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7-04-02王晓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依从性高血压

王晓波,刘 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王晓波,刘 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首发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例治疗方式相同,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强化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830,p=0.0408);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还着重强化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提升治疗依从性,对病情的治疗及控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心理护理;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状况

高血压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由于病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控制不良情况下呈进行性状态发展等特点,患者需长期注意生活习惯、终身服药,这对高血压患者,其中特别是首发疾病者将带来巨大的打击,进而情绪发生较大变化,直接影响着患者心理健康,对疾病控制及治疗都十分不利。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特收集我院诊治的12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首发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5.5±6.1)岁;婚姻状况分布:已婚108例、未婚12例(包括丧偶、离异等情况);患者受教育11~16年,平均(13.9±2.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同时排除继发病症者、合并有严重重要器脏疾病者、语言障碍者和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受教育时间、婚姻状况及一般资料等信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高血压临床治疗法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血压监测、简单高血压知识宣教、降压药用药指导、出院指导、随诊计划告知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着重强化心理护理,旨在改善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干预,先对每位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状况进行评估,有严重疾病恐惧心理的患者护士应采用多种方式缓解;说明血压控制药物的药理,清除告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缓和病人对药物的恐惧心理;高血压会有较多并发症,但发生这一状况的基础是血压控制不良,因此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血压控制的重要性,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作息、运动习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1]。(2)认知干预,对患者行使详细健康宣教,在知情度提升的情况下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医护人员积极引导使病人逐渐缓解不良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治疗。(3)行为干预,合理科学膳食;规律的作息时间;多进行运动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戒除饮酒、吸烟、高脂肪刺激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等。

1.3 观察指标

6个月后随访患者依从性;护理后观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应用情绪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包含有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化、敌对五方面,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率为91.6%(55/60),对照组为78.3%(47/60),研究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830,P=0.0408)。

2.2 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化及敌对几大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11.2±3.0)、(9.0±1.6)、(9.1±2.0)、(12.4±2.8)、(9.6±1.7);对照组依次为(18.8±3.6)、(13.4±2.2)、(13.4±2.0)、(18.8±2.4)、(12.9±1.8),数据分析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首发高血压患者往往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都比较低,容易出现慌张、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治疗抵触心强,十分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对这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心理健康度,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起乐观的心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也跟着上升,这对疾病的控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高血压的发病率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为使首发疾病患者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医护人员实施详细的健康宣教也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疾病认知度提升,患者则不会出现盲目性负面心理,对服药依从性的提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可知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辅助性。

[1] 刘 靖.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8):1335-1337.

[2] 包佳园.探讨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265.

[3] 刘爱芬,阮 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78-57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1.35.01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依从性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