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
——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为例
2017-04-02龙倩
龙倩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调查与思考
——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为例
龙倩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文章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为例,阐述了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现状,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小学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要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多方面吸收社会资金;合理配置资源,灵活使用资金;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以来,教育公平成为一个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上也有相关的实质性探讨与解决措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稳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共资源均等化”的改革方案。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看到,现在偏远农村的一些小学办学条件依旧很差,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办学基础,没有相应的教学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享用到更优质的资源,让更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对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手拉手调查队的社会实践主题是“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调查——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为例”。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1 调查对象
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的农村小学。
1.2 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法。手拉手调查队围绕着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实地踏入农村小学调查,以自己的直观感受来收集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情况。
(2)访谈调查法。手拉手调查队通过向相关的政府人员、农村小学附近的居民、在当地就读的学生以及迁移到镇上的农村居民和镇上的居民,针对他们各自的身份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分别针对农村小学的变化尤其是相关的基础设施变化,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存在哪些问题,对其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农村小学基础设施与镇上的小学基础设施有何不同等问题进行访问。
(3)文献调查法。手拉手调查队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相关文件,查找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书籍与论文,旨在弄清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2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现状
手拉手调查队借助于本次的实地调研,相继对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的相关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如下:
(1)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得到改善。①学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在国家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下,农村小学基础环境在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农村小学的操场由以前的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农村小学的教学楼由以前的矮小的瓦房也变化为两层以上的砖房、农村小学里的桌椅、黑板、粉笔擦等教学设施也逐步靠向现代化、农村小学的留校生住宿环境、就餐环境等也得到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基础条件的改善,给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农村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②学习方式的优化。由于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学校会经常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师生间更深入的了解,建立更深厚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美好。素质教育纳入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基础条件的支撑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但在部分地区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仍普遍存在以下4个问题:①校园平均占地面积小,教室数量少且简陋。在手拉手调查队实地走访的农村小学中,许多学校平均占地面积不到100m2,学校只包括教室与简单的操场。同时,教室数量少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学校基本上是一个年级一个教室,室内装修简陋。②体育设施少、质量不达标、保管不善,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方式相对单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规定,小学生均体育场面积不低于6m2,所调查小学中只有几所小学符合这一标准。孩子们的运动器材简单,以跳绳、羽毛球拍为主,但数量少,器材破旧,更新的速度低。③多媒体及电脑设施数量少、使用效率低。部分调研学校中有电脑与多媒体设施,但数量少。这些小学中,教师对电脑和多媒体的操作能力普遍较差,这些设备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教学效果;由于数量有限,受技术限制,学生很难实际操作与学习,同时,部分地区偏远,无法实现网络的链接,所以电脑的存在成为了摆设。④图书数量少、覆盖的知识层面低。图书资料国家两基验收标准为小学生人均不低于10册,所调查小学中,学生图书均偏少。在笔者实地调查和与学生们的沟通中发现,很多图书馆简陋,图书存量低,图书更新速度慢,很多图书是几年前都存在的。很多学校的图书室是不允许学生借阅的,而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普九”与“两基”验收。图书室只是象征性成立,图书数量达标但质量却很差。
3 关于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状况的解决对策
手拉手调查队通过对调研现状的了解,认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管理不当等原因,农村小学基础还存在许多问题,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观点:
(1)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多方面吸收社会资源。当地政府注重对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教育公平的理念,重实效、勿空谈。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加快运动器材、图书的更新速度,优化教师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成员要积极配合,给予资金、图书、运动器材以及其它有效资源的支持。借用媒体的力量,让社会各界关注到农村小学的切实困难,充分调动公益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面的力量,筹措资金。
(2)合理配置资源,灵活的使用资金。当地政府要在相应国家教育部的政策下,提前做好发展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改善的规划,明确公开的向社会展示规划以及建设的进程、对农村小学资金投入的流动去向;学校管理者要合理配置资源,注重对老师与学生的多方面培养,灵活使用资金,将资金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杜绝形象工程,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举措放在首位。
(3)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农村的经济基础差,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更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家的支持。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中央政府要出面引导各级政府加强对农村学校基础环境的重视,借助于法律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各级政府的责任,真正落实农村学校校园面积小、图书少、运动器材差等问题;动员社会群体,鼓励他们支持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农村小学作为我国教育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农村小学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水平的差距,应从经济、政治、法律、制度、人才等多方面来解决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小学问题。对于解决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是每一个人都应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1]汪森滚.浅析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现状及发展愿景[J].时代教育,2013,(8).
[2]王晓艳.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环境的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1,(35).
[3]毛学松.对当前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新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4).
[4]陈新华,徐永生.坚持德育为先,提高育人水平[J].中国农村教育,2008,(3).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A Case Study of Changchi Town,Nanjiang County,Bazhong City
LONG Qi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Xihu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9,China)
On thebasisofpractical investigation,thispaperexpounds the presentsituation of ruralprimary school infrastruc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With the developmentof the nationaleconomy,the ruralprimary school infrastructure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But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learning environment,itmust increase government investmentand attractsocial funds from severalways,rationally allocate resources,flexibly use funds,improv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mechanism and promoteoptimization ofstudents'learning environment.
ruralprimary school;infrastructure;currentsituation survey
G629.2
A
2095-980X(2017)05-0163-02
2017-04-15
龙倩(1996-),女,四川广安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