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04-02梁慧晶
梁慧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梁慧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血液科2016年1月~12月接受成分输血患者378例临床资料,详细记录输血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78例患者共进行1092次输血,输血不良反应共4起,占比1.06%,其中输注全血、血浆、悬浮红细胞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1例及1例,占比4.8%、0.95%、0.84%,4例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别为过敏反应、发热、迟发型溶血及细菌污染,不良反应发生后通过生命体征观察,积极对症处理,均好转。结论护理人员熟悉输血相关知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严格无菌操作理念,提升输血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处理能力。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应用广泛的,将血液经静脉输注给患者的治疗方式,其可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正常的内循环功能,在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输血后易引发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输血治疗并加重患者的痛苦[1]。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临床输血的相关资料,总结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及提出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血液科2016年1月~12月接受成分输血患者378例临床资料,患者分布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血液科、肿瘤科等,年龄6~74岁,平均年龄(40.1±10.7)岁。
1.2 输血类型
全血、血浆、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
1.3 研究方法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每次输血或输注血制品详细记录输血情况、输血不良反应。
1.4 输血不良反应类型
包含过敏反应、发热、迟发性溶血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78例患者共进行1092次输血,输血不良反应共4起,占比1.06%,其中输注全血、血浆、悬浮红细胞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1例及1例,占比4.8%、0.95%、0.84%。
3 讨 论
3.1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1 发热
发热反应是临床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原因与患者的免疫因素及非免疫因素有关,免疫因素主要由抗白细胞抗体及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可采用过滤白细胞等方式预防发热反应的发生;非免疫因素引发的,如死亡的细菌及细菌产物引发机体白细胞溶解,释放热源,产生发热反应。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坚决杜绝污染,本组1例输注全血后出现发热反应,患者输血后出现高热(39.3℃)、寒战症状,护理过程中严密监控患者病情变化,体温监测频率改为15~30 min 1次,发热严重的则立即停止输血,发热较轻的减慢输血速度,将输血前后血氧及输血器具送检,了解发热原因,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头戴冰帽、温水擦拭身体,降低体温,寒战期间注意保暖。
3.1.2 迟发型溶血
迟发型溶血多发生在输血后3~10 d,临床表现以黄疸、不明原因发热为主,严重者可伴随心悸、呼吸困难、茶色尿、发热、寒战等同时出现,严重者可引发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休克。迟发型溶血主要由于血液储存间期白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10)等释放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体液物质、病毒及细菌等,引发迟发型溶血。护理:本组1例出现溶血反应,为多次输注血浆产生了不规则抗体所导致,输注血浆过程中,若出现溶血反应,则立即终止输血,重新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后选择相匹配的新鲜同型血,依据患者病情,注射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药物治疗或其它对症直至治疗,迟发型溶血反应发生后,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实时监控尿量变化,积极预防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迟发型溶血是输血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输血过程及输血后加强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1.3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文献[2]报道显示过敏输血后引发的过敏反应通常较为轻微,多数患者可在停止输血48~72 h后恢复正常。原因有① 输入血浆所引起,血浆中可能存在的异体蛋白,输注体内后可引起过敏反应;② 反复输注血液制品可导致体内产生IG A抗体,再次输血时可与血液制品中的同型IGA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过敏。护理 :本组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较为轻微,表现为皮肤瘙痒、部分区域出现红斑,通过减缓输血速度,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临床症状获得缓解;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依据病情采用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表现为低血压的患者则给予升血压药物,伴有血管性水肿患者给予吸氧、辅助通气等治疗措施。
3.1.4 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主要由于采血器、输血器及集血袋消毒不严格所引起,血袋在运输过程中的保管不当或破损,可引发细菌性污染;另外献血者的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不彻底,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无菌性操作不规范,血液经恒温箱内取出后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均可引发细菌性污染。调查[3]研究发现,细菌性污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为主,输注细菌污染的血液制品后,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烦躁、肺部炎症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可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护理:输血前,血液科护理人员严密观察库血的质量、颜色及溶血情况,检查集血袋是否有破损情况,血液经恒温箱取出后,确保4h内输注完毕,患者一旦出现细菌污染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采集输血袋中血液进行细菌培养,早期以广谱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待血培养结果出来后,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对症处理,输注细菌污染血液制品后,护理人员应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依据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 王鸿雁,王 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3):156-157.
[2] 沈 洁,解荣云,刘光洋,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99-100.
[3] 张 涛,王明道,艾立清.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28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0(20):151-153.
R47
B
ISSN.2095-8803.2017.15.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