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7-04-02徐婧
徐 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徐 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 200233)
目的 观察和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行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30,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身心康复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综合护理后,其康复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明显减少,且两组观察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和预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在临床护理中予以推广。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综合护理;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由于脊柱附着点与骶髂关节间出现炎症所引起的一种风湿类疾病[1-2]。据报道,近五年来,由强直性脊柱炎导致患者残疾的概率已经有70%之高。而导致致残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没有及时的接受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且有学者经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不同护理治疗方法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差异性和产生的影响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身心康复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录入到Excel表格中,并对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据核实,上述研究对象均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且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应用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别,第一类为常规护理,主要针对对照组患者,第二类为综合护理(包含常规护理)主要针对观察组患者。
其中,常规护理是指,在对患者入院前后的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的一些列入院须知简介、病情注意事项讲解、饮食调节管理、进行禁止吸烟的宣教和落实、常规药物治疗等护理工作。
综合护理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饮食、生活指导、心理干预以及环境干预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临床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主要有:①药物护理。即除了对患者施以抑制炎症、生物药剂和身上激素等基础的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口服药物选择、用药剂量控制、用药时机等方面的悉心指导。②饮食护理。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身体机能,我院在采取以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为主的少食多餐方法、鼓励多饮水。③身体锻炼护理。强制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来予以辅助,适度的运动能够助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反之,不当的运动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运动量、锻炼方式、训练节奏以及需要注意的身体部位(尤其是脊柱、颈椎、腰背等)进行具体的专业指导,并挑选一些简单的晨操和太极拳等更适合患者锻炼的运动方式供患者选择。④环境层面的护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要时刻注意感染和炎症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从患者病房的卫生清洁、开窗通风、光线控制、噪音控制等方面来保证患者治疗及居住环境的良好,并适时播放一些患者喜爱的音乐来调节病房内的氛围。
1.3 观察指标
患者不同护理条件下的康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
康复率评价以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症状减轻程度、身体部位疼痛改善效果、体征体力情况和复发情况为参照依据,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共四级标准的评价方法,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患者疾病体征有所改善;无效: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康复率[3]=1-(无效例数/每组患者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发生率[4]以患者护理后腰背疼痛加重、骨化情况等为依据,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总例数/每组患者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康复效果比对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中不同康复级别的患者人数分别为痊愈7例VS3例、显效8例VS6例、有效11例VS10例、无效4例VS11例,经计算,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
研究表明,观察组30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由炎症引起的腰背疼痛症状,占该组患者的6.67%;对照组30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了外周关节肿痛的不良反应症状,占该组患者的20%。全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可见,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潜伏期较长的风湿性疾病[5-6]。患有该病后,患者早期会出现骶部、腰部疼痛以及腰背僵硬的症状,至发病中期,患者上述症状加强,关节两侧开始形成点状硬化骨,至发病晚期,患者骨骼功能出现严重减退,脊柱因骨化而弯曲畸形,甚至会出现残疾。目前,强制性脊柱年的患病群体主要为青壮年男性。由于身体素质差异、工作形式固定、生活习惯杂乱、自我意识不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许多人不太注重对自身坐姿、站姿的规范,且一些年轻人,尤其不重视不同季节衣着厚度的调整,使得风寒湿邪更容易侵入体内,从而引发了风湿疾病,加之确诊和治疗不及时,久而久之便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由于病程长、发病慢,且病症程度因人而异,现阶段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方案,为此,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治疗方法,而综合护理恰好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干预管理,可见,综合护理之于临床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7]。
经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实施了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89%)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率(61%)(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综合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的积极影响。
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率和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1] 刘 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142-143.
[2] 王 惠.综合护理干预对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z1):361-361.
[3] 闫桂秀.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
[4] 夏 涛,谭蓥滢,郑宁宁,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35-37.
[5] 高子聪.综合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
[6] 吴 云.综合护理干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12):189.
[7] Tai Chi for Disease Activity and Flexi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Eun-Nam Lee,Young-Hee Kim,Won Tae Chung,Myeong Soo Lee.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7,12(04)19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