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7-04-02郭小文徐一唐波彭晓琴
□郭小文 徐一 唐波 彭晓琴
/1.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局2.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达州市达川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郭小文1徐一2唐波2彭晓琴2
/1.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局2.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以下简称达川区)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四川省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四川农业创新绿色发展”思路,狠抓“三大战略、五区目标”的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5+5”工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但在改革中也存在规模化经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 发展现状
达川区属达州市主城区,全区地域面积2245km2,辖54个乡镇(街道办)、681个村(社区),总人口121万人,是四川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市辖区之一。达川区有耕地面积5.01万hm2,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4.37万hm2,2016年种植业产值达42.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029元。目前,达川区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成效初显,先后被纳入全国和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区)、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之一;获得“中国苎麻之都”“中国乌梅之乡”称号;2016年青花椒产品成功申报获批绿色产品,黑宝石李成功出口马来西亚,两者均实现了零的突破;安仁柚、米城大米、苎麻、乌梅、青脆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米城大米、乌梅获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四川省沼气化县(区),多次获得四川省政府粮食丰收杯奖。
1.1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粮油优质增产稳中有升。2016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8.68万hm2、总产达50.34万t,种植油菜2.03万hm2、总产达5.37万t,优质率分别达95.2%、94.3%。二是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全区种植“川凤”大米0.41万hm2,总产达1.9万t;蔬菜播面2.63万公顷次,总产约100万t;栽培水果1.13万hm2,总产达12.6万t;栽培茶叶0.16万hm2,总产达480t(其中名优茶60t);种植青花椒0.13万hm2,总产达143t;种植中药材0.13万hm2;发展食用菌10万袋(棒),产量达1398t。三是乌梅产业蓬勃发展。乌梅作为全区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和五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达川区委、区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在百节、马家、南岳等23个乡镇发展乌梅0.23万hm2,开发出“乌梅山”牌乌梅酒、乌梅干、乌梅茶等系列产品,加快推进以乌梅为主题的“达川梅博园”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四是水产养殖强效增收。全区水产养殖面积0.26万hm2、水产品总量1.6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2.6%、3.0%。
1.2 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18万hm2,测土配方施肥8.04万hm2;新增和修复机电提灌设备991台(套)/9129kW;推荐农户购买农机具7205台(套),完成农机购置补贴541万元;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42.5%;新建户用沼气118户、省级新村集中供气1处,沼气综合利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250万元;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达6.84万hm2,覆盖率达40.4%,挽回损失1.12万t。
1.3 农村改革工作加快推进
全区54个乡镇(街道)604个行政村(社区)5240个村(居民)小组确权登记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调查登记土地承包农户数24万户,地块407.6万块,实测面积8.66万hm2;新发展专合社119家、家庭农场84家,新培育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农场3家、市级示范农场6家;全区流转土地1.4万hm2,流转率达16%。
1.4 产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全区遴选了142名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技人员进驻到142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科技帮扶行动,培育科技示范户1420户,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0.7万hm2。全年整合15个项目520余万元,用于贫困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率达20%以上。
1.5 农业监督工作不断加强
加强疫情调查监测与防控,无重大农作物疫情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5%,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6个;渔业执法力度全面加强,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 影响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推进的因素
2.1 农业产业成片推进整合力不够
一是涉农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不够,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不配套,制约了农业产业的成片发展。二是农业产业分散发展、随意布局、各自为政,不利于农业产业的管理和发展,如安仁柚产业的发展是由达川区农办牵头,而乌梅产业由林业局牵头等。同时,新品种的引进和调运未上报区农业局进行检验检疫,加大了达川区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2.2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偏低
达川区大部分耕地分布在低山区,水、沟、渠、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较差,土地零碎瘦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传统农业生产比重较大,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农民增产增收。设施农业滞后,部分为竹架结构,抗灾、抗压、抗风能力差。
2.3 农业品牌建设乏力
一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所涉及的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工作协调推进困难。二是重视力度不够,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政策不明朗,龙头企业的扶持带动力度不强。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严重缺乏,特色产品品牌和基地的建设没有跟上。四是企业和业主的品牌意识不强,不了解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五是品牌建设起步晚、时间短,地方特色没有深入挖掘,品牌的影响力较小。
2.4 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全区仅有大堰蔬菜基地和双庙双佳蔬菜基地安装了可视化监管装置,部分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终端,但这些平台由于规模小、力量分散、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及维护,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5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健全
自2000年以来,达川区农业局属单位、乡(镇)农技站一直没有新进人员,基层农技人员面临年龄老化、工作人手空缺较普遍、乡(镇)临时抽用人员多次数多等问题,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3.1 加强农产品结构调整
要立足多样化的生态特点、立体式的空间布局、差异性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产能分工,选准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分区,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强化粮食功能区建设。达川区要坚决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面,严禁耕地撂荒,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狠抓以“两主体、四中心”为主要内容的1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此带动全区粮食播面稳定在8.67万hm2以上,力争实现粮食总产51万t以上。与此同时,在稳定稻谷生产的基础上,推进薯类主食化,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稻、薯类和杂粮,大力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和粮经复合种植。
2)强化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以米(城)-堡(子)为核心,在全区15个乡镇中海拔500m以上适宜区发展“川凤”大米0.53万hm2。重点抓好全区0.27万hm2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以“金-管-桥”为核心,引进、培育加工企业,抓好0.33万hm2加工型蔬菜基地建设。以“麻-大-亭”“赵-双-木”乡镇为中心,深入推进1万hm2粮经复合基地建设,提升打造“双(佳)-双(庙)-木(子)”农业园区,全区争创蔬菜知名品牌2~3个。着力打造柑桔产业“一带三区”“万亩标准茶园”、2万hm2青花椒和0.09万hm2金银花。
3)强化“万亩水生生物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根据湿地保护区位优势和地理特点,加强对水源、土壤、空气等指标的监测,加大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确保水生植物正常生长,吸引鸟类到湿地栖息筑巢,保护濒危物种活动区域;在道(让)-洛(车)巴河流域开展巴河鱼类基因库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同时延伸至州河、铜钵河和明月江。
4)强化产业融合区建设。坚持农产品初加工就地发展,推广“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销售”等模式,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抓好粮油收购工作,增加收购网点,促进粮油加工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搭建产销合作平台、市场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发展思路,着力抓好麻柳-檀木-大风“万亩油菜花海”和“万亩金黄稻穗”等农业观光景点,以及管-石-桥农业主题公园、州河黄金水道、赵景亭农业主题公园等4条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线建设。
3.2 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1)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粮油生产区、果菜茶标准园、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完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等制度,实施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兽用疫苗以及兽药残留超标、“三鱼两药”和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强化检打联动。
3)加强农产品初精加工。加强本地龙头企业的培育,增强本地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支持小型酒厂、豆制品加工厂、泡菜厂和榨菜厂等地方小作坊、小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力支持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建设。
4)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以“川凤”商标为基础,积极打造达川区农业公共品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申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开展“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证,着重打造“达安”水果、“天禾”茶叶、“双佳”蔬菜等农产品品牌。
3.3 推行绿色清洁生产
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严格实行休渔禁渔制度,大力开展增殖放流。强化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推进省级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推进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到“不欠新账,努力还旧账”,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突出抓好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示范农业园区。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优质农产品。
3.4 切实提升农机化和信息化水平
加快引进适宜丘陵山区的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围绕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和秸秆处理等环节,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特色产业农机应用,全年农机作业量超过3.33万公顷次;继续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全方位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试验示范,提升农作物良种繁育、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环境监控及疫病追溯等生产环节信息化水平。强化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完善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
3.5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引进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农机农艺融合的新品种,大力推广以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蔬菜高效栽培、水产生态养殖、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鲜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农业信息化运用为主的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发展“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推进“院(校)-地”合作,建立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链。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志投身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农村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农技推广人员、复退军人、返乡下乡涉农创业者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3.6 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1)强化“三权分置”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意见,积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让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醒过来。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此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好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制度,建立工商资本流转土地风险保障金制度,严防农地“非粮化”或“非农化”。
2)强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认真抓好亭子、金檀、马家、百节、草兴5个乡镇和翠屏街道办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妥有序、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争取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取得经验。全面开展“三资”的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建立台账,加快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
3)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鼓励有技能或经营能力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农民标兵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要落实好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措施,支持家庭农场参加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动。
4)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继续抓好“五新六良”配套种植技术,实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强种子、饲料、农药(兽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监管,确保无重大农资违法事件发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大力推进农产品初精加工建设,同时建设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销售等为主的产后处理设施,力争初步形成农产品流通体系基本骨架。大力发展网上农产品交易、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有效破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型生产方式与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探索入股分红、基地托管等形式,充分保障业主、公司、农民各方利益,努力实现“农民零风险、收益最大化”目标。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主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抓好粮食、油菜等政策性保险工作,积极开展蔬菜、水产产业的保险试点工作。
5)强化农业多功能拓展。全区各地要坚持“农旅结合、以旅促农、以农兴旅”的发展思路,创建罐子乡和平村、木子乡水口村和双庙镇塔子梁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10个民宿达标户;加快赵双木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进度,完成集聚区旅游导视系统建设。支持巴山采茶节、安仁柚采摘节、帝源年猪节等节庆活动,提升相关节日的知名度,打造独具一格的达川休闲旅游氛围。
3.7 精准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按照全区产业扶贫规划,指导乡(镇)细化区域农业产业规划,使扶贫工作精准到乡、村、组、户。结合贫困村自身优势和特点,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脱贫工程,培育有特色、有市场的主导产业,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提高贫困村、户造血功能。支持贫困村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永久”牌地方企业,扶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注重探索建立和完善产业扶贫中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培育方面。依托贫困村自然景观、民俗特色等,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开发等服务业。开展产业脱贫示范村创评活动。做好部门联系的贫困村帮扶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选派思路开阔、勇于奉献的农业技术人员,实行帮扶技术人员到村责任制,加强对派驻技术人员的考核管理,确保技术扶贫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