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前测 优化教学
2017-04-02蔡水华丁群俐
蔡水华 丁群俐
学情前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基于整体把握教材,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技能、生活经验、习惯爱好等进行检测的,为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教学提供现实依据的课前检测。
一、有效前测利于把握真实学情
通过教学前测可以真实地了解学情现状,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设计合理的课堂前测内容,选择有效的前测方法,进行课堂前测活动,从而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
如:“面积”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重要的概念,在学生生活中也经常碰到与之相关的问题。那么,学生在学习面积之前对它有何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又在哪里呢?针对这些问题,在学习面积知识之前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平面与曲面的认知度、一维与二维的区别联系、学生对面积的印象等方面内容的学情前测:
题1:桌面和球面有什么不一样?像桌面一样的面,你还在哪里看到过?
题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题3:下面哪个图形大,大多少?
题4:用两条一样长的绳子分别围出不同的图形,它们一样大吗?
题5:你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通过有效前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情状况,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一是利用已有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丰富的现实原型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让学生在“教室中”“家里”等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有关“面积”的内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二是强化动手操作,丰富感知表象。教学中让学生找物体的表面,摸一摸,感受表面的大小;量一量,用小面积度量大面积,积累测量活动经验,用语言描述测量结果。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三是加强直观教学,丰富直接经验。从比较书的封面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观察、重叠)到间接比较,在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四是辨析一维二维,区分周长和面积。教学中可以在方格纸中设计周长相等、面积不等的图形及周长不等、面积相等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并强化线面分离,促进学生正确区分周长、面积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二、有效前测利于优化教学策略
学情前测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应有效利用学情前测,在充分了解学生真实学情的基础上,思考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策略与环节设计,做好教学预设,为处理生成性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发现共性问题,调整教学重心。
前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前测所获取的信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查漏补缺。在教学《认识小数》单元之前,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测,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小数读写、分数转化成小数这两个内容的正确率偏低,说明学生对这两个内容的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而比较小数大小、简单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这三个方面的正确率相对较高,这说明学生由于受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对大部分内容已经掌握了。根据前测结果,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特点,教师应调整教学重心,不能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上平均用力,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突显认知差异,落实分层教学。
学情前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原有的能力水平和认知基础,并能发现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针对差异设计教学,分层落实,满足实际需求,切实提升效率。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之前,对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可见,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画图、文字表述、通分、化小数等多样化的方法,求得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学生的认知以及原有能力水平的差异是明显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突出“相同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实质算理和转化思想的同时,也应关注分层教学。
三、有效前测利于突破学习难点
通过设计并组织相应的前测,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学重点的落实以及学习难点的突破。
如: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进行摸底调查:
题1:把13颗棒棒糖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人分到( )颗,还剩( )颗,列式为( )。
题2:有27个小蛋糕,5个装一盒,能装( )盒,还剩( )个。
题3:计算 35÷7=( ),要使用的乘法口诀是( ),答案是( )。
题4:笑笑把一堆棋子平均分成3堆,还剩下一些。请问:剩下( )颗。
利用上述几个前测题,采用测试加访谈的形式,组织38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前测活动,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一是学生已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二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分物现象及生活中的“余数”(还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数学上的“余数”还比较糊涂,对余数和除法间的关系也不太清楚;三是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会根据题意写除法算式,但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及书写仍存困难。结合前测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加强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
例1:把6个香梨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如何列式?
讨论列式后,将例1改为:如果把7个香梨,每两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呢?
交流,列式:7÷2=3(盘)……1(个),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这里的1,在数学上把它称之为余数。(板书)
例2:用一堆小棒摆正方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学生先猜,再小组合作用小棒来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然后讨论交流)
问:可能会剩4根吗?为什么?有没有可能剩5根、6根、7根呢?(讨论交流)
若这堆小棒有8根、9根、10根、11根……(板书算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刚说的剩下几根就是这里的什么?(余数)这里刚才用来比较的4又是什么?(除数)比较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比除数小)
前测结果表明: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模糊。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猜一猜”“摆一摆”等环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余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突破了“余数比除数小”的学习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