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7-04-02

关键词:优良率消化道肝硬化

车 华

(山东威海口腔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车 华

(山东威海口腔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目的分析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夜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夜间护理干预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病情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辅助优质护理服务,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改善预后。夜间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峰期,常规护理对夜间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重视度不高,进而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1]。为评定夜间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予以分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参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45~62岁,平均(58.4±4.6)岁。其中乙肝肝硬化20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7例。实验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46~63岁,平均(59.5±4.7)岁。其中乙肝肝硬化22例,酒精性肝硬化18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2例。在一般资料统计比较上,参照组与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病情处于急性期时要保持绝对卧床,加强口腔卫生清洁,及时将血迹清除干净,以免形成不良刺激。严重出血患者可创建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输血补液治疗,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予以吸氧,对呕吐、便血量、颜色、性质等进行准确记录,强化基础护理和饮食干预,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实施心理安抚和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夜间护理干预:(1)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对于一般性出血患者,嘱其睡眠时保持交替卧位,对于严重出血者则保持坐卧位;(2)进行饮食指导,嘱患者日常饮食保持七分饱即可,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肠道学流量,导致消化道出血现象再次出现;(3)餐后2~3 h方可允许患者入睡,临睡前控制饮水量,尽量减少起夜次数,指导起夜患者起身时保持缓慢状,禁止弯腰或进行其他猛烈动作;(4)将空气湿化器放置在病房之中,以便使患者呼吸道始终保持湿润,防止用力咳嗽引起再出血症状;(5)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重视夜间心理干预。大多数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面对自身疾病时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紧张不安、恐惧压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夜间心理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以使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使其快速入眠。

1.3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评价: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为优;夜间偶有睡眠时间<6 h为良;夜间睡眠时间在4~6 h之间为可;夜间睡眠时间<4 h为差[2]。(2)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睡眠质量予以比较

实验组睡眠质量优良率为90.4%,其中差3例,可2例,良22例,优25例;参照组睡眠质量优良率为71.2%,其中差7例,可8例,良16例,优21例,组间比较,实验组睡眠质量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并发症情况予以比较

实验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肝肾综合症3例,肝性脑病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参照组共出现13例并发症。其中肝肾综合征8例,肝性脑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经对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治疗与护理工作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规范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的时间分布规律性,夜间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门静脉压随之升高,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白天,再加上饮食和体位等也是影响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夜间护理干预[3]。

所谓夜间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夜间进行的饮食、呼吸道、体位护理,同时要加强夜间监护,其根本目的在于降低夜间消化道出血发生危险,维持良好睡眠,科学预防并发症。本组研究之中,实验组的睡眠质量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林洁欣的研究结果呈现一致性[4]。

综合上述,夜间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1] 沙 巍.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26-227.DOI:10.14163/j.cnki.11-5547/ r.2015.34.168.

[2] 郑 妍.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25-4626.

[3] 张淑娟,陈 芳.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6239.

[4] 林洁欣.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120-121.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6.50.01

猜你喜欢

优良率消化道肝硬化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猪的消化道营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