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7-04-01陈晓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荨麻疹病情饮食

陈晓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陈晓玲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80例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行动能力、精神状态、生活饮食和社会关系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为荨麻疹患者实施精细化的护理对策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其护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荨麻疹;效果分析

荨麻疹属于临床皮肤科中的高发病,致病原因是皮肤黏膜发生小血管扩张现象,进而引发反应性渗出症状[1]。其临床表现是风团、皮肤瘙痒、水肿等,发病部位复杂,不具有固定性,其大小、形状或是数量均不明确。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特征,所以在治疗期间多会加用护理干预[2]。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80例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9~35岁,平均(23.51±3.25)岁;病程5~31 d,平均(14.62±3.22)d。B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0-39岁,平均(23.61±3.44)岁;病程4-30d,平均(14.91±3.06)d。对比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给予一般护理,即病情监测、疾病知识讲解、病房环境维护和应急处理等。A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第一,心理护理:由荨麻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多发作于夜间,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药物涂抹止痒,并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与其沟通,转移其注意力,减少患者手抓或烫洗瘙痒部位。为患者普及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方案等知识,消除其负面情绪。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持,耐心解答其多种疑虑。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经验交流,鼓励治疗成功者讲述其治疗经历,以树立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观念。第二,皮肤护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此时应提醒患者不可抓挠,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或是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处擦涂止痒药水,以减轻瘙痒感,并告知患者该药水的治疗原理。叮嘱患者在洗澡时不可使用沐浴露或是碱性肥皂,以免加重病情。衣物以柔软、轻薄、光滑材质为主,以减少对皮肤刺激。护理人员需要坚持无菌化操作,且动作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症状。第三,饮食护理:以清淡为主,禁食与荨麻疹致敏原有关的海鲜、辛辣或是油炸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食谱,以保持其营养均衡。第四,环境护理:荨麻疹病情复杂,病因涉及面广,大多由外源性或内源性引起,因此,每日应定时消毒病房,定时通风,并保持适宜湿度和温度,对地面进行湿化护理,避免出现飞尘,医护人员应尽可能不使用气味呛人、浓度较高的消毒剂。第五,静脉注射护理:在消毒剂的选择上,需要选择刺激性较小的保证皮肤在无破损的情况下注射,不使用刺激性强的激素。推注时,应注意速度,切勿漏出血管外,避免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第六,病情护理:医护人员需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腹痛、血压下降等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行动能力、精神状态、生活饮食和社会关系四个维度,每项均为100分,分数高者,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的行动能力(8 4.5 1±4.22)分、精神状态(85.04±4.20)分、生活饮食(82.79±4.53)分和社会关系(81.66±4.05)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行动能力(61.72±5.24)分、精神状态(64.55±5.06)分、生活饮食(60.39±5.54)分和社会关系(61.22±5.13)分生活质量评分(P<0.05)。

3 讨 论

荨麻疹的类型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荨麻疹,其不会危害生命安全,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其病因主要为蚊虫叮咬、食品添加剂、精神因素、药物感染或是遗传因素等,以瘙痒为显著症状。由于患者对该病病因难以明确,且其经常反复发作,所以会出现焦虑、不安、害怕等心理状态[4]。基于该种情况,护理干预中需强调心理护理,通过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以降低不良心理的危害性。荨麻疹会导致皮肤损伤,若患者自律性不强,经常抓挠患处,则会大幅提高感染几率,所以需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在出现瘙痒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涂抹药膏,并告知其抓挠的严重后果。叮嘱患者洗澡和衣物选择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分刺激皮肤。护理人员应严格规范患者在治疗期间的饮食结构,禁止其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因饮食不当加重病情。环境护理则能够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使每个护理细节更为安全。研究中,A组的行动能力、精神状态、生活饮食和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精细化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其病情康复,可推广。

[1]丛艳秋.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263-264.

[2]夏路化,卓 智,宁 斌,等.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荨麻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9):149-150.

[3]陈 燕.护理干预在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J].饮食保健,2016,3(12):184-185.

[4]黄 进.荨麻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初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14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5

B

ISSN.2096-2479.2017.32.140.01

猜你喜欢

荨麻疹病情饮食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