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2017-04-02朱翠敏
朱翠敏
(沧州市中心医院儿五科,河北 沧州 061001)
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对其肺功能和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朱翠敏
(沧州市中心医院儿五科,河北 沧州 061001)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疗效及肺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36例为常规组,另行优质护理的36例为优质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优质组护理以后的FEV1、FVC、PEF等肺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且优质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肺功能,可推广。
优质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治疗效果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极易受患儿年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对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疗效及肺功能的价值,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36例为常规组,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9岁,平均(4±1.25)岁。另行优质护理的36例为优质组,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10岁,平均(5±0.26)岁。两组在男女比例、年龄等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优质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优质的环境护理:患儿治疗期间应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优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安静,并尽可能地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并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的适宜。
(2)优质的体位护理: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严重的憋喘症状,为进一步改善患儿呼吸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半卧位,并有效抬高患儿头部及上半身。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竖直抱起患儿,并轻轻扣患儿后背,以确保患儿呼吸道的畅通。
(3)优质的发热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对于体温较高的患儿,护理人员应用酒精、冰袋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护理,嘱患儿多喝水,并养成良好的漱口习惯。
(4)优质的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嘱患儿多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等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以免患儿一次进食过多,而堵塞气管;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嘱患儿少食多餐,尽可能多喝水,以促进排痰。
(5)优质的心理护理:大多数患儿对打针都有恐惧感,加之,患儿的自控能力较弱,患儿极易出现抵抗或拒绝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的性格和特征,给予患儿心理干预,并通过讲童话故事、玩游戏等方式与患儿沟通,进而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及信任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疏导,以免因患儿家属的担忧、焦虑,而影响到患儿的情绪。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护理以后肺功能水平,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同时,对两组护理以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7日内患儿机体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7日内患儿机体症状及体征好转为有效;7日后患儿机体症状及体征无好装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肺功能对比
优质组护理以后的FEV1(1.82±0.26)L、FVC(1.62±0.32)L、PEF(3.77±0.58)L/s,常规组护理以后的FEV1(3.09±0.54)L、FVC(3.22±0.65)L、PEF(5.49±1.62)L/s,优质组各项肺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优质组护理以后患儿的显效共18例、有效共16例、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94.44%,常规组护理以后患儿的显效共16例、有效共12例、无效共8例,总有效率77.78%,优质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疗效较为确切,但患儿机体对疾病的耐受力、哭闹、抗拒等因素极易影响到治疗的疗效。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服务模式,该种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优化操作的流程,确保护理服务的有序开展;除此之外,优质护理还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病房环境、患儿体位、心理等进行有效护理,进而确保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优质组,其护理以后的FEV1、FVC、PEF等肺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且优质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与陈秀凤等[3]研究结果相符,由此表明,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给予支气管肺炎患儿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进而改善患儿肺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刘爱红.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19-220.
[2] 曹占峰,张艳玲.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2-213.
[3] 陈秀凤.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61-36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2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