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皇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2017-04-02郭鑫
郭 鑫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黄帝内经》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养生宝典,其顺应自然,形与神和的主旨,至今仍是诸多领域养生保健的核心思想。“养生”一词的来源,最早便是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轮》“以此养生为寿”,《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
1 整体观念
整体观是内经中最为核心的思想,《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相互统一,相互作用,彼此关联;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亦为一个整体。即天地一体,五脏一体,“人与天地相应”[1]。养生思想的建立,是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同时入手,从生理、心理、社交的方面统筹兼顾,全面的促进健康。
2 阴阳五行
内经中阴阳五行的理论,是中医养生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对应在人体有五体,五志,对应于自然有五时。五行系统彼此之间相生相克,保持形体与神志,脏腑与阴阳,人体正气与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动态平衡:即《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阴阳的平衡协调,是身心健康养生的理论基础。
3 藏象和经络
《黄帝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素材基本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总结而来。中国古人通过取像比类的方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研究:《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岛,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3]《灵枢·海论》“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南、西、北,命曰四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4]这些引文,均指出处人体的五脏六腑,皮肉经络等生理结构构应天地,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在推进了解生命体的生理病理方面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是内经中养生体系的物质基础。
4 治未病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养生宝典,不仅仅是教人如何治病保健,更重要的在于论述如何不得病: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种治未病的思想,主要从以下观点阐述:
4.1 出处
《黄帝内经》成书于两汉时期,这一时期《中庸》中的“中和”思想对中医学影响巨大[5]。古人将治身同治国之道相提并论,基本内涵即来源于中和之道:防患于未然。“和”则天下昌,社稷保;“和”则脏腑协调,气机升降出入遵循规律,身体强健,寿命久。
4.2 思想
《黄帝内经》: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核心在于精气神的内守。五脏之气变现于外便是五志,情志的过度刺激势必会影响脏腑之气的运行如《灵枢·百病始生》:“喜怒不节则伤脏”[6]。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此,若想身体健康,长久无病,则必要静守内心,平和处世。
4.3 方法
《黄帝内经》中对于养生,有许多理论和方法。不同的理论,对应不同的养生手段,但总则不外乎顺应自然,调补脏腑,和于术数。《素问·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人和自然的统一性。人生、长、壮、老皆处于自然体系之中,亦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的变换对人的生长发育、生理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7]。如《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体现出四时寒暑之气对人体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体现出昼夜变化对人体气机盛衰的影响。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在养生中,调补脏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的阶段,调补之法也不尽相同:三十岁之前,脏腑机能处于上升阶段,以“养”为主;三十、四十壮年时期,脏腑强盛,防止外邪侵袭是重点,故以“防”为主;四十之后,脏腑机能由盛而衰,当以“补”为主[8]。故这些理论告诉人们,在养生的过程中,要遵从昼夜交替,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饮食,情志,生活起居,运动等要符合时令特点,从而达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形神兼具,而度百岁”[9]。
5 小 结
《黄帝内经》实际上是探讨生命哲学,将天地万物以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与生命进程相联系统一,对于养生给出了“顺应自然,形神共养”的核心指导方向,为后世在养生保健的各个方面方面给出非常具体的路径,对提高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徐月英,王喜涛.《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2):23-25.
[2] 关晓光,王 丹,刘艳英,等.《黄帝内经》音乐治疗和音乐养生思想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3):47-48.
[3] 方满锦.析论《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1-6.
[4] 虞 舜,于莉英点校,于莉英.四库全书·黄帝内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7.
[5] 陈晓辉,刘兴兴,张 媛,等.《黄帝内经》养生学中和思想探讨[J].河南中医,2017(10):23-25.
[6] 姚欣艳,刘 侃.顺应自然形神和谐——熊继柏话养生[J].中医健康养生,2017(2):38-40.
[7] 张 锁,王 滨,董秋梅,等.论《黄帝内经》辨年龄阶段养生思想[J].中医杂志,2017,58(5):441-443.
[8] 王豪杰,徐立然,马秀霞,等.《黄帝内经》理论对延长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期的指导意义[J].中医研究,2017,30(3):1-4.
[9] 李永亮,唐振宇,曹 云.《黄帝内经》养生方法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