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的防治方法探讨
2017-04-02孙杰萍
孙杰萍
(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大约有1%~2%的概率并发胎盘早剥,该症状对患者而言是属于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极大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甚至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母婴性命被严重威胁。为深入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特点,对本院选取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盘早剥产妇42例。设为观察组,年龄22~42岁,其平均年龄为33.2岁;其中初产妇为35例,经产妇为7例。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单纯妊娠期高血压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1~40岁,其平均年龄为32.9岁;其中初产妇为40例,经产妇为10例。
1.2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以《Williams Obsterics》(第22版)中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相关诊断内容为依据;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则以《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相关内容为依据[1]。
1.3 方法
对本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其临床特征、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等各项临床指标。凝血功能障碍标准主要如下:产妇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异常升高,血浆D-二聚体明显提升。纤维蛋白原(FIB)下降,产妇只要有上述其中两种标准的,判定为凝血功能障碍;关于“胎儿窘迫”、“羊水过多”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内容则以《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相关内容为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3.2±3.1)岁,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2.9±1.1)岁,观察组体重指数为(27.5±1.8)kg/m2,对照组体重指数为(28.3±1.6)kg/m2;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产妇分娩周数超过37周的为41例,观察组产妇分娩周数超过37周的为26例,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早产率为38%,对照组产妇早产率为16%,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有38例,,4例产妇为阴道分娩;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有29例,21例产妇为阴道分娩。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血性羊水、胎儿窘迫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显著多的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当前临床较为严重的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母婴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威胁,同时是导致孕产妇还有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身体的小动脉会出现痉挛,子宫底蜕膜的螺旋小动脉也会出现诸如痉挛或者硬化的变化,使得远端毛细血管炎坏死,进而导致发生破裂出血,血液流到底蜕膜并开始聚集,产妇胎盘和子宫壁因此分离使得出现并发胎盘早剥症状。
处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自身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障碍,而引发患者妊娠晚期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胎盘早剥,对于重型胎盘早剥甚至是胎死宫内的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凝血功能并发症的概率偏高。由于胎盘早剥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上常见误诊漏诊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胎盘早剥是忽然出现的,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对于存在产前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双胎、血性羊水及胎儿窘迫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该密切监测。如果出现胎盘早剥则应该立即对其进行B超检查,另外还要关注其胎心变化,对凝血功能障碍做全面检查,以免出现DIC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患者应该做到及早发现,尽快治疗,在确诊后尽可能在6h内将胎儿娩出,时间拖延越长则剥离面积会显著增加,进而引发诸如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及DIC等后果。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盘早剥为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对于这类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尽力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尽早发现胎盘早剥的因素,是对该疾病最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袁 慧.胎盘早剥47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07(06):162-163.
[2] 赖壬娣.胎盘早剥12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16(1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