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
——《长方形再认识》教学思考与解读
2017-04-02邵爱珠
邵爱珠
图形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这两个部分。基于学生不同年龄段对于空间感知力和认知力的强弱,很多图形的认识都是分阶段循环编排的,那么“再认识”与“初步认识”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进行“再认识”教学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的。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国内现行的几套教材在“图形的再认识”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以“长方形”作为研究对象,下面就以《长方形再认识》的教学为例,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如何理解长方形的“再认识”
1.通览教材编排之序。
以人教版为例,从整体编排序列看,长方形的“初步认识”放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这里第一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要求能直观辨认,也就是能通过整体轮廓辨认长方形或正方形,在这个阶段只要让学生直观判断就可以,一般不要求学生判断后说明理由。长方形的“再认识”则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教学四边形的认识后,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要求由表象探索实质,通过探究发现、归纳出特征:“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并能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2.深究学生发展之理。
长方形再认识是基于第一次初步认识之上进行的,那么知识的增长点在哪呢?荷兰学者范希尔夫妇将几何思维水平划分为五个层次:视觉水平、分析水平、非形式化演绎、形式演绎水平、严密性水平。由此来看,“初步认识”基本属于“视觉水平”,直观辨认即可;通过“再认识”,引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要走向“分析水平”的认识,仅凭看到的信息是不够的,需要分析和推理,建立明确的概念特征,以便作为判断的基础,对图形的认识由表象提升到了图形本质。
3.细品教学目标之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认识的内容安排体现了从生活到数学、从直观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的特点,目标要求循序渐进、逐渐提高。遵循这样的要求,对于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设定。从图形之间的关系来看,在“初步认识”阶段,只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并列关系的概念,而“再认识”时,则需要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就是两者之间是从属关系。
二、长方形再认识如何教学
1.唤醒旧知,追问中揭示新课目标。
【教学片断一】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有四条边四个角)请从图中找出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我们以前就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还要继续研究。那么你想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什么知识呢?
提示:已经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进一步可以思考的问题是:“边”还有什么特点?“角”还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的再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基础上的,从一些四边形中找出长方形或正方形,这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一方面唤醒他们原有对长、正方形直观判断的经验,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回忆四边形的特征,得到“四条边、四个角”,引导学生明确研究图形的思路,可以从“边”与“角”去考虑。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要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学一开始的设计,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与追问,提出了新课的目标,也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与四边形之间的从属关系,为后续教学的展开做知识上的准备。
2.动手操作,探究中发现图形特征。
【教学片断二】
(1)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提供三角尺等工具。
请学生选择一个图形,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图形的特点。(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发现。
(3)反馈交流:
①对长方形“边”的特征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现?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办法验证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②对长方形的“角”有什么新的发现?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验证四个角是否是直角。
三年级开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直观辨认水平”发展为“依据特征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因此长方形再认识的教学要突出图形特征的研究。
在探究长方形“边”的特征时,学生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操作:一是度量,二是对折。度量当然是好方法,通过量一量,能清晰的看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但是度量的误差不可避免。对折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凭借已有的折纸经验,能自然想到用折一折的方法。对折是“几何变换”(实际是对称变换),运用几何变换的方法来认识,是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特征的重要思想方法。
探究“边”的特征用了这两种方法,“角”的特征研究也经历了这两种方法。虽然学生还不会用量角器度量长方形的角,但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也能度量角的大小(大于、小于或等于直角)。通过比一比,学生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当然也可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发现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3.分类尝试,迁移中渗透研究方法。
【教学片断三】
(1)梳理探究方法:回想一下刚才的探究过程,我们是怎么研究长方形特征的?
小结:我们对一个图形特征的研究,是从角与边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我们发现长方形边的特征:有四条边,形成两组对边,这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相等,四个都是直角。
(2)用上面归纳出来的研究方法再次研究正方形。
(3)请学生介绍:对正方形有什么新的发现?
重点指导:从角与边两个方面研究,在折一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还需要引导学生沿对角线对折,从而发现:正方形不仅对边长度相等,而且邻边的长度也相等。
(4)梳理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四个直角。
再认识的教学,除了对知识点的提升,还应在思想方法上有增量。因此,在这一环节完成后,要及时梳理探究的方法:是怎么研究长方形的特征的?这里,除了要归纳出从角与边两个维度去研究(包括角的数量、角的大小、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边的数量、边的长短、边与边之间的关系),还要渗透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意识,为后续图形认识积累研究经验。
纵观每一套教材,在长方形、正方形再认识时,都设计了类似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等操作活动,意图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形象操作中感悟图形特征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中发现图形的特征,提炼研究方法。
4.多维比较,辨析中凸显判断依据。
【教学片断四】
(1)辨一辨:下面图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为什么?
图1
图2
图3
图4
先独立判断,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追问:①图1看上去斜斜的,为什么是长方形?
②图2也有两组对边相等,为什么不是长方形?
③图3有两个直角,为什么不是长方形?
④图4的四条边都相等,为什么也不是正方形?
(2)分析比较后,小结得出:
在判断图形时,不能仅凭观察就下结论,需要根据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征来判断;另一方面只关注“边”的特征或者“角”的特征,也不能准确判定是什么图形,而是需要同时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关注图形特征。
这里呈现的四个图形各有特点:图1是不在水平位置上的长方形、图2两组对边相等、图3有两个直角、图4四边都相等。对学生来说,这些图形边与角的特征都非常具有迷惑性。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清晰: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以后,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就要用特征来说理,而不是只凭“看看”;要判定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要同时关注“边”和“角”的特征,也就是要说明它符合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所有特征,而说它不是,则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特征的地方即可。
我们在梳理教材时不难发现,教材中所提供的例子往往都是“标准式”的,如果是几何图形,那么其中一条边基本都在水平位置,这样安排有利于对概念的正面建构。因为学生必然要先接触标准的例子才能更好地为建构概念服务。但如果我们止步于此,为学生提供的素材都是标准式的话,学生对概念理解难免出现片面性。利用变式图形,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抓住图形本质属性进行判断,更好的掌握图形的概念。
5.运动联结,思辨中感悟图形联系。
【教学片断五】
(1)信封里装的是四边形,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的?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提示学生需要用图形的特征、有理有据进行判断。
如:这个四边形已经有两个直角,如果还有两个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长方形;
如果这个长方形继续往外拉,当四条边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当然继续往外拉,又变成了长方形。
(2)用16根同样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你有哪些摆法?
①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基础上,全班交流、整理得到所有摆法:
长边摆7根,宽边1根;
长边摆6根,宽边2根;
长边摆5根,宽边3根;
每边摆4根。
②观察发现:用16根同样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四种不同的摆法,其中长边和宽边都摆4根时,就变成了正方形。因此,可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两题都是基于长方形特征设计的练习:
猜信封里的图形,要求学生能利用特征进行图形辨析。一方面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判断图形,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特征;另一方面将信封里的长方形往外拉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当长方形的长边与宽边相等时,这个长方形也就是正方形;继续往外拉,又变成了长方形。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运动,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感悟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用16根小棒摆长方形,是一道开放题,既是对长方形特征的巩固、同时渗透了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也为后续长方形周长计算做知识上的准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图形都是孤立地、并列地呈现的,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与学习,从四边形的边、角特征出发,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与“角”的特征,经历从概念的角度分析图形的过程,体会数学的逻辑性;同时还要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要从直观认识阶段的“并列关系”到现在再认识阶段的“包含关系”,这是学生认识上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作者系朱乐平数学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