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2017-04-03江新泉

关键词:回输异体自体

李 翠 江新泉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李 翠 江新泉

(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自体输血;择期手术:Rh(D)阴性;新进展

随着血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以及人们对异体输血风险关注度的升高,自体输血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其内容也在不断延伸和丰富。自体血回输不仅能够能达到输注异体血液的同等效果,还能更好的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同时避免因输注异体血液可能发生的溶血、过敏、细菌感染等输血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异体输血更为安全的输血技术。就自体输血的发展、分类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自体输血的发展概况

输血医学的起源是从16、17世纪开始的。在长期实践中,循环系统的发现,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显微镜可观察细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凝集原的发现、抗原抗体理论。在这些科学发现和技术的支持基础上, 1901年ABO血型的发现,人与人之间同种异体输血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整个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抗凝剂的使用,病原体的预防,抗生素的研制为临床输血的发展推波助澜。输血器材研究与改进,血浆代用品的临床推广与应用,血液制品制备改革与创新,成分疗法理念的更新与普及为临床输血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与此同时,输血作为临床辅助疗法的理念已经发生变化。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的改变;从营养性输血到支持的改变;从输血液制品到生物安全制品的改变;从异体输血到自体输血的改变,输血医学发展越来越迅速。自体输血依靠患者自身血液供给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可通过术前预采集患者血液,术中回收血液或血液成分,经处理回输,以克服临床用血紧张的难题[1]。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自体输血因其自身具备安全、方便、有效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临床常规治疗技术[2]。在美欧等西方国家,自体输血比例占择期手术患者的80%~90%,德国高达89%,澳大利亚自体输血率也已达到了60%[3],上世纪70年代,我国北京和天津也陆续开展了自体输血技术[4],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异体输血的风险为人们所关注,自体输血技术应运而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5]。

2 自体输血的分类

自体输血按血液来源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predepositautotransfusion,PAT) 、稀释式自体输血(hemodiluted autotransfusion,HAT) 及回收式自体输(salvaged autotransfusion,SAT) 3 种类型。

2.1 贮存式自体输血

预存式自身输血是在患者用血之前采集患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适当的保存,当患者需要输血时,将其预先采集并储存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回输,以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适应症:(1)择期手术的患者;(2)发生严重输血反应的患者、稀有血型患者、准备剖腹产的孕妇。禁忌症:(1)Hb<100 g/L的患者,肝肾功能不良者;(2)有贫血、低血压、并发细菌感染者;(3)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疾病、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病人;(4)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史及献血后迟发性晕厥。(5)活动性癫痫患者;(6)肝肾功能不全者。

2.2 回收式自身输血

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将术前已出血液或和手术部位流出血液经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输血方法[6]。适应症:(1)预计术中出血量>1000 ml的择期手术;(2)急诊外科:肝脾破裂、宫外孕、颅脑外伤、动脉瘤破裂等;(3)血源供应不足的战伤用血、稀有血型、配血困难、拒绝异体输血者。禁忌症:(1)恶性肿瘤手术或术野血液被恶性肿瘤细胞污染;(2)手术创面有感染、菌血症、败血症、开放性创伤达6 h以上。

2.3 稀释式自身输血

原理是通过补充晶体和胶体溶液,降低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细胞浓度,使在等量的外科出血情况下,明显减少血细胞的丢失数量,亦即减少出血量。适应症:(1)体外循环或低温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2)因血容量丧失、休克、血液浓缩、血液粘度高,微循环灌注不良时可考虑。禁忌症:(1)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心脏病、严重贫血、严重肺部疾病和败血症;(2)凝血功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等。

3 自体血的优点与不足

自体输血是患者本人预先贮存、术前采集、失血回收的一种较为安全的输血方法。自体输血的优点主要包括:(1)自体输血可以减少输注异体血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2)自体输血不需检测患者血型,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导致的差错与事故。(3)自身输血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4)自身输血可以降低围术期感染率,减少肿瘤复发率。虽然异体输血在输注前进行了严格的筛查,但仍不能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7]。(5)贮存式自体输血能够增强机体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稀释式自体输血可降低血黏度,利于改善机体微循环[8]。(6)患者自身是自体输血血源的供应者,减少了同种异体血的需求量,不仅可以缓解血液供应矛盾,还能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自体输血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也有报道显示可达2.1%,以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反应常见,究其原因与操作不严、病原体污染有关[9]。Masayoshi等[10]研究报道,未发现自体输血并发症,回输后对患者凝血机制影响不大。自体血储存时会出现脂肪滴、破碎的血小板或白细胞,回输时经过滤后方可输注。大量回输未经过滤的血液有可能导致患者肺栓塞,引起低氧血症。患者发绀、咳嗽、呼吸困难时,应高度怀疑因回输量大导致机体负荷加重,此时应立刻停止回输,保持静脉通路进行抢救治疗。

4 自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

4.1 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异体输血的广泛应用暴露了潜在的风险,它会引起病原体传播,也会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自体输血对患者而言是比较安全的输血方式,血液有效成分活性高,输血后红细胞的生存期长。多次采血能够增强机体骨髓造血功能, 促进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 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自体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输血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据文献[11]报道,截至第二十世纪末,日本术前贮存式备血比例已达到总产量的80%至90%。目前,我国自体输血率要求在20%以上,部分三甲综合医院自体输血达到40%[12]。Taka-gi等[13]对 292例腹主动脉瘤手术做了统计分析发现,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使患者输血风险减少了37%。Zacharopoulos[14]和Mirza等[15]证实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失血处理后回输可以避免机体输注异体血液。Jalali等[16]认为急性等容性稀释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宫济武等[17]报道24例患者接受房、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中采用术前血液稀释配合体外循环机回输血液,能够在不输入异体血的情况下,保障手术顺利完成。Saqeb等[18]报道,术前实施贮存自体输血的109例髋关节置换患者, 70%未输注异体血 。Smith等[19]报道在158次全髋关节置换术, 76% 病例只用自体血就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随着输血技术的深入研究,现代血液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 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4.2 自体输血在Rh(D)阴性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Rh(D)抗原成为常规检验项目,Rh(D)阴性血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建立了Rh(D)阴性血源库,但短时间内仍难找到相合血液,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自体输血安全有效,Rh(D)阴性患者有输血指征时,临床主张自体输血疗法。据报道,Rh(D)阴性人群在欧美可达1.5%,在亚洲占0.5%,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仅占3‰。在Rh(D)阴性血液稀缺的情况下,自体输血在此群患者的外科手术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20],符合WHO输血安全战略。实施自体输血技术能够减少异体血的输入,还可以很好的解决血源稀缺的难题。产科手术可出现难以预计的出血,Rh(D)阴性产妇手术时如找不到同型血液会给手术带来风险甚至危机母婴生命。所以,自体输血对Rh(D)阴性待产妇来说是“最安全输血的方法”。郭瑞德等[21]对17例Rh(D)阴性孕妇在预产期前的7-10天采集自体血液回输,并监测孕妇的血常规、凝血、胎心音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与异体输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的新生儿Apgar评分良好。Kruskall[22]验证,妊娠末期3个月的孕妇,机体血容量及红细胞增加显著,可实施术前贮存式自体输血。孕妇红细胞比积正常时,机体失血量在1000~1500 ml之间,对胎儿安全不会造成影响[23]。另外,余士银[24]报道,对10例Rh(D)阴性心脏外科患者,实施PAT联合SAT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自体输血能够避免输注异体血,稀缺血型患者的用血难题,值得推广应用。

4.3 自体输血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骨髓移植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移植前经过大剂量放、化疗的预处理后,骨髓受到抑制,全血细胞减少,输血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患者接受异体输血后,会导致机体内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增加(graft versus hostdisease,GVHD)。 患者一次输入106个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即可发生GVHD,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红细胞悬液、血浆成分中淋巴细胞含量>2×106g/L。预防GVHD可使用白细胞滤器去除血制品中白细胞,或者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后再回输。范金波等对23例骨髓移植患者实施了自体输血疗法,在血液回输过程中,以及术后两周观察均未发生输血相关免疫反应[25]。郝锋等对30例骨髓移植患者进行自体输血疗法,淘汰5例采血意外和特殊原因死亡,余下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预后良好[26]。自体输血由患者本身供应血液,避免了由异体抗原引起的不良免疫反应,能够有效补充血容量, 且不需术前交叉配血, 可以预防巨细胞病毒传播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能有效的刺激患者生成红细胞, 对骨髓移植有重要意义。

5 自体输血探索与思考

自体输血能够避免过敏、免疫、溶血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尤其是对稀有血型患者,疑难配血患者效果尤为显著.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输血方法,在临床领域有总要的现实意义。一些骨科开展髋关节置换、脊柱矫正等手术,使用术前术中、术后自体输血方式,获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27-28]。联合不同的自体输血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手术患者和手术的不同环节。如何充分发挥不同自体输血方式的优势值得思考和探索。自体血的最大优势是能快速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合的同型血液,以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维持机体血液循环,并且自体血液较库存血液游离K+浓度低,细胞的活性好,更利于患者预后[29]。

综上所述,自体输血能够避免过敏、免疫、溶血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尤其是对稀有血型患者,疑难配血患者效果尤为显著。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输血方法,在临床领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发[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4.

[3] 侯美凤,江利秋,孙细玉.肝脏手术中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1-222.

[4] 王心田,屠伟锋.新世纪的血液保护技术与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04,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检查细则.

[6] Ellis RP, Mcguire TG. Predictability and predictiveness in health care spending [J].J Health Econ,2007,26(1):25-48.

[7] 曹奎杰,周金安,占少华,等.储存式自体输血在肝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12):789-790.

[8] 王心见,谭春祁.自体输血在肿瘤外科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35-137.

[9] Domen RE. Adverser eaction sassociated with hautologou stransfusion: evaluation an dinciden ceatal argeacs demichospital [J]. Transfusion, 1998, 38(3):296-300.

[10] Masayoshi O, Hikalt I, Sugiaka Y. The use of autologous blood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inal disorders [J]. Spine, 2005, 17(5):172-175.

[11] Waters JH,Dyga RM,Yazer MH. Guidelines for blood recovery and reinfusion in surgery and trauma[M].Bethesd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2010: 1-36.

[12] Esper,SA,Waters,JH. 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a fresh look at the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Blood Transfus,2011,9(2) :139-147.

[13] 代琼,陈红,周鸿志,等.术后自体血液回输的组织管理[J].四川医学,2009,30(1):153-154.

[14] Takagi H, Sekino S, Kato T, et al. Intra operative auto transfusion i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surgery: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Arch Surg,2007,142(11):1098-1101.

[15] ApostolopoulosA T he effectiveness of rein fusion after total knee repla cement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J]. In tor thop, 2007, 31(3):303- 308.

[16] Mirza SB, Campion, J Dixon JH, et al. Efficacy and economics of postoperative blood salvag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total hip replacement [J]. Ann R Coll Surg Engl , 2007, 89(8):777- 784.

[17] Jalali A, Naseri MH, Chalian M, et al, A cute normovolaemic haemodilution with crystalloids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a prelim inary survey of haemostatic markers[J]. Acta Cardiol 2008,63(3):335-359.

[18] 宫济武,李淑萍.稀释式自体输血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节约用血作用[J]. 中国输血杂志,1999,12(2):96-98.

[19] Smith LK, Williams DH, Langkamer VG, Post-operative blood salvage with autologous retransfusion in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J]. Bone Joint Surg Br,2007, 89(8):1092-1097.

[20] 买买提木沙,马木提.Rh(D)阴性患者手术中自体输血的应用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02):115.

[21] 郭瑞德,沈默,陈碧乐,等.储存式自体输血Rh(D)阴性血型孕妇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7):553-554.

[22] Kruskall MS Controversies in transfusion medicine. The safety and Utility of autologous donations by pregnant pregnant patients; pro[J]. Transfusion, 1990, 30(2):168-171.

[23] 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6.

[24] 余士银,车定琴.Rh(D)阴性心脏手术患者自身输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2):114-115.

[25] Tesic I,Sekulic J,Arbutinov V,et al.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Med Pregl,2014,67( 3-4) : 101-107.

[26] Ikegami,S,Takahashi,J,Kuraishi,S,et al. Efficacy of erythropoietin-beta injections during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before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 in children and teenagers[J]. Spine,2015,40( 21) : E1144-E1149.

[27] Tesic I, Sekulic J, ArbutinovV, et al.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surgery[J]. Med Pregl, 2014, 67(3-4):101-107.

[28] I kegami,S, Takahashi,J, Kuraishi,S, et al.Efficacy of erythropoietin-beta injections during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before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 in children and teenagers[J]. Spine, 2015, 40(21):E1144-E1149.

[29] Kumar, N, Chen Y, Nath C, et al. What is the role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major spine surgery[J]. Am J Orthop ( Belle Mead N J ), 2012, 41(6) : E89-E95.

李翠(1984—),女,山东肥城人,泰山医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

江新泉(1963—) 男,山东泰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白细胞发病机制研究工作。

R457.1

A

1004-7115(2017)04-475-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4.054

2016-10-18)

猜你喜欢

回输异体自体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颍上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