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疗效观察
2017-04-01张晓晴
佟 瑞,王 磊,张晓晴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的疗效观察
佟 瑞,王 磊,张晓晴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98例。对比两组术后1天肺通气功能:PaCO2、PaO2和SpO2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aO2和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24%(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肺通气功能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早期综合护理
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小儿胃肠功能发育未完善,术后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加上术后体外循环再灌注损伤肺泡Ⅱ型细胞,影响患儿的肺通气功能[1],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术后护理若不到位将影响手术的疗效,危及患儿生命[2]。为此,本研究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男52例,女46例,年龄1~2岁,平均年龄(1.73±0.24)岁;对照组男5 0例,女4 8例,年龄0.5~2岁,平均年龄(1.65±0.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儿及家长详细介绍手术相关事项,随时保持与其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在麻醉效果减弱时,宜早期给予心理安慰,多轻抚年龄小的患儿,有利于其入睡,避免哭闹不止,减轻疼痛,年龄稍大患儿给予轻抚、拥抱及物品转移注意力,并给予鼓励性语言;(2)特殊护理:患儿在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术前教会患儿正确使用简单手语,密切观察不能理解言语的患儿生命体征及肢体动作,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转回普通病房后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咳嗽方法;(3)早期防治隐蔽的不良反应:预防管道滑脱,密切观察导管情况、正确喂养患儿,防止误吸、早期预防压疮等;(4)并发症的早期综合护理:早期预防肺部感染,防治肺动脉高压、早期防治心律紊乱,防治心排血量下降、术后出血、防治肾功能衰竭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1天患儿的肺通气功能:PaCO2、PaO2和SpO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1天肺通气功能
观察组PaO2为(122.34±25.26)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11±22.3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为(95.13±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为(31.02±4.8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79±5.3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3.06%)肺不张,6例(6.12%)肺动脉高压,6例(6.12%)心排血量下降,6例(6.12%)心律失常;对照组术后出现6例(6.12%)肺炎,9例(9.18%)肺不张,12例(12.24%)肺动脉高压,11例(11.22%)心排血量下降,14例(14.29%)心律失常,6例(6.12%)肾功能衰竭,3例(3.06%)出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早期综合护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专科护士有计划、高效的为患者提供健康到位的优质护理干预。其可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早期采取准确的治疗方法降低隐蔽不良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危害[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久、创伤大、出血量较多。因此早期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术后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其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4]。对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排除痰液,减少感染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PaO2和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综合护理在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通气功能方面优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可减轻患儿对手术的恐惧感,缓解其及家长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对于术后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的气管脱落,早期拟定了预防方案,化被动为主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5]。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62.24%)。提示通过早期综合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更有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护理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后肺通气功能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唐少梅,李洁源,陈 渺.综合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1):3331-3333.
[2]肖冬玉,谢笑容,杨 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34-35.
[3]李红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115-119.
[4]赵文英.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149+152.
[5]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等.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164-16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