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策略探讨

2017-04-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潞河临床医学院101149李六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药事法律法规法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临床医学院(101149)李六水

北京医院 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100730)夏路风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研究药事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内容为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督、检验等环节中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1]。尽管该课程的内容极其重要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枯燥性,加之学生通常欠缺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笔者为此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特点展开分析,并基于此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特点

1.1 课程内容广泛,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药事管理与法规》研究的是药事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在内容上广泛地交叉融合了药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药学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具有更强的社会科学属性。以国内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目前广泛使用的第六版《药事管理学》[2]教材为例,其内容包括药品管理制度、药事组织、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药品管理立法、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与监测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中药管理、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药品信息管理、药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这便决定了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1.2 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兴趣感不强 药学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药事管理与法规》前,往往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而没有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知识体系欠完整,法律、法学等知识基础薄弱[3],加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具有管理学科的性质,法律法规条文繁多,内容枯燥乏味,许多概念和专业术语抽象难懂,故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兴趣,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1.3 课程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易脱节《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理论体系是从药事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结、提练和升华而成的,具有较强的社会科学属性,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离开社会实践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将犹如无本之木。而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很少有机会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也难以培养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法律法规不断推陈出新,课程内容时效性强 我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政策或法律法规出台,这也使得《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2016年颁布、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即便是作为最新版的第六版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药事管理学》[2]也无法涵盖该法律的内容。此外,近年来重大涉药新闻频发,由于教材的滞后性,不可能涵盖相关内容,故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以新的法律法规和新发涉药事件为素材或案例,及时向学生补充和更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2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策略

2.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知识面医药院校应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不断地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从而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因《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内容广泛地涉及到药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故在开设此课程之前,应争取对药学专业学生开设《大学生法律基础》、《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课程,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通识教育,为《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应将该课程安排在《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之后讲授,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经济学等知识储备后开设,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相关内容。

2.2 化枯燥为趣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共识,但《药事管理与法规》专业术语多,内容枯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易沉闷,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引入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及PBL教学等教学方法,化枯燥为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固然重要,然而有目的地将实践教学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可以强化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可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讲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学院与校企合作企业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使学生亲身直观地感受到符合GMP规定的药品生产厂房、设施是怎样的;在讲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前往相关药品批发企业或社会药房进行学习实践,使学生真正领会到GSP的主要实质内容,理解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4 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更新,提高课程教学的时效性 药事法律法规具有高度的时效性,不断地有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和老的法律法规被废止,这也导致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内容与我国的药事管理实践同步,教师在讲授《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时,应结合最新的涉药案例和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更新,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如在讲授“中药管理”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向学生讲明其立法背景、意义、内容和亮点。

2.5 避免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巧妙记忆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过程中,应首先确保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尤其是易混淆或难理解的内容,更应该仔细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为方便学生记忆,可以运用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巧妙灵活地记忆。如在讲解“假药”、“劣药”两个重要的法定概念时,便可采用对比记忆法,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记准二者的差异;在讲授“我国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种类”时可以使用“麻精毒放”4字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反复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利用这类记忆方法可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且简洁明快,朗朗上口,便于习诵,极大地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深受学生欢迎。

综上所述,《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内容重要,涉及面广,实践性和时效性强,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枯燥性和学生往往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该课程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该课程的内容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药事法律法规法规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