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2017-04-02段连芹
段连芹
【摘 要】怎样在全园推进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用理念做引导,创设有准备的区域环境,实现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目标,并注重幼儿作品的呈现。经过大家的探索实践,我们着力解决了教师怎样准备,幼儿怎样活动的课题。
【关键词】区域活动;有准备的环境;自主活动
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外出培训、园内培训,使我们对区域活动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怎样在全园推进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区域活动决不是材料的堆积和摆设,而是师幼共同成长的平台。经过大家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着力解决了:教师怎样准备,幼儿怎样活动的课题。
一、用理念做引领,创设有准备的区域环境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自主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获得发展的活动,“以幼儿為本”创设区域环境的理念,已成为我园教师的共识。
1.理念的引领,教研的促进
为了帮助老师们理清思路、 找准方向,在与大师对话中寻找理论支撑,外出培训的业务骨干回来后,在全园教师中进行“你学习齐分享”二次培训活动,深入上海、青岛等地观摩学习,在经典园所实践成果中寻找材料投放的灵感与组织策略。
园领导对理念的理解是带领教师做好教研的前提,在新学年,对怎样调整活动区,我们会带着教师进行如下思考:本班幼儿年龄特点是什么?本班幼儿的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发挥自身优势?为使教师们目标准确、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在暑期开展了“我提问谁解答”园本研训活动,开学后开展了“你区域我诊断”参与式现场教研活动,分组深入各区域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剖析同伴反观自己……当教师去理清着一系列问题之后,一个属于本班幼儿区域空间将呼之欲出了。它是符合幼儿当前年龄特点的,是满足幼儿兴趣和爱好的、是吻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具有本班特色的。
2.区域规划合理,材料幼儿喜欢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规划班级区域,尽力做到区域场地合理,每个区不少于10个平米,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幼儿活动,无安全隐患。针对不同的区域陈列了不同经典的、有创意的作品作为范例,营造活动区浓厚的氛围。根据所设区域及幼儿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教师首先明白——材料投放的原因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力求做到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既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也要考虑与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有机结合。
3.教师指导准确,注重观察引导
教师根据幼儿活动需要及所投放的材料,在活动区较准确地使用了“隐形的指导语及规则”,使幼儿选择区域后,按规则要求有序地活动,较好的体现的幼儿活动的自由、自主、自选性,解放了老师的嘴巴和手脚,更有精力用眼睛关注幼儿的活动,用耳朵聆听幼儿的心声。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为教师制定了“三步指导策略”注重教师活动开始与结束的讲评,活动过程的观察与引导,不断提升教师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能力,在开始环节要求老师简单介绍重点区域投放的材料,总结上次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问题,提醒上次活动幼儿没完成的作品可以继续完成等;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幼儿活动进行适宜、适时的指导,能够对幼儿接下来的活动有启发和帮助,能够对活动环境和材料进行反思和调整等;在结束环节注重发现幼儿的创意做法,鼓励个别幼儿的进步,指出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哪些不当的行为及幼儿下次活动努力的方向。
二、在有准备的区域中,实现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目标
幼儿会本着自主选区的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自由、自主活动,不大声喧哗,不打扰别人。幼儿会自觉遵守区域活动规则,在活动过程中,认真阅读所在区域师幼共同设计的活动规则,能领会老师根据活动需要设计的隐形指导,能规范使用操作工具,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根据自己活动需要自由取放材料,到了幼儿大班阶段,同伴之间学会协商分配角色,积极交往,友好合作,会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与纠纷,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流与交往能力;活动结束后,能自觉归位区域活动材料,保持活动区卫生清洁。
三、作品的呈现
每个班我们设立了展示架,使幼儿每一次活动后,自觉将自己满意的作品,陈列在展示架上,为老师点评幼儿作品提供依据,满足幼儿的成就感,鼓励幼儿的精彩创意,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
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我们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师幼不断丰富材料和共同学习的过程,老师们力求做到管住嘴、管住手,解放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让幼儿真实的做游戏,使孩子们在区域里自主活动,在获取经验的同时,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宏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5):70—72
[2]焦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3):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