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预防脑血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

2017-04-02杨广影

关键词:计划性圈员尿管

杨广影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品管圈在预防脑血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

杨广影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预防脑血管病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确立预防胃管尿管非计划性拔管为活动的主题,拟定计划,分析现状,统计绘制柏拉图及鱼骨图分析原因,针对3项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将实施对策进行效果确认、标准化,修改并制定科室的管道理制度。结果实施措施后我科脑血管留置管道患者拔管率由3.57%,(6/168)降低至1.16%(2/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设定的目标值均已达到,目标达成率100.87%,进步率44.9%。圈员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等得到提升。结论品管圈管理研究了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解决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品管圈;脑血管病;非计划性拔管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品管圈的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1]。重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自行拔出管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留置胃管在脑血管病患者供给营养、水分,给予口服药物等方面应用;留置尿管在脑血管疾病的尿失禁及尿潴留患者应用。部分置管患者会出现意外脱管的现象,胃管的脱管造成鼻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尿管的脱管造成尿道黏膜损伤、重新置管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我科将QCC的方法应用于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6月我科应用品管圈前住院的脑血管病留置胃管、尿管患者168例,脱落6例,男69例,女99例;年龄51~78岁,平均72岁;格拉斯评分3~8分,平均(5.13±0.34)分;脑梗死115例,脑出血53例。应用品管圈后,2015年7月~12月住院的脑血管患者留置胃管、尿管患者172例,脱落2例;男77例,女95例;年龄45~84岁,平均73岁;格拉斯评分3~8分,平均(4.59±0.69)分;脑梗死134例,脑出血38例。所有患者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院后根据医嘱给予留置胃管、尿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陪护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组建品管圈。对全科护士进行品管圈的知识培训,并成立品管圈,由主管护师担任圈长,6名护士自愿加入为圈员,并设立了圈名、圈徽、口号。(2)确认主题。使用品管圈圈员的头脑风暴法选出5项待解决问题,根据圈员的充分讨论及每项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的分析,圈员以5票确立主题为非计划性拔管。根据主题制订活动的进度安排。(3)分析现状。圈员通过调查,2015年1月~6月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脱管6例。分析科室留置胃管现状为护士遵医嘱留置胃管,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即给予固定,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高危者上报护理部,同意约束的家属签字约束肢体,交代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圈员对患者脱管的原因进行鱼骨图分析;对所占百分比进行圈统计。(4)设定目标值:根据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的能力设定目标值。通过圈员统计绘制柏拉图显示二八线坐标落标为改善重点,主要为:患者及陪护的依从性差未进行有效约束 、管道固定不妥,在活动、翻身时的脱管、护士评估不够未及时约束造成的脱管 ,绘制柏拉图,根据二八原则,80%的改善重点为以上3项,累计百分比为83.27%。因此改善重点为83.27%。按圈员能力算法分为圈员能自行解决、需陪护配合、需陪护、患者等多人配合,分别赋予分值5,3,1 分,由圈员进行打分,分值为51.6分。根据前3项脱管原因,设立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即目标1:因患者及陪护的依从性差未进行有效约束而发生的脱管例数由3例降至1例;目标2:管道固定不妥,在活动、翻身时的脱管例数由2例降至1例;目标3:降低因护士评估不够未及时约束造成的脱管例数由1例降至0例。(5)拟定对策及负责人:根据对脱管原因的分析,科室制定改进对策,每项对策均由圈员负责,并对每项对策的可行性、效果性、自主性由圈员进行评定,通过后执行。对策1:患者及陪护的依从性差未进行有效约束,在床头放置警示标识,加强宣教及巡视。警示标识根据患者家属依从性可以分为:同意约束,不同意约束,不签署约束同意书。用自制脱管的危害图文并茂宣教卡进行宣教;置管的重要意义、置管的注意事项、患者在睡意朦胧状态下对身体的不良刺激会不自主的做出抗拒反应而造成自行拔管,引起陪护及家属重视,并对陪护及患者进行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反复提醒。加强巡视,重点时段如夜间、午间重点巡视[2]。对策2:管道固定不妥,在活动、翻身时脱出造成脱管。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及时整理各种导管,妥善放置。每班追踪胃管的留置情况、胃管外露刻度、通畅度等[3]。胃管尾端固定在头部扁带上或病人服胸前口袋上。尿管尾端用胶布固定在大腿上面防止牵拉脱管。对策3:降低因护士评估不够,未及时约束患者脱管造成拔管。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躁动,评估病人的意识、导管固定情况及耐受程度[4]。对护士评估知识进行培训,高危患者床头悬挂标识,改进约束工具,在原先约束带固定手腕的基础上,佩戴手套、袜套等固定患者的手指。患者拔出胃管、尿管或出院为观察期结束。

1.3 评价指标

(1)比较脑血管住院患者拔管发生率。(2)比较圈员能力变化。能力指标包括: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5个方面,在品管圈前后让6名圈员进行了根据自身情况自评,每项值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3)统计总体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总体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经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我科2015年7月~12月脑血管住院患者拔管例数2例(1.16%,2/172),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57%,6/168)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后6名圈员各项能力均较活动前提高。

2.3 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品管圈活动均已达到设立的3项目标值,总体目标达成率100.87%,进步率=44.9%。

3 讨 论

在本次QCC活动中,护士在鼻胃管、尿管留置过程中进行的健康宣教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明显。根据警示标识牌可以了解患者约束的依从性;制定的管道置管告知书、约束及拔管危害性告知书,保证宣教到位;将护理人员的置管培训流程制作成标准作业书,保证护理人员置管的护理质量。有效进行肢体约束可防止非计划性拔管引发的意外事件。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约束带,尽量减少缠绑时活动范围受限制,可使患者在安全的范围内活动而不影响约束效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因固定不牢、胃管尾端在活动、翻身时脱出导致的胃管滑脱占27.27%,因此,对胃管滑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及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次品管圈活动中,圈员对现存的胃管、尿管滑脱问题,进行人、物、环、法4方面的分析,分析全面透彻,几乎包含了导致脱管的所有方面。同时,圈员对原因进行统计,找到影响脱管的最主要因素,使制定的预防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品管圈活动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解决管道脱管问题。胃管尾端固定在头部扁带上或在病人服胸前口袋上。尿管尾端固定在大腿上面防止牵拉脱管。同时本研究分析了胃管容易脱管的重点时段,加强了护士培训,重点时段加强护理,加强陪护及健康教育,并将各项措施责任到人,负责切实落实各项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多方面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管道滑脱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品管圈活动由圈长、圈员组成,在进行各项品管圈的活动时,进行定期讨论、脑力激荡、集思广益,圈员间取长补短,能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有效地解决了临床问题,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品管圈的活动中,选题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分析现状准确,找到了关键原因所在,目标设置合理明确,对策实施到位,既为患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最后将各项措施标准化,有效地解决了临床问题,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改善了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品管圈管理有效解决了脑血管病患者胃管意外滑脱的临床问题,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了圈员的综合素质,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

[1] 刘庭芳,刘 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 段摄霞,王红艳,郭秀茹.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7,458.

[3] 朱丽莉.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J].全科护理杂志:2014,31(11):3047-3048.

[4]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B

ISSN.2096-2479.2017.06.154.02

猜你喜欢

计划性圈员尿管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