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2017-05-04张俊
张 俊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普外胸外科,新疆 塔城 832100)
PICC置管后应用循证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张 俊
(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普外胸外科,新疆 塔城 832100)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预防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少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PICC置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PICC置管;循证护理;导管堵塞;并发症的预防
PICC置管作为患者中期静脉治疗或者长期静脉治疗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在PICC置管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1]。对此应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方法避免并发症的形成,本文主要就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后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PICC置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4.5±6.2)岁,其中12例采用右上肢置管,8例采用左上肢置管;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4.3±6.1)岁,其中13例采用右上肢置管,7例采用左上肢置管。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询征问题,对患者在PICC置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评估,比如: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等[2];(2)循证支持,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从中选择出可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3)循证观察,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掌握护理重点;(4)制定护理方案,比如①静脉血栓形成方面,做好穿刺肢体护理,避免对穿刺肢体的压迫,做好导管位置监测,置管后进行透视确定导管位置,保证PICC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位置,每个治疗周期开始时定期对导管位置进行透视确认,方可进行输液治疗[3];②血凝性堵管,在输注血液过程中,在输注完成后应立即常规使用100 mL 0.9%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脉冲式冲管,与此同时,每间隔4 h,同样的使用100 mL 0.9%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避免相关物质的堵管道,对于血凝性堵管,应采用负压方式灌注尿激酶;每次治疗结束前冲洗导管,抽取0.9%生理盐水10 mL按照推、停、推、停的脉冲法进行缓慢推注,推注完毕用10~100 μ/mL肝素稀释液5 mL正压封管,根据实际情况可重复操作,确保导管内的血凝块及时回抽[4]。③对于非血凝性堵管,在输注脂肪乳、甘露醇、高渗性液体等大分子药物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堵塞,此时应该使用0.9%生理盐水和100 μ/mL肝素稀释液交替冲洗,严格按照冲管、封管技术进行操作,直至疏通。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 [n(%)]
3 讨 论
PICC是经皮外周静脉插管的英文缩写,PICC置管在临床上对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化疗中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输注、长期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
PICC置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具体的有(1)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重复穿刺过程中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作用,保护血管;(2)避免长期治疗患者的重复穿刺,PICC置管最长可使用1年;(3)减少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对于长期需要输注治疗的患者极为有利;(4)减少化疗等刺激性药物外渗、感染的发生率;(5)降低患者穿刺痛苦等[6]。
尽管PICC置管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临床护理要求较高,在临床护理中因操作不当或者是护理不到位等都会造成患者出现一定的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实际疗效[7]。
本次研究中对PICC置管后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采用了循证护理,循证护理中能够根据询征问题等制定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执行对应的护理方案,保证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PICC置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1] 王万玲,卢美玲,罗 倩.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15(30):4247-4251.
[2] 刘 伟,刘 威.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构成并护理对策效果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23(06):78-80.
[3] PICC置管与维护技术培训教材/李萍等主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ISBN978-7-5372-6090-9.
[4] 田爱萍.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5] 李学勤,陈 虹,王 缘.集束化干预预防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05):94-96.
[6] 姚志英,袁润香.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要点[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7):2421-2422.
[7] 韩爱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9(07): 1146-114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6.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