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心理学—心理学统一的可能基础

2017-04-02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心理学家分支

贾 林 祥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理论心理学—心理学统一的可能基础

贾 林 祥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1879年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百余年来,心理学的发展历经风雨,出现了从内容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从意动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等各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派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此过程中,尽管冲突和对立不断,但心理学家没有一刻放弃统一心理学的努力。但是,心理学积累的理论和方法越多,似乎就离心理学的统一越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局限与还原论研究策略的误区

心理学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冲突对立的历史。

以“科学主义”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家及其所倡导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不仅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甚至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等方面,都强调遵从自然科学的规范和要求,模仿自然科学,从而陷入“还原论”的泥沼,“心理-物理法”和“心理—生理法”就是两个对心理学研究影响较大的还原论研究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采用人脑事件相关电位、脑磁图、大脑正电子发射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脑区域性血流分析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进一步揭示了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对心理学家认识和揭示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心理活动不同于生理活动。心理活动是比生理活动层次更高的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属性的人的独特意识活动。虽然还原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策略,但这种策略确有把高级现象还原为低级现象之嫌,以这种研究策略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究竟具有多大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人脑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在人脑进化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其上烙上印迹,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这是人脑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脑的主要客观内容,文化表象是人脑优越于动物脑的主要思维形式。所以,我们不能仅从大脑内部来寻找意识的来源,意识现象决不是大脑细胞单纯生理活动的结果。而且,人脑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于语言等独特的文化力量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第二信号系统,从而使人在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这是任何还原论策略都无法做到的,对大脑的还原论式的研究充其量只能揭示大脑的生物结构,但无法揭示附着于大脑的社会文化历史属性。还原论研究策略对于以“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来说,或许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但对于以“人”特别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来说,其效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显然,心理学越是遵循自然科学的“还原论”研究策略,其研究结果就越远离现实人的真实心理生活。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遇到了瓶颈,而其所遵循的还原论研究策略也必然会将心理学研究引向误区。

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突破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

以“人文主义”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家及其所倡导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突破了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局限,实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回归,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加强调对人的价值尊严、生命意义、心理幸福等带有主观性的问题的探讨,更加关注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心理的生成性,更加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生态效度。但是,由于这种研究思路大多采用描述性研究、行动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上似乎有悖科学的规范和要求,不能从深层次揭示相关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往往只能解释某一具体的心理问题,普适性较差,因而无济于心理学的统一,其科学性也常常受到质疑。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广泛兴起,在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后现代是一种反“基础”、去“中心”,反“本质”、去“标准”的哲学思潮,强调相对主义、多元化和“怎么都行”。可以说,后现代思潮对传统心理学造成了重要冲击。后现代心理学是处于边缘国家的心理学家反对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心理学霸权地位的主要象征,是这些国家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尝试,有助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性,更有助于从边缘积累素材来丰富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心理学理论体系。以后现代思潮作为心理学建构的依据,虽然可以增加心理学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由于丧失了“基础”“ 本质”和“标准”,反而不利于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

可以说,心理学研究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问题。这种对立一方面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厘清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使得心理学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状态,不利于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

三、理论心理学的使命与理论心理学家的担当

当前在心理学界普遍存在着重实证研究、轻理论研究的倾向,认为心理学有太多的理论,且其理论研究空乏无物,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做出任何科学发现等,导致研究者忽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我们承认,心理学中从不匮乏理论研究,而且在心理学的各分支研究领域,也确实出现了众多的理论体系和流派,但这些理论仅仅是在某些分支学科领域取得的,属于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它们既不能从宏观上规划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其自身的解释力也是有限的。虽然这些理论在分支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目前还缺乏对它们的系统梳理、反思、整合和提升,因而导致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缺乏宏观的元理论指导,整个心理学也因此而缺乏整合的理论基础,这是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而又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就说明,心理学的宏观理论研究不是太多、太超前了,而是太少、太滞后了。科学哲学家波谱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阐述了理论对科学研究的先行指导作用,他认为理论先于经验观察、指导经验观察,科学研究者总是以一种预想的理论去观察事物,一切观察与实验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宏观理论研究可为各分支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假设或对其实证研究的结果作出预测,而要做到这一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就必须走在实证研究之前。显然,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家特别是从事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必须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自觉地对心理学各分支领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反思和总结,找到这些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提出包摄面更广、层次更高、概括性更强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以对整个心理学以及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起到再指导的作用。否则,心理学的发展就会真的成为问题,并失去抵挡其他科学领域质疑的能力。

当代社会,价值文化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在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社会中,要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就不能圄于过去的研究模式,不能将过去的研究传统当作“圣经”和“教条”,而应结合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以及心理学自身发展的新特点,站在不同的角度,从多方面审视心理学研究中所出现的新的理论取向;要敢于重新审视和质疑以往的理论研究,敢于纠正过去研究中所出现的错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心理学理论研究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心理学家只有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改造和丰富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才能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理论创新之路,不断成熟和壮大。

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历史是连绵不断的。历史是曾经的现实,而我们的今天也终将成为历史。历史曾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思想和素材,而我们要想为后人积累更为丰富的理论思想和素材,就应该更加关注现实。心理学现实的发展是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丰硕研究成果,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反思、整理和提升却不足,导致各分支心理学研究缺乏宏观的元理论指导,心理学也因此而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心理学从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如何能成为对各分支领域都起指导作用的统一心理学的问题,但百余年后的今天,心理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整合与统一的问题。难道心理学在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后,仍处于当时的起点?当然不是这样。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制约心理学成为整合统一科学的瓶颈又是什么?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者在考察分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后,提出了“应将心理学逐出科学的殿堂”的主张,但心理学真的应该被逐出科学的殿堂吗?当然,心理学不会也不应该被逐出科学的殿堂,但如果心理学研究者再不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其自身的发展就会真的成为问题。历史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经验教训,现实则向心理学的整合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心理学分支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又为心理学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必要的事实和素材,理论心理学研究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总结以往的研究经验教训,分析各分支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到这些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形成一种能统一整个心理学并对各分支心理学研究起到“顶层设计”作用的心理学理论体系,这既是理论心理学的使命,又是理论心理学家的担当。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心理学家分支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谁更难过
巧分支与枝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人生什么最重要
心理学家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by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sole biomarker for staging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