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2017-04-02李传敏唐树雯唐秀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病患医护人员

李传敏,唐树雯,唐秀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李传敏,唐树雯,唐秀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本文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沟通问题,在简要分析手术室护理沟通工作的基础上,从术前、术中和术后等环节的沟通,对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技巧的运用策略进行具体探讨,希望能为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水平的提升予以借鉴。

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

手术是诊断、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科学方法之一,一般会涉及病体去除、身体损伤修复、器官移植等多个环节,有利于改善病患的身体机能。手术具有风险性,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而手术室是为医疗工作者以手术方式治疗病患创造最佳环境。同时,切、割、缝等手术方式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病患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而针对这种现象,医护人员通过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可有效缓解病患的恐惧心理,促使病患对手术产生一种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手术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1 手术室护理沟通工作简析

医学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学科,而手术是医学领域用以诊断、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重要方法。因为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会导致患者对手术,甚至是手术室产生恐惧心理,致使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不愿意走进手术室,再加上手术室的环境比较封闭,气氛较为沉闷,从而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也会对病患身体的护理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环节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恐惧心理,是对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考验。为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为术后患者的身体护理奠定基础,医护人员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充分做好与病患的沟通工作,缓解病患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以便确保手术治愈率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医护人员通过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对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病患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机率,而这也是目前医护之间存在的较为严峻的问题。

在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技巧作为联系医护人员和病患的纽带与桥梁,能够促进医护人员和病患及其家属之间的相互了解。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可及时、准确的掌握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并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作出详细的解释,促使患者能够对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更快康复。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技巧的要点及基本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技巧的要点及基本内容

沟通技巧要点 沟通技巧的基本内容

说 说话是对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要求医护人员运用文明语言创造良好的开端,善于运用语言表达并且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

听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收集患者更多的信息。在倾听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善于归纳总结,表达感受

读 主要是要求医护人员掌握阅读患者话语的能力,从患者话语中寻找主题。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并且有一定的笔记技巧

写 通过记录的形式进行沟通,要求医护人员掌握书写的含义与要素、书写的章义以及要求

看 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注意的方式收集更多的信息,并澄清观察印象的方法

2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策略

2.1 术前沟通

术前沟通是临近手术前,手术室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针对手术过程的一次沟通,是为了让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了解,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产生的恐惧心理。一般情况下,在手术的前一天,医护人员需要访视患者,而这也是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并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术前沟通,为了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平易近人的态度,从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向患者作出全面的分析,让患者对手术过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让医护人员更全面的掌握患者的身心状况,促进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判断,以便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术前沟通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正常需求,特别是针对手术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详细的解答患者对手术存在的疑虑,不可含糊其辞,而对于患者的隐私,医护人员应予以适当的保护,促使患者能够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以便确保患者的身体机能可以得到改善。

2.2 术中沟通

在手术当天,因为恐惧心理的作用,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排斥手术。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且要注意沟通态度及语气,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尽量以适宜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对患者存在的恐惧心理进行缓解,促使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手术。麻醉是手术中不可缺好的环节,而在手术过程中,针对麻醉的使用及其效果,医护人员应利用适宜的沟通技巧,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手术。在完成手术的时候,医护人员应利用适宜的语言去祝福患者,宽慰患者内心,并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以便确保患者能够更快康复。

2.3 术后沟通

在术后两到三天,医护人员需要随访患者,对术后的治疗方法作出解释,即术后沟通。正常情况下,在沟通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并对患者的康复工作予以指导,而患者应当专心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自身的身体机能可以得到全面康复。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当认真作出回答,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时予以解决。此外,针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及其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应全面向患者进行告知,督促患者及时休息,保证营养的及时补充,以便为患者身体机能的康复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手术是治疗患者身体疾病、修复患者身体损伤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手段。然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在术前及术中,沟通是为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案及手术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促使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手术。术后沟通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护理,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这也充分体现出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1]谭周敏,罗晓菊.沟通技巧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2B):53.

[2]曲利红.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29):96.

[3]余蝉华.浅谈临床护理师生沟通技巧[J].卫生职业教育,2007,(8):356.

本文编辑:王 琦

R472.3

A

ISSN.2096-2479.2017.33.180.02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病患医护人员
高血压脑出血CT 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