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拟标题 步步入境

2017-04-03殷春霞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偏题拟题文题

殷春霞

当下,材料作文成为高考作文考察的主要形式已是不争的事实。2015年各地高考,除北京卷考察命题作文外,其余高考卷无一例外均考察了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有一民间说法是“审题决定生死、立意决定高下”,而这决定生死的审题结果在作文中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便是所拟文题。材料作文的拟题,因为有材料的限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以下面材料为例,谈谈材料作文拟题的三重境界。

材料如下:

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有些人“仰望别人”的人生习惯,后一句揭示了“仰望别人”的人“被别人仰望”的看似奇怪实则合理的社会现象。这是一道关于期望、追求,蕴含矛盾、相对等哲理意味的命题。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或优势时,总习惯于仰望别人,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如见贤思齐,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仰望别人”是一种好习惯。但如果只是一味仰望别人,却看不到自身的优点,那么这种“仰望”就失去价值,如此仰望只能矮化自己,失去自信。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只顾仰望别人,其实自己也是别人仰望的对象。行文时可以正面立意,人生需要仰望,要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奋进;也可反面立意,人生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也是风景。可写仰望别人,可写被别人仰望,也可兼写两种。

在理解了材料的基础上,拟题可以作如下追求。

第一境界,合題意。

拟题是否合题意,涉及对材料的理解。从“习惯”一词可以看出对“仰望别人”的否定,“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告诉你,自己也有被仰望的亮点,所以做人要自信,不可妄自菲薄,从而失去信心。这则材料的关键词“仰望”,意为“敬仰而有所期望”,针对对象的学识、才能、人品、境界等等而言。有同学拟题为“要知足”,是误将“仰望”理解为“羡慕”,不要羡慕别人,要知道别人也在羡慕你,所以要知足,如此便为偏题。

如何做到合题意?有很多同学为求方便,总喜欢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取代材料关键词,可理解能力跟不上,如此生发,常容易偏题。为求保稳,我们可以使用材料来帮助拟题,比如“原来我亦被你仰望”、“何必仰望他人”。也可以使用材料关键词来辅助拟题,议论文的文题如“仰望自己的天堂”、“仰望是一种姿态”,记叙文的文题如“张大爷的仰望”、“青藤的仰望”,散文的文题如“半园(苏州俞樾第宅)的仰望”、“文明之仰望”。

当然,只是追求这种合题意的拟题,极有可能会与众相似而难以脱颖而出。

第二境界,有创新。

材料作文拟题,首先要做到不偏题。在不偏题的基础上,如果能做到有创新,又会上升一个境界。所谓有创新,是指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能够拟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常常因眼界开阔、见识不凡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更容易吸引眼球,引起关注。

拟出有创新的题目,有这样一些形式:

理解式拟题。基于你对材料的理解,拟出有新意的题目。如拟题为“你自有风采”、“每个人都是大圣”,材料强调不要总是仰望别人,回头看看,也有人在仰望自己,说明自己也有自己的风采,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大圣”。

反弹式拟题。从材料的对面入手拟题。此材料的对面是:仰望别人,又不乏自信,也时常被别人仰望。如拟题为“愿做一株山茶,不仰望”、“不一样的烟火”,这里的不仰望的“山茶”、不一样的“烟火”便是不乏自信的形象。

延伸式拟题。对材料作进一步解读,通过题目表达自己更进一步的看法。如拟题为“从被仰望中发现美”“郭熙的回望”,“发现美”是对被仰望的结果的理解,而“回望”是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的方法。

凡事过犹不及,也不可为求新而走入歧途,否则就会出现诸如“仰望,留给自己”这种文题的偏执,或者“你,没那么不好”这种文题的拗口。

第三境界,有文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同样,题之无文也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文采,是在语言上的追求,是对语言的修饰,通过有个性有特色的语言,使题目别具一格,达到直抵心灵的震撼。

达到拟题有文采,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比如使用四字词语。《诗经》里的诗句多用四字词语,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作文拟题也可效仿。文题“自成风景,无需仰望”,读来干脆有力;文题“你若盛开,清风徐来”,简洁而有顿挫之美。这些题目连用两个四字词语,也使内容的表达更为丰满。

比如巧用诗句。文题“乐在风波不羡仙”化用张志和的《渔父歌》中的诗句“乐在风波不用仙”、文题“独立书斋啸晚风”则直接引用徐渭《题墨葡萄图》中的诗句。诗句的使用体现的是写作者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题自华”,读者无法不被这种诗意的表达感染。

比如妙用顶真。文题“如是仰望,仰望如是”使用顶真,既使语言有回环之妙,又给人以理解上的启悟,文质兼美。

“题好文一半”说的是题与文的关系,说的是题对于文的重要性。而材料作文的拟题,不仅要与文有关,还要符合材料要求,让写作者带着双重镣铐跳舞。“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材料作文拟题要达到一定境界绝非易事。一则让人看了怦然心动的题目,必须是既有思想的力量,亦有语言的功底的,形式与内容并茂,智慧与才情共舞,这需要在平时的练笔中对自己提高要求。如此智慧拟题,必能步步入境,从而熟能生巧,下笔生花。

猜你喜欢

偏题拟题文题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