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价值
2017-04-01林丽婵李丽香
林丽婵,李丽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价值
林丽婵,李丽香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PICC置管后采取PDCA 循环法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PICC穿刺成功率、PICC异位率;两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PICC穿刺成功率、PICC异位率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后,可以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PDCA;循环管理;肺癌
相对于普通钢针(改为:外周静脉短导管),PICC使用中创伤小,不需缝合,危险性小(改为:避免反复穿刺)),易于护理。但是PICC为一种有创操作,使用中会面临血栓形成、感染等不良反应[1]。PDCA循环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戴明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质量管理中[2]。因此本文拟收集我院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分析PDCA循环管理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集2016年1月~12月我院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PICC置管后采取PDCA循环法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9.62±8.41岁、男34例,女26例)、(60.43±35.14岁、男39例、女21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明确诊断为肺癌。(2)首次接受PICC穿刺化疗。(3)既往未接受过静脉化疗。
1.2 PDCA循环法
1.2.1 P(计划)
通过根因分析法寻找问题:如工作中主动观察与发现,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发现肺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存在以下问题有:(1)肿瘤的压迫,影响导管送入上腔静脉,导致导管的移位,增加了血栓的发生率;(2)穿刺前未全面评估患者的影像报告,造成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肿瘤压迫部位;(3)治疗间歇期带管出院,没有定期到医院换药;(4)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对人体血管解剖、导管维护、相关并发症认识不足。
1.2.2 D(实施)
制定具体的计划措施:(1)讲课:科室内定期进行小讲课,案例分析。围绕血管解剖、深静脉血栓、静脉炎预防及治疗等。(2)院内外学习:学习血管解剖、X光阅片等;(3)制定制度:进一步完善与规范PICC置管前评估流程、注意事项等(4)定期评价与考核护士的PICC评估、操作、健康教育执行情况。(5)PICC术后注意患者凝血功能、D-D二聚体等指标,(增加:及时采取预防血栓干预措施。(6)采取多样化、多渠道健康教育:除了发放书籍、手册来提高患者对PICC管的护理认识外,还可以采用手机微信,多媒体课件、广播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患者对PICC管护理的依从性。
1.2.3 C(检查)
护士长定期检查护士对PICC管置管、护理流程执行情况,对比PDCA使用前后PICC管护理相关指标,如PICC是否异位、穿刺成功、血栓并发症等。对于重点的问题,通过口头和书面方法与护士进行沟通。每月对问题进行汇总点评,分析在评价考核中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
1.2.4 A(处理)
每月对每个循环中遇到问题,进行统一纠正,统一组织培训,制订改进标点措施,同时启动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PICC穿刺成功率、PICC异位率;两组PICC置管血栓相关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PICC穿刺成功率和PICC异位率对比
研究组的PICC穿刺成功率为98.3%高于对照组88.3%(P<0.05);研究组的PICC异位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93.3%(P<0.05)。
2.2 两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
研究组有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3例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目前PICC技术主要用于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和化疗等患者中,优势在于安全、留置时间长、护士工作量轻等方面。通过大量研究指出,有学者指出PICC最长可留置431天[3]。虽然PICC体现出巨大的输液优势,但是仍有25%的PICC置管患者出现非正常拔管,主要与局部静脉炎、感染、血栓等有关。如何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本次研究中我们将PDCA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通过P(计划),可以分析PICC并发症、穿刺失败、导管移位发生的原因,制订初步的护理计划。D(实施)过程中制定患者知识教育方法,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专人专项管理等措施,保证PICC的置管、维护质量。检查C中可以评估护理效果及护理不足。评价A中制定评价标准,将新出现的问题纳入到下一个循环,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本文结果显示将PDCA循环管理用于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后,可以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杨小燕.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54-155.
[2]单 玲,孙 境,周安荣,等.PDCA循环用于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3,28(18):35-36.
[3]陈惜遂,陈映琼,应文娟,等.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校医,2015,29(4):299-30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2.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