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仪式的教育功能
——青海省W村落“六月会”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2017-04-02英吉卓玛张俊豪
英吉卓玛,张俊豪
(1.青海民族大学 师范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2.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少数民族民间仪式的教育功能
——青海省W村落“六月会”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英吉卓玛1,张俊豪2
(1.青海民族大学 师范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2.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学校场域中的正式活动,还广泛存在于民间社区仪式活动中。挖掘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历史传统比较悠久的村落中仪式现象蕴藏的教化理念,有助于我们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教育中优秀的文明成果,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本研究遵循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深入田野,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基于“六月会”仪式过程的描写与分析,从仪式包含的教育功能和仪式过程中的教育要素等维度来解读“六月会”仪式的教育意蕴。
青海藏区; “六月会”仪式; 教育意蕴; 教育要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仪式一直被人类学家当作观察人类情绪、情感以及经验意义的工具,成为民族志研究者阅读和阐释社会的不可多得的“文本”。比起日常生活中的“秘而不宣”、“未充分言明”以及缄默的意义而言,仪式是较为集体性和公开性的“陈说”,具有经验的直观性。仪式的这些特征都使得人类学家们热衷于将它作为一种思想和民族志范本的重要对象[1]。对仪式的功能,学者们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分析路径,比如:马林诺夫斯将仪式的功能与生活的“基本需求”联系在一起,并格外加以强调[2];而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中,总是将与图腾、禁忌相关的仪式与“潜意识-性”的积郁、释放功能链接在一起进行分析。涂尔干对仪式在现实中的功能给予了关注,他从仪式所具有的惩戒、凝聚、赋予人们以生命力和欢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释与分析[3]。将仪式与教育结合,发掘仪式中的教育意涵的研究当属玛格丽特·米德所著的《萨摩亚人的成年礼》。她通过对萨摩亚马努阿群岛中塔乌岛西海岸三个村庄的青年成人礼仪式的分析,阐释了当地青年通过接受当地社区事实性与象征性的考验,来实现社会化的教育功能[4]。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仪式活动是当地人民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是传承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仪式在表征的过程和其内容中包含的教育方式与教化理念值得挖掘与借鉴。
二、研究对象
1.田野点情况
本研究的田野点W村,位于青海省黄南州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T县,该地区在历史上是藏区重要的文化交汇中心,素来就有“热贡艺术之乡”的称号。“六月会”(藏语称“周卦鲁如”)仪式是安多部分藏区特有的一种民间宗教祭祀仪式。T县的“六月会”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间,位于隆务河两岸的各村以村庄为单位,聚居在一起,依次举行各种祭神、娱神的庆典宗教祭祀活动,民众通过这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落兴旺、民众平安。W村除了“六月会”仪式,还有其他宗教仪式活动,并且祭祀对象也按照规模与获益群体分为“公共神”与“私立神”,因此,W村落是个多神重仪式的社区。本研究中的“六月会”仪式祭祀对象为该村落的“公共神”,这一仪式也是该村落规模最盛大、民众参与度最高的仪式活动。如果按照滕尼斯对有“神”社区[5]的概念界定,W村可以称之为有“神”的社区,而“神”的概念背后体现的是这一社区内部共同的精神信念与文化生活秩序。涂尔干把这种“神”的特性归为“集体意识”或“集体良知”。本研究通过解读“六月会”仪式中人与“神”的互动过程,关注社区内部的集体道德意识,从仪式的结构过程与内容解读其中的教育要素及其教育功能。
2.“六月会”仪式的过程解读
田野点W村的“六月会”仪式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仪式前的准备阶段;仪式中的煨桑、请“神”、“法舞”表演过程;送“神”仪式。
在仪式前的准备阶段,负责仪式顺利进行的组织者(在当地称为“坎古瓦”)需要做好人员与物品的准备,包括通知与召集民众;安排好仪式所需的法器和供品,通常这些法器和供品由民众自愿准备,主要由糌粑、牛奶、酥油、时令瓜果、酒等构成。
仪式的开始以“煨桑”为标志,村落中的中青年男子以击龙鼓(牲畜皮制成,一侧画有龙等吉祥物的标志,所以称之为“龙鼓”)、祈祷、叫唤的方式实现请“神”的过程。这里的“神”实际上是传授神谕的“人”,是当地公共保护神的化身。在当地担任“神”的角色者被称为“拉哈瓦”,在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拉哈瓦”被认为是神灵附体的勇士,是超越常人的神灵,他通过一些古语和手势动作实现沟通,并以示范的方式为参与“神”舞仪式的青年男子做模范与榜样。
神舞仪式中的军舞是W村的特色仪式,相传军舞源于久远的战争年代,因作战双方厌战,期望和平,于是达成一致,以舞蹈的形式庆贺期盼已久的和平,这一仪式流传至今。上口钎、与上背钎是军舞中的重要环节。“钎”是长20~30cm的钢钎,一端磨成尖锥,一端弯出锥环,环内系彩穗。上口钎和背钎是在青年男子的两腮部位和背部插相应数量的钢钎,这一过程是由法师和村中部分有资质经验的长者来实施。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插一支钎相当于向神献祭一只山羊,并且当地的每一位男子,一生中至少要完成一次口钎与背钎仪式,这是男子成人的标志。
“六月会”仪式的结束以送“神”仪式而告终,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煨桑,只是形式略有不同。这一次的煨桑,人们需要围绕十二个小的桑堆进行煨桑仪式,同时念颂词和祷告,为来年诸事顺利许下良好愿望。
三、“六月会”仪式中的教育功能解析
1.仪式中的教育要素
如果从微观与现实的角度解读“六月会”仪式过程中的教育要素,可以从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受教育者等方面来具体分析。
第一,“拉哈瓦”作为教育者。在“六月会”仪式中,教育者职责与学校教育中的教师职责有相似之处,都是教导与规劝,但是六月会中的教育者身份不同于教师。在“六月会”中,担当教育者这一角色的关键人物就是“拉哈瓦”。“拉哈瓦”作为教导者,以神灵的名义和口吻,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来进行教导与规劝,对每家每户或某些人的日常行为进行指点评说,贬抑邪恶,褒扬善美。他通过一些古语和手势动作向民众传达神谕,然后进行惩恶扬善。对待德高望重的老人、品行端正的青年人以及为村中做了贡献的人,“拉哈瓦”会向他们献哈达等物品以示赞扬。对于那些不遵守村落社区内的传统规范、不着民族传统服饰者,或做出不孝顺、偷盗等负面行为的人,轻则会受到“拉哈瓦”的批评,重则会受到“拉哈瓦”的严厉惩罚。
第二,“劝导词”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是以书本的形式呈现的。在“六月会”仪式中,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通过“拉哈瓦”在祭祀仪式上所讲的劝导词来体现的。这些劝导词的内容主要包括:(1)感谢与表扬。对于为村中做了贡献的人,“拉哈瓦”会敬献哈达作为奖励,以表达感谢。(2)惩罚与批评。对于做了错事,比如不孝敬父母、有赌博盗窃行为的人,“拉哈瓦”会进行批评,甚至会进行身体惩罚。(3)回忆过去。对村庄的历史、民间仪式文化等进行回顾,追思先人,不忘历史。(4)计划未来。制定村落将来的发展目标,安排未来一年的重要事情,做好资源分配与人员分工。
第三,多种教育方法共存。在“六月会”仪式上,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作用于那些接受教育的人,主要通过教育者(“拉哈瓦”)和受教育者(参与仪式的民众与参加表演的青年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具体的教育方法包括榜样法、谈话法、情境教育法和现身教学法等。“拉哈瓦”在“六月会”仪式中作为领袖角色,无论是在祭祀仪式中进行的谈话式劝导教育,还是在“以舞娱神”的法舞表演中,参与仪式的青年都将“拉哈瓦”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崇拜对象,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整个仪式过程中的角色互动中实现教育之目的。
第四,民众作为受教育者。在“六月会”仪式中,受教育对象包括参与祭祀仪式的民众、参加表演的青年以及未参加表演的青少年与儿童,参与仪式表演的青年是主要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参加“六月会”法舞的青年,他们通过观察与学习法师的演练步伐来进行模仿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拉哈瓦”就是他们的榜样。而对于那些未参加六月会或即将进入这一仪式年龄段的青少年或儿童来说,每年参加仪式表演的这些青年即是他们的榜样。如果他们来年或将来想参与其中,那么他们就会以此作为榜样,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同时,参与整个祭祀仪式的民众也通过参与“六月会”仪式,重温和追忆本民族文化的根,实现文化认同教育。
2.“六月会”仪式的社区教育功能
“六月会”仪式的社区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使青年角色得以顺利转变。“六月会”以舞娱神的仪式中,青年男子通过上口钎、背钎来证明他们的勇敢与坚强,在村中长辈、同辈、晚辈的见证下接受考验,完成他们的“成年礼”。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被暗示已长大成人,应摆脱懵懂年少的标签,以一个成人的姿态要求自己,使青年个体的身份得到转换——从未成年到成年,从懵懂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并且给予他们角色转换的鼓励与勇气。从文化适应的角度讲,每一个青年个体作为悬挂于其所属文化意义网上的一分子,通过参与“六月会”仪式,体会与集体共存意识,学会遵循这片土地传统原有的规则,使自己的生活适应这片土壤。因此,这一过程不仅仅象征着这些青年的成年礼,也代表个体实现了融入当地社区生活的社会化。
第二,加强互动,维系社会关系。“六月会”仪式是以村庄为基本单位举行的集体性仪式,当地民众无论在外多远,“六月会”期间都要及时赶回来,与村中人相见、相聚,相互走访。首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被纳入到一个规范化的行为模式和统一的宗教生活之中,以“六月会”为纽带,增强社区内部的联系与内聚力,并从根本上起到强化与巩固社区仪式活动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其次,在“六月会”仪式期间,邻近几个村落之间通常会进行礼仪性的互访和共同表演。当客村舞队到达本村时,本村落会组织全村的人出来举行隆重的迎接仪式,并以茶饭招待。在以舞娱神阶段,双方舞队在各自法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共同娱神,共同完成一系列的仪式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加强村落间的互动与社区传统秩序的延续,实现了维系社会关系的教育目的。在如今我国许多地方的村落文化不断式微的背景下,这样的仪式有助于维系乡村传统文化。
第三,强化集体认同。“六月会”作为当地一年一度的重要祭祀仪式,在当地民众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民众参与度普遍很高。首先,无论是参与祭祀仪式的民众,还是参加表演的青年,在“六月会”仪式过程中都实现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打破了平日因忙碌难得见面而造成的生疏隔阂,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往,增强了集体认同和凝聚力。其次,“六月会”仪式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对传统宗教仪式和民间民俗文化的历史回顾,当地成年人与老年人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对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脉搏的追忆和传播,当地年轻一代通过参与其中,感受和学习了本民族传统的宗教仪式与历史文化。因此,这一仪式过程,有利于激发人们的集体认同情感,强化历史记忆,从而体现了集体认同教育之功能。
四、结语
通过对W村“六月会”这一祭祀仪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六月会”仪式不仅仅是当地传统的宗教祭祀仪式的重要符号,更是当地社区实施教育、教化的重要途径。仪式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历史文化传统教育、道德教育、成年教育和社区认同教育。经过“六月会”仪式洗礼的青年人,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与适应当地文化习俗,有效实现其社会化过程,还能培养他们的勇气与责任感,使他们从少年到青年这一角色转变得以顺利完成。“六月会”通过仪式的参与实现了社区力量的整合,强化了社区内民众与周围社区之间的交往,维系了社会关系。最后,“六月会”仪式源于民间,是当地民众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其中保留了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一过程也蕴涵着民族特色文化与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1]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 马凌洛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2.
[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 东,汲 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
[4]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 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7.
[5]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人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5]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 康 康.热贡“六月会”仪式的社会功能研究——以年都乎乡尕沙日村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责任编辑:赵秀丽]
G 127
A
1672-6219(2017)05-0041-03
2017-01-10
张俊豪,男,苗族,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英吉卓玛,女,藏族,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