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7-04-02孙丽
孙 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41)
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孙 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石家庄 050041)
目的 研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早期介入治疗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1月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科室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疾病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并发症预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6.30±3.14)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2.17±3.10)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为急性脑梗死疾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此种疾病属于神经内科常见急性病变,亦可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在夜间睡眠时发作,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以主诉头痛、发生耳鸣、严重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言语障碍、半身不遂等表现,对患者生命及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威胁,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且好发于老年患者[1]。本文研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早期介入溶栓治疗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1月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1~74岁,平均(62.1±4.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3.8±0.5)h;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4.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6 h,平均(3.6±0.4)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等基本资料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后接受头部CT、MRI检查确诊。
1.2 护理方法
护士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术期护理流程,包括入院后积极评估患者体征变化,协作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操作,医师确诊后,及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血液检查及导管准备,安抚患者情绪,解释疾病及手术过程。术后严密监测体征变化,提供并发症预防,提供出院及饮食指导。
科室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基础护理同对照组,包括:(1)术前准备。护士积极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提供健康宣教,缓解负面情绪,准备好手术相关用物,护士熟悉手术流程,术中积极配合医师操作,护士术前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监测基础体征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协助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术前备皮等。(2)术中护理。护士准备好手术用物,包括手术包、溶栓药物、抢救药物、造影剂等,术中护士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在颈下垫一枕托,将手术部位暴露;术中护士积极监测患者体征变化,观察呼吸表现,提供吸氧干预,及时帮助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术中护士通过X线影像显示观察手术进展,配合医师完成造影剂注射工作,连接微量泵,遵医嘱输液。术中积极监测患者体征变化,观察患者主观表现,早期发现并发症征象,积极预防。(3)术后护理。术后病人与病床之间的转移、观察患者呼吸表现,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意识状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术区皮肤颜色、温度,是否存在血肿表现,监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术侧肢体伸直,避免弯曲,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 h,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肤出血表现,遵医嘱提供用药治疗,监测患者血压变化[2]。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表格内容包括并发症预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单项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2.1 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
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分)
组别并发症预防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70.25±1.0172.35±1.0473.51±1.0775.12±1.03观察组88.43±1.0489.42±1.0887.24±1.0690.47±1.00 t 56.08250.91646.70647.818 P 0.0000.0000.0000.000
2.2 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6.30±3.14)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平均为(12.17±3.10)d,观察组患者住院用时少于对照组(t=4.186,P=0.000)。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此种疾病严重程度与脑组织缺血程度及部位关系密切,发病后需尽快送往医院接收治疗,而临床针对此种疾病主要可通过手术及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介入手术治疗,此种手术优势包括术后效果乐观,但作为有创手术类型,患者术后存在并发症可能性,护士应为此类患者加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机体康复;护士通过重视术前健康指导、体征评估,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准备工作,积极备皮,做好药物治疗措施。术后重点观察皮肤出血表现,加强并发症预防,一般此种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颅内出血等,护士应在术后早期为患者穿刺侧肢体进行加压包扎,制动处理,加强病房巡视,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征象,积极处理。重点观察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表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疼痛表现。护士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头痛加重、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观察意识状态,预防颅内出血,告知坚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提供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4]。
综上所述,护士为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1] 许玉娟.急性脑梗塞康复期中药烫熨治疗的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48-149.
[2] 伍诗惠,陈莲娣,赖月婷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9):1299-1302.
[3] 汪益琼.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150-151.
[4] 陈梦梨.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8):97-9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