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地理类型与主观性
2017-04-02白云,杨萌
白 云,杨 萌
(1.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吕梁学院 文学院,山西 离石 033000)
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地理类型与主观性
白 云1,杨 萌2
(1.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吕梁学院 文学院,山西 离石 033000)
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与通语相比具有独特的变化形式,其表现形式有30多种。概括而言,主要有单纯型、扩展型、粘着型、附加型、变异型五类。它们在地理分布上并不均衡,表现为普遍型、区域型和个别型三种情况。在表达主观量上具有内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性状量程度的等级性,说明语言结构形式的长短反映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立场的强弱。语言结构形式越长表达的主观性越强。这符合语言类型学的共性规律。
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地理类型;主观性
重叠是许多语言所共有的一种形态化过程(morphological process)(P.H.Matthews2000)[1]。山西方言中也具有这种重要形态变化,并且具有独特的变化形式。如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本文中所指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包括了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式的附加和叠加形式、重叠结构。 形容词重叠形式AA式在山西方言中有两种:一种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仍然为形容词,另一种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改变词性,变成别的词类。这种情况主要分布在并州片、上党片、汾河片等。并州片:如:大大大的东西、黄黄蛋黄、清清蛋清(太原北郊区,重叠后为名词);上党片:如:红红胭脂、甜甜糖块(武乡,重叠后为名词);汾河片:如:大大双胞胎中大的孩子、坏坏坏了的东西、斜斜斜状物、反反呈反状的衣物(洪洞,重叠后为名词);红红变为红的状态、软软变为软的状态、虚虚例:馍馍虚虚着再蒸(河津,重叠后为动词)。本文只讨论第一种情况,标为AA1。就非常丰富,与通语相比,更为复杂多样。根据我们的考察,其表现形式有30多种*文中所引语料均来自乔全生主编的《山西方言重点研究丛书》,其中浑源、左权两个方言点是笔者田野调查的成果。暂时缺广灵方言点的语料。。概括起来,主要有单纯型、扩展型、粘着型、附加型、变异型五类。它们在地理分布上并不均匀,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性也有所差异。
一 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地理分布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可分为普遍型、区域型、个别型三种情况。普遍型指形容词重叠形式分布于山西境内的各个方言小片*山西省内部方言小片的划分主要采用中国社科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观点。。区域型指形容词重叠形式分布于山西境内的某个或几个方言片。个别型指形容词重叠形式只分布在山西境内的某一个方言点,不具有普遍性。
(一)单纯型在山西方言中的表现形式及地理分布
单纯型主要有AA1、ABB、AABB、ABAB、圪AA、圪A圪A等形式。它们在山西境内的地理分布又可分为普遍型和区域型两种情况。
1.单纯普遍型。单纯普遍型只有AABB形式。
并州片:如,扰扰闹闹干扰、绵绵善善温顺、光光亮亮、云云乎乎宽裕、囫囫囵囵、丝丝攘攘线缠绕、栖栖惶惶可怜(太原北郊)
五台片:如,别别扭扭、洋洋务务、神神叨叨、迷迷瞪瞪、宽宽大大、结结磕磕(浑源)
稳稳当当、白白净净、泼泼辣辣、子子瓣瓣形容只说不干的人(平鲁)
大包片:如,安安稳稳、清清楚楚、利利索索、结结实实、歪歪斜斜、别别扭扭(山阴)
精精明明、齐齐整整、齐齐楚楚、腻腻歪歪、地地道道(左权)
上党片:如,白白胖胖、高高大大、红红火火、力力拉拉办事拖拉、利利索索(高平)
吕梁片:如,爽爽快快、窝窝囊囊、精精干干、正正经经、阔阔气气、四四方方(永和)
汾河片:如,热热气气热情、白白净净、滑滑拉拉光滑、耐耐实实结实、泼泼辣辣(洪洞)
邯新片:如,火火红红、干干净净、消消停停、周周正正、磨磨蹭蹭、日日能能(阳城)
2.单纯区域型。有ABB、ABAB、圪AA、圪A圪A、AA1五种形式。
(1)ABB形式主要分布在并州片、大包片、上党片和汾河片等地。
并州片:如:黄辣辣、嫩油油、湿塌塌、匀刹刹、灰溜溜(太原北郊区)
大包片:如:黑油油、瓷定定、光溜溜、甜荫荫、宽生生(右玉)
上党片:如:汗津津、黑洞洞、红扑扑、病歪歪、脆生生(武乡)
汾河片:如:黑出出、憨乎乎、肥滚滚、穷蔫蔫、灰骚骚孤独状(汾西)
(2)ABAB形式主要分布在并州片、汾河片等方言片。
并州片:如,刮黄刮黄很黄、苦咸苦咸很咸、冰凉冰凉、菊绿菊绿十分绿、稠糊稠糊很稠(娄烦)
汾河片:如,死沉死沉、干瘦干瘦、蔫晃蔫晃、细高细高、乌热乌热(汾西)
(3)圪AA形式主要分布在并州片、大包片、吕梁片、邯新片等地。
并州片:如,圪筛筛老态龙钟的样子、圪黄黄、圪悄悄、圪硬硬、圪低低、圪歪歪、圪多多、圪高高(榆社)
大包片:如,圪迷迷、圪处处难为情、可怜、圪绌绌皱、圪能能处境危险、圪弯弯(右玉)
吕梁片:如,圪茂茂草茂盛状、圪羞羞、圪愁愁、圪囔囔话多、磨叽的样子、圪洒洒指人抠门小气又贪心、圪显显指人爱显摆的样子(永和)
邯新片:如,圪绵绵(小孩子)善良、圪津津指食物有嚼头、圪渣渣很脏,不干净(晋城)
(4)圪A圪A形式分布于并州片、大包片、邯新片等地。
并州片:如,圪呜圪呜慢慢蠕动的样子、圪喃圪喃、圪拧圪拧走路扭扭捏捏的样子、圪影圪影影影绰绰的样子(榆社)
大包片:如,圪蔫圪蔫失去水分的样子、圪呥圪呥形容食品受潮后发软、圪精圪精多指行为举止轻狂或轻浮(左权)
邯新片:如,圪松圪松无精打采的样子、圪慢圪慢慢慢腾腾的样子、圪仰圪仰不顾羞耻的样子(阳城)
(5)AA1形式主要分布在并州片、五台片、吕梁片等地。在山西方言中只有少数几个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为AA1式,如,高、低、厚、薄、长、短、大、小、重、多、粗、宽、深、新等。AA1式在使用中受到很大限制,只出现在两种句法环境中。
其一,出现在指示代词“这么、那么”之后。
五台片:如,这么高高、那么长长、这么大大、那么厚厚(五台)
吕梁片:如,只冷(这么)低低、兀冷(那么)小小、只冷(这么)长长、兀冷(那么)新新(静乐)
其二,出现在否定副词“不”或程度副词“老”之后。
并州片:如,不高高、不厚厚、不咸咸、老厚厚、老深深、老咸咸(娄烦)
吕梁片:如,不高高、不明明、不稠稠、不宽宽、不新新、不快快(静乐)
(二)扩展型在山西方言中的表现形式及地理分布
扩展型主要包括AAA、AAAA、AAAAAA、A得A、A了/唠/哩个A、A也不A、A的A的A的了等形式。这些形式在地理分布上分为区域型和个别型两类。
1.扩展区域型。
(1) A了/唠/哩个A形式主要分布于并州片、大包片、上党片、五台片和汾河片。
并州片:丑唠个丑、精唠个精、赖唠个赖、懒唠个懒、黑唠个黑(太原晋源区)
大包片:红了个红哩才、圆了个圆哩才、冷了个冷哩才、亲了个亲哩才(山阴)
上党片:黑了个黑、红了个红、少了个少、低了个低、便宜了个便宜(长治)
五台片:寡哩个寡味道很淡、酸哩个酸、香哩个香、丑哩个丑、精哩个精(浑源)
汾河片:热了个热、好了个好、冷了个冷、多了个多、酸了个酸、甜了个甜(洪洞)
(1)在地下车库外围四周设置断面为300 mm×250 mm的排水沟,在排水沟中每间隔30 m设置1个300 mm×300 mm×500 mm的集水井。
(2)AAA、AAAA、AAAAAA形式可归为一类,均为单音节形容词的多叠式。主要分布在汾河片、并州片和上党片。如:
汾河片:AAA:老老老、紧紧紧(浮山)
AAAA:老老老老、紧紧紧紧(洪洞)
并州片:AAAAAA:忙忙忙忙忙忙非常忙的样子(娄烦)
上党片:AAAA:老老老老(高平)
(3)A得A形式主要分布在汾河片。洪洞方言中A得A结构形式非常发达。如,“热得热、好得好、冷得冷、多得多、酸得酸、甜得甜、规矩得规矩、小气得小气”等。在浮山方言中有“A得A着哩”的形式。如,能得能着哩、笨得笨着哩、硬得硬着哩、干得干着哩、美得美着哩、坏得坏着哩、贵得贵着哩。
2.扩展个别型。
“A也不A”式出现在浑源方言。如,咸也不咸、甜也不甜、黑也不黑、苦也不苦、热也不热、鲜也不鲜、冷也不冷、辣也不辣。能够重叠为A也不A的单音节形容词,多为表示感觉、知觉意义的词。
(三)附加型在山西方言中的表现形式及地理分布
山西方言的附加型重叠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归为三类十一种:(1)后附类:包括AA(儿)的/地/哩/咧、ABB(儿)哩/的/咧/地、圪AA(儿)的/地、圪A圪A地/的、AABB地、ABAB的(右玉、阳城)。(2)中附类:A不/圪/忽/不子BB。(3)兼附类:A圪/达/不/忽BB哩/地/的。
形容词重叠形式中后附的“的/地/哩/咧”属于同一性质,朱德熙先生认为,“的”在状态形容词词干之后构成状态形容词(朱德熙,1993)[2]。在历史上主要写作“地”[3]40,也有“然、底、许、馨、个”等,最早见于宋人话本;元明清时期,基本统一为“的”。在山西方言中由于音变,读为[li0]、[liɛ0]、[liɛ0],分别写作“哩”、“咧”等字形。因此,“的”在结构上是状态形容词的词尾。形容词重叠的儿化现象产生于明代[3]116,118。
表音成分“圪/不/忽/达” 附加在ABB式词干中间,构成状态形容词。在山西及毗邻地区分布广泛。
附加型重叠形式的地理分布情况可分为普遍型、区域型和个别型。
1.附加普遍型。主要有“AA(儿)的/地/哩/咧、ABB哩/的/咧/地”两种形式。
(1) AA(儿)的/地/哩/咧
并州片:红红儿的、大大儿的、软软儿的、亮亮儿的、稠稠儿的(太原北郊区)
五台片:白白(儿)哩、高高(儿)哩、厚厚(儿)哩、绵绵(儿)哩、软软(儿)哩、硬硬(儿)哩(平鲁)*平鲁方言中AA哩和AA儿哩两种形式均有,但“AA儿哩”使用更普遍。二者意义没有区别。
红红儿咧、平平儿咧、细细儿咧、顺顺儿咧、满满儿咧(五台)
大包片:淡淡儿哩、绿绿儿哩、凉凉儿哩、麻麻儿哩、火儿火儿哩(左权)
上党片:大大儿地、淡淡儿地、美美儿地(长治)
吕梁片:白白儿的、翠翠儿的、苦苦儿的、浅浅儿的、齐齐儿的(永和)
汾河片:红红哩、甜甜哩、香香哩、好好哩、慢慢哩、稀稀哩(河津)
邯新片:白白的、大大的、高高的、紧紧的、胖胖的、稳稳的、硬硬的(阳城)
(2)ABB哩/的/咧/地
并州片:热雾雾地、绿爪爪地、温突突地、油拉拉地、土昏昏地、紧绷绷地(太原晋源)
五台片:干巴巴哩、亮堂堂哩、泥烘烘哩、稠乎乎哩、圆丢丢哩、白粉粉哩(平鲁)
大包片:亮莹莹的、圆溜溜的、湿灵灵的、黑洞洞的、油浸浸的(山阴)
吕梁片:暮歪歪地、泥绵绵地、牛哄哄地、高晃晃地、光洋洋地、黑油油地(大宁)
汾河片:光溜溜儿的、白花花的、稠乎乎的、齐刷刷的(洪洞)
邯新片:紧绷绷的、黑洞洞的、热乎乎的、灰土土的、凉飕飕的、白花花的(阳城)
2.附加区域型。主要包括圪AA(儿)的/地、圪A圪A地/的、ABAB的、A不/圪/忽/不子BB、A圪/达/不/忽BB哩/地/的等形式。
(1)圪AA(儿)的/地。主要分布在并州片、五台片、吕梁片等地。
并州片:圪温温地、圪香香地、圪腻腻地、圪挺挺地、圪腥腥地、圪朽朽地(娄烦)
五台片:圪弯弯儿的、圪埋埋的形容害怕、听话、圪铮铮儿的形容舒展、整齐(应县)
吕梁片:圪超超地向上翘起,引申指骄傲、目中无人、圪怪怪地形容女人笑声清脆(静乐)
(2)A圪A地/的。分布在五台片和吕梁片等。
五台片:圪劲圪劲的形容人走路吃力、圪悠圪悠的形容人、车走得慢、圪楚圪楚的(应县)
吕梁片:圪喃圪喃地口齿不利索、圪醒圪醒地形容步伐沉稳、不慌不忙(静乐)
(3)ABAB的。分布在大包片、邯新片。
大包片:黑干黑干的、干瘦干瘦的、深红深红的、湿冷湿冷的、长片长片的(右玉)
邯新片:干瘦干瘦的、瓦凉瓦凉的、乌黑乌黑的、蜡黄蜡黄的、瘦高瘦高的(阳城)
(4)A不/圪/忽/不子BB。主要分布在并州片、大包片和汾河片。
并州片:如,凉圪习习、烂圪渣渣、白不刹刹、蔫不处处、虚忽塌塌、绵忽腾腾(太原北郊区)
大包片:如,红圪丢丢、长不拉拉、中不溜溜、白不呲呲、酸不叽叽(右玉)
汾河片:如:乱圪子洞洞、白圪子花花、稀不子擦擦、肉圪子耐耐(洪洞)
(5)A圪/达/不/忽BB哩/地/的。除并州片、汾河片以外,其他五个方言片均有分布。
大包片:脆圪灵灵哩、红达娄娄哩、黑不叽叽哩、扁圪才才哩、黄圪凌凌哩(左权)
五台片:灰不处处咧、绿圪茵茵咧、沉圪甸甸咧、轻忽撩撩咧、甜忽喃喃咧(五台)
吕梁片:甜圪茵茵的、酸圪字字的、白圪洞洞的、光圪铮铮的、毛圪万万的(永和)
上党片:光不溜溜的、肉不乎乎的、肉圪海海的、嫩圪生生的、新圪展展的(高平)
邯新片:方圪登登的、红不处处的、紧圪绷绷的、臭圪哄哄的、冷圪飕飕的(阳城)
3.附加个别型。“AABB地”分布在太原晋源区,如:疙疙瘩瘩地、齐齐楚楚地、慢慢腾腾地、含含糊糊地、悄悄密密地、熨熨帖帖地、精精明明地、疲疲沓沓地等。
(四)粘着型在山西方言中的表现形式及地理分布
粘着型重叠形式主要有“AA地”、“A圪BB地”两种。但受到句法位置的制约。在定语、谓语位置上,其中“地”进一步虚化为与状态形容词融合的粘着词缀。
粘着型的“AA地”主要出现在并州片。太原晋源区方言中,“AA地”做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时中间要有结构助词“的”。如:高高地的个儿、好好地的书、厚厚地的被子。娄烦方言的“AA地”作谓语、定语时,后必须带结构助词“的”。如,我要一外 大大地的。(作谓语) 油腻腻儿地的东西可吃不下圪去。(作定语)
“A圪BB地”出现在静乐方言。“A圪BB地”作定语,后面要有结构助词“的”。如,“甜圪茵茵地的苹果”、“白圪洞洞地的点心”。
(五)变异型在山西方言中的表现形式及地理分布
变异型重叠形式主要有A得来来的、A里(哩)AB、A里AB地、A地AB地、不A不B、BXXA等等。它们是重叠式的变化形式。在地理分布上主要有个别型和区域型两类。
1.变异区域型。
(1)BXXA式前面是一个名词或性质形容词,中间是一个叠音中缀,后面是一个单音节形容词。主要分布于并州片、汾河片。
并州片:风溜溜薄很薄、吃楞楞新崭新、铁巴巴硬很硬(太原北郊)
汾河片:风溜溜薄、干巴巴硬、稀巴巴烂、稀溜溜软、乌嘟嘟黑(浮山)
(2)A里(哩)AB。除了吕梁片、邯新片,其他各片均有分布。
并州片:小哩小气、麻哩麻烦、流哩流气、糊哩糊涂、古哩古怪(娄烦)
大包片:啰里啰唆、妖里妖气、流里流气(山阴)
上党片:古里古怪、马里马虎、邋里邋遢、慌里慌张(武乡)
五台片:啰里啰唆、土里土气、妖里妖气、流里流气、邋里邋遢(平鲁)
汾河片:怪里怪气、傻里傻气、布里布袋形容东西多、半里半截形容办事不彻底(浮山)
2.变异个别型。
“A得来来的”形式分布在太原北郊。如,笨得来来的、酸得来来的、热得来来的、黑得来来的、乱得来来的、薄得来来的、脏得来来的。
“A地AB地、A里AB地”两种形式分布在太原晋源。如:忽地忽沓地、圪地圪拐地、圪地圪缩地、邋里邋遢地、糊里糊涂地、妖里妖气地、疙里疙瘩地。
“不A不B”形式分布在浮山方言。如:不红不绿形容没有自尊心、不死不活形容处境相当难堪、不疼不痒形容没有抓住要害。这类重叠式的词语很少,主要用于描写人。
二 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所表现的主观性问题
(一)形容词重叠形式表示语言的“主观性”
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在话语中体现出说话人的态度、情感和立场,也就是在话语中体现出说话人的“自我”表现成分(Lyons1977)[4]形容词重叠形式带有明显的说话人主观色彩,表现了很强的“主观性”。朱德熙先生早就指出形容词重叠“从意念上看,……表示的属性都跟一种量的观念或是说话的人对于这种属性的主观估价作用发生联系。”[5]5
关于形容词重叠表示主观性的问题,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形容词重叠的主观性程度以及主观性的具体表现等问题,大家还存在争议。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表主观估价。朱德熙先生认为形容词重叠主要表现了说话人情感的褒贬色彩。他指出“跟原式的词汇意义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原式单纯表示属性,重叠式同时还表示说话的人对于这种属性的主观估价。换句话说,它包含着说话的人的感情在内。”[5]35
第二,表主观强调。谢自立、刘丹青认为,就重叠而言,它新增加的内容还是强调,由此也可以进一步证明重叠的主要作用确是强调,而不是程度。
第三,表主观量的变化。朱德熙认为,“一般来说,完全重叠式在状语和补语两种位置上往往带有加重、强调的意味”,“在定语和谓语两种位置上的时候,完全重叠式不但没有加重、强调的意味,反而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小称意义’)”[2]。李宇明指出:“词语重叠的主要表意功能是‘调量’,使基式所表示的物量、数量、动量、度量向加大或减小两个维度上发生变化”,“表达度量的重叠以形容词重叠为主”[6]。
第四,表感情色彩及主观量的程度变化。张敏(2001)认为,形容词重叠式在原式基础上增加的意义起码有三类:其一,原式表达的事物的性质在重叠式里有所增减,这是性质的程度量的变化;其二,性质的程度在重叠式没有增减,但说话人对这种性质的强调的量有所增减;其三,跟原式相比,重叠式可以多出某种感情色彩[7]。
我们认为形容词重叠形式所表现的“主观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说话人的感情色彩;二是反映了主观量的程度变化。
(二)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主观性问题
1. “主观量”的程度变化
语言的主观性表现在量范畴上,就形成“主观量”这一概念。形容词重叠形式就是表达主观量的手段之一。同语言的主观性具有程度差别一样,主观量也有程度之别。山西方言形容词重叠形式在表达主观量时存在程度差异。
(1) “主观量”程度的等级性
“主观量”是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人类认知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量,而是经常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和评价,使客观量附加了主观性。对客观量的评价最基本的是言多和言少的区别,前者叫“主观大量”,后者叫“主观小量”。由于说话人的视角以及参照量的不同,主观量存在量化等级,形成一个量化连续统。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我们勾勒出主观量由轻到强的等级链:
较轻量<轻微量<较重量<最重量<特高量<超强量
世界各地语言表达性状量程度的等级性时,其结构形式各有特点。对各种印欧语来讲,多用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方式表示*印欧语言表达量的等级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形容词词干上附加词缀,或用内部曲折的方式来表示。但这时的参照物并非性状量之间的区别,而是事物与事物的区别。,而汉语则可以用形容词重叠形式来表示量的极差。
(2)同一种形式表示“主观量”的程度不同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AA(儿)的/地/哩/咧”式在山西许多方言中,不论位于何种句法位置,都表示主观大量,具有程度加深的意义。例如,“红红儿的”就比“红”的程度深,“厚厚儿哩”表示很厚。
左权方言的“AA儿哩”则根据形容词的不同意义既可以表示主观大量,也可以表示主观小量。从意义来看,有的表示程度较轻或适中,例如:“红红儿哩”表示“有点儿红”,“麻麻儿哩”表示“有点儿麻”,“淡淡儿哩”表示“淡一点儿”,程度要轻或适中;有的表示程度较深,如,“远远儿哩”表示很远,“早早儿哩”表示很早,“小小儿哩”表示年纪很小。但根据什么意义表示主观大小量,我们还没找出其中的规律。
娄烦方言中的重叠语缀本身代表不同的量,有的是轻微体,有的是较重体,有的是最重体。不同的语缀附着同一词根,量的对立就显示了出来。如,语缀“莹莹儿”是“轻微体”,而“兴兴儿”是“最重体”,当它们附着在同一词根“红”上,“红莹莹儿地”所表示的量明显小于“红兴兴儿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性状量的极差:
红莹莹儿<红兴兴儿的
形容词重叠形式可以用不同的修饰语分别表示主观大量或主观小量。在山西方言中大小类单音节形容词构成AA1式,当它受指示代词“这么(只冷)、那么(兀冷)”修饰,五台方言表示物体形状、体积很大,例如:这么高高、那么厚厚,表示非常高、很厚;而在静乐方言中则表示物体性状、体积不尽如人意,趋向于主观小量。
AA1式受否定副词“不”修饰,则表示形状、体积量的程度趋向变小,例如,“不高高”表示较低,“不厚厚”表示不很厚;而前面是程度副词“老”,则表示量的程度趋向变大,如“老高高”、“老厚厚”分别表示非常高、非常厚。
(3)不同形式表示“主观量”的程度不同
形容词重叠的形式不同,其表示事物性状量的程度也有所不同。“AA(儿)的/地/哩/咧”、“ABB的/哩/地/咧”、“A圪/不/忽BB的/地/哩”三种形式在表示主观量上程度越来越深。例如:
① 树上哩樱桃儿看哩红红儿哩,吃哩可酸啦,还不熟。(左权)
② 柿子冻哩红蛋蛋哩,挺好吃。(左权)
“红红儿哩”表示有点儿红,“红蛋蛋哩”表示非常红,“红达娄娄哩”表示特别红。三种形式对性状量的强调程度逐渐由轻到重,形成一个极差:
红红儿哩<红蛋蛋哩<红达娄娄哩
上述三种形式形成的主观量的等级链在山西许多方言点都有分布。
AAA、AAAA、AAAAAA重叠式也表现了说话人强调的主观量在逐渐增强。例如:紧紧紧边上<紧紧紧紧边上<紧紧紧紧紧紧边上,每增加一重重叠,说话人强调的量就增强一份,四叠的程度已经到了极限,六叠更是超越了极限,极尽夸张之能事。
A得A、A了个A、A的A的A的了三种形式同样表现了说话人强调量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例如,“热得热”表示很热;“热了个热”比“热得热”程度进一步加重,表示非常热;而“热的热的热的了”则表示超级热,程度更重。它们构成了一个量的程度极差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