脏入肾脏和血液,随尿排出。实验阳性见于肝功能障碍、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疾病、心功能不全、高热等;阴性见于阻塞性黄疸。但是尿胆原结果必须结合尿胆红素一起进行分析。阳性患者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免疫学指标以及超声等其他检查继续诊断。
3.8 尿隐血(U-BLO)
正常人为阴性。尿液中如果有氧化剂、肌红蛋白或菌尿,可使干化学法呈假阳性;尿液中维生素C检测阳性的话,可引起尿隐血假阴性。因此结果的判断应结合显微镜检看是否有红细胞。女性患者应排除月经期的影响。临床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囊肿、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9 亚硝酸盐 (NIT)
正常人为阴性。是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实验[3]。致病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尿液标本放置过久或被污染,实验可呈假阳性,所以应慎重的解读阳性结果,可以建议做尿培养检测;尿液中含有大量VC、尿胆原、尿PH>6等,可引起实验假阴性,因此实验阴性也不能排除有细菌感染,应结合临床或确定进一步检查的方向。
3.10 尿白细胞 (WBC)
正常人为阴性,镜检可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用于肾脏、泌尿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只对粒细胞敏感。尿液标本污染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等,呈假阳性。尿液中含VC、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等,呈假阴性。阳性提示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建议复查。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化学分析仪测试的只是粒细胞,而镜检可以检测各种白细胞。
3.11 维生素C
VC的高低对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及亚硝酸盐有严重的负干扰,且干扰程度同VC的浓度呈正相关[4]。而且VC的检测易受食物的影响,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明白VC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提示其他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假阴性的出现。结合临床,如果出现VC阳性,应提示患者注意饮食,随后复检。
以上主要分析了尿干化学法定性检测的11项内容。一个完整的尿常规内容还包括有尿沉渣显微镜下有形成分的检测,比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精子等。干化学法和镜检结果需要结合起来分析,干化学法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检验人员与临床有适当的提示和沟通,临床医师也需要了解这些影响因素,以便对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尿常规检查的良好应用,除了检验科人员在检测前、中、后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还有社区医生对结果的正确和全面分析。有些情况只有尿常规不能完全诊断疾病,比如肾脏的疾病,需要结合血液肾功能的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价。有的社区可能不具备检测血液的能力,就需要建议患者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尿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多,涉及的疾病种类广,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认真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为患者做出进一步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意见。它的应用价值更多的是为疾病的初筛提供进一步检查的方向以及疾病后期的检测,所以医师的合理判读对进一步分级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只有医生和检验科的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为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1] 邱 伟.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09(14):15-17.
[2] 查卫琴.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尿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99-1200.
[3] 袁明生.尿沉渣法和尿干化学法结果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初筛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6):2218-2219.
[4] 戴海玲.尿中维生素C对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20):121-122.
本文编辑:王立钧
R446.12
B
1671-0126(2017)04-0027-03
李瑞琴,女,主管检验师,从事社区临床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