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南明忠君绝命诗涌现的政治合力

2017-04-0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朱元璋

刘 建 明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 浙江 杭州 311231)

论南明忠君绝命诗涌现的政治合力

刘 建 明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 浙江 杭州 311231)

通过对朱明朝廷强化忠君思想的阐释,得出了要想统治政权的稳固必须让世人思想根植忠君的种子的结论。在17世纪中叶华夏大地上,崇祯皇帝殉国、满人入侵威逼、孙可望谋变残杀等这些政治因素碰撞叠加,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共振效应,涌现出大量忠君泣血的绝命诗篇,最终导致了南明庞大文人群体殉节的悲壮结局。

南明; 遗民; 政权; 忠君; 绝命诗

中国古代的忠君文化由来已久,每当天下处于板荡之际,政权面临抉择的时候,都会引发忠臣义士的慷慨赴难。为了能够铭志垂世,他们往往会在临终前书就形式精悍的绝命诗篇,其中的忠君之义多以赤诚爱国或怨讽君主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到了南明时期,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不仅绝命诗的数量庞大,规模空前,而且原有的程式也被打破,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抒发的是感念君恩、愧对君主之情。此种转变是朱明朝廷强化忠君思想的行为与其他多重政治因素碰撞叠加的结果,可惜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这一现象给予足够关注,本文拟就此展开论述。

一、 朱明朝廷对忠君思想的强化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以强力打压为手段,着力树立君主威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因其中有一句“作则垂宪”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因其中有一句“垂子孙而作则”被杀;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撰写《贺冬表》,因其中有一句“仪则天下”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作《正旦贺表》,因其中有一句“建中作则”被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因其中有一句“睿性生知”被杀;澧州学正孟清作《贺冬表》,因其中有一句“圣德作则”被杀;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作《谢赐马表》,因其中有一句“遥瞻帝扉”被杀;尉氏县教谕许元作《万寿贺表》,因其中有一句“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被杀;杭州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因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词句被杀。值得注意的是,朱明之前的其他朝代,虽然也有人因为诗文犯讳遭到执政者打击的,如汉有杨恽、魏有嵇康、宋有苏轼、元有赵,但其残酷程度远逊于明洪武时期,如此大规模地屠杀文臣,朱元璋可谓空前绝后。

至于这些文章究竟触犯何讳,朱元璋的理由甚为荒唐:“则”谐音“贼”,“生”谐音“僧”,“帝扉”谐音“帝非”,“法坤”谐音“发髡”,“有道”谐音“有盗”[1]740。此当与他早年的一段贫寒经历有关。朱元璋少年时期,老家安徽闹瘟疫和蝗灾,为了混得一口饭吃,他到附近的皇觉寺落发当了和尚,由于那一年灾情特别严重,就连一向不愁吃喝的寺庙也难以支撑,53天之后,他又被迫离开寺庙,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并机缘巧合地加入了被蒙元朝廷斥为“盗贼流寇”的红巾军。多年之后,朱元璋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每每想起此事,都觉得这不是一段光彩的经历,总认为士人们因此而不尊重他,使用这些字眼就是有意揭他伤疤,存心奚落他。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这是由于朱元璋学问不深产生的误解所致[1]740。其实不然,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今非昔比,他不仅能够作篇幅很长的《御制皇陵碑文》,还能亲自起草《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国家大法,对于士人们文章中这些词句是否犯讳,他不会不清楚,所谓的“范讳”纯粹是他刻意罗织出来的莫须有罪名,其真正目的就是借政治高压打击身边的读书人,让他们屈服,借此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他作为帝王的威严不容挑衅。

朱元璋这一维护帝王威严的想法,很快推行到了社会下层:

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违者杖一百。[2]601

中国古代优伶的社会地位在明代初期最低,这是个被侮辱的群体,法律规定:他们必须穿戴被时人赋予了亵渎人格之义的绿头巾[3]243,走路时不得走在道路中央[3]243,不得与官吏家庭通婚[2]463,不允许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4]12等等。依据朱元璋的逻辑推理,伶人演戏妆扮帝王,就是对帝王的亵渎,就是对他的大不敬。由此可见,朱元璋要的是天下士人臣服于他,黎民百姓屈服于他。此后,他的这一做法得到朱棣再次强化:

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但有亵渎帝王……一时拿送法司究治。……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5]347-348

朱棣的禁限要比朱元璋苛刻得多,不仅禁限的途径从演员扮演扩展到纸本传播,对违禁者惩罚的力度也明显大了很多,不是简单的杖责了事,而是要戮杀全家。

朱棣之所以比他的父亲下手更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凭借武力把亲侄子朱允炆赶下台,虽然已经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但违背了他父亲订立的继位祖制,并由此而背上了不忠不孝的骂名,对那些不愿意承认其帝位的人,只能通过残酷屠杀来镇压,以稳固其把持的政权。

值得注意的是,残酷镇压只能维持政权暂时的稳定,要想手中的权力长久稳固,必须要在世人的思想里根植忠君的种子。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有着自己的理解。就“忠臣”的特质内涵,朱元璋认为必须“爱君”[6]493,而“爱君”就是“以赤心事之”[6]376。至于如何付诸实际行动,他列举了两种情形:一种是“刚果正直,未有欺蔽其君”[6]2324,一旦君有过失,也“能抗言直谏”,“臣不谏君,是不能尽臣职”[6]493;另一种是“仗义守职,保障其民,以身徇国,虽无甲兵外援,而能临难不避”[6]1224。臣工为君主而殉难是值当的,他不止一次强调:“人孰无死,死而不朽,乃为可贵。若诸将者,生建忠勇之节,死有无穷之荣,身虽没,而名永不磨矣。”[6]761

为了实现其以忠君“励风教”[6]385的目的 让手下人能死心塌地效忠于自己,朱元璋下旨中书省深入郡县访求忠臣,“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6]632。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三月,他对中书省臣说:

崇德报功,国之大典,自古兵争,忠臣烈士以身殉国,英风义气,虽死犹生。予与陈友谅战于鄱阳湖,将臣效忠,死敌昭然可数,然有功不报,何以慰死者之心,而激生者之志哉?[6]190-191

他命人在鄱阳湖康郎山上修建忠臣祠,从祀的人员有枢密院同知丁普郎,枢密院判张志雄,左副指挥使韩成,统军元帅宋贵、陈兆先,左副元帅余昶、昌文贵,右副元帅王胜、李信、陈弼、刘义、徐公辅,同知元帅李志高,元帅副使王咬住,千户姜润、石明、王德、朱鼎、王清、常德胜、王凤显、丁宇、王仁、汪泽、王理、陈冲、裴轸、王喜仙、袁华、史德胜,镇抚常惟德、曹信、逯德山,都尉郑兴、罗世荣等,共计35人[6]191。

同月,朱元璋又命人在江西南昌府修建忠臣祠,从祀的人员有平章赵德胜,枢密判官李继先,左副指挥使刘齐,统军元帅许圭,右副元帅赵国昭,同知元帅朱潜,元帅副使牛海龙,千户张子明、张德山,百户徐明,总管夏茂成,江西省都事叶思诚,洪都府知府叶琛,临江府同知赵天麟等,共计14人[6]192。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施行封谥、授官、封爵、荫后等政策劝民导俗。如,南阳卫指挥佥事郭云“聚乡人为义兵,保裕州泉白寨”,被徐达擒获后,“嫚骂求死,不少屈”,朱元璋爱其忠义,不仅没有杀他,还授他溧水知县之职[6]1588。再如,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命令礼部为赵德胜等七名亡没的功臣赠封号[6]1760。又如,洪武十四年(1381),临江侯陈德的儿子陈镛袭封临江侯,朱元璋解释说:“人臣能宣力效忠,佐兴大业者,爵位以荣其身,世禄以及其后,所以重报功之典也。”[6]2167为了防止这些承袭爵位的子弟为非作歹,朱元璋让他们入国子监接受教育,理由是:

吾观自古将臣,皆被坚执锐,备历劳苦。以有爵位,子孙世袭其后,或骄悖恃功,不循礼法,致先人勤苦之业一旦倾败,由其不知读书故也。卿等皆有功于国家,身致爵位,子孙世袭,夫生长膏粱,不知礼教,习于骄惰,鲜有不败,当念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也。宜令子弟入太学,亲明师贤士,讲求忠君亲上之道,监古人成败之迹,庶几永保爵禄,与国同久。[6]2141-2142

从《明实录》的记载来看,朱元璋褒崇忠节以导风化俗的做法,得到了后世子孙的效仿。宣德二年(1427)二月,朱瞻基下旨顺天府祭祀宋代丞相文天祥,并说:“人臣之义,当务尽忠。此人心如铁石,元君百方诱之降,终不屈,可谓万世不磨。”[7]658以此为开端,祭祀文天祥成为了明代中后期的一项制度,每年二月或八月都会如期举行,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君情结也以朝廷的行为被播撒到了明人的心间。

武能够戡乱,文能够治国。朱明天下的长安久治,离不开绝对忠诚于君权的士子参与。为此,洪武三年(1370)五月,朱元璋下诏设科取士,确立了明王朝选拔人才的一条最为重要的路径,其中规定,乡试、会试各分三场,首场最为重要,测试的内容为“四书义”和“五经义”。

为了加强对考生的思想管控,朱元璋还对入选的教材亲自把关,严厉剔除其中仇视君主的词句,如洪武二十七年(1394),他命刘三吾删节《孟子》,删除其中“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等[8]卷首,并痛斥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9]291假使孟子生活在洪武时期,恐怕难逃被杀的命运了。至于删节《孟子》的原因,朱元璋是这样说的:

雪宫之乐,谓贤者有此乐,宜矣。谓人不得,即有非议其上之心,又岂不太甚哉!其他或将朝而闻命中止,或相待如草芥而见报施以仇雠,或以谏大过不听而易位,或以诸侯为社稷则变置其君,或所就三所去三,而不轻其去,就于时君,固其崇高节抗浮云之素志,抑斯类也,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学者或不得其扶持名教之本意,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8]卷首

在他看来,非君、易君的行为在诸侯纷争的时代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在一统天下的政局下就非常不合时宜了。人臣应该恪守君臣之礼,“尊君亲上”。君主施政有过错,那是人臣的失职。作为人臣,“有过必谏,谏而不切者,非忠也。”[6]493按照朱元璋的逻辑,在他一统天下的时代,君主的行为再荒诞,人臣也不能反抗,必须愚忠到底。由此可见,明代中后期之所以出现了朱厚照、朱厚熜、朱翊钧、朱由校等这么多的昏聩皇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不断强化忠君思想对士子的影响,明王朝将其作为重点,在考题中多次出现,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句,曾作过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会试[10]124、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科会试[10]145、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会试[10]315、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会试[10]411的考题出现,相比教材中的其他内容,这个知识点重复率极高,这种对士子的强制洗脑行为也是朱明王朝的首创。

此处必须提到的是,科举考试作为明王朝一项极为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左右着天下千千万万士子的命运,三年一大比,虽然每次全国录取的人数不多,通常只有三四百人,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确是极为广阔深远的。

二、 崇祯皇帝殉国与忠君绝命诗创作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大顺军攻陷北京后于煤山(现北京景山公园的景山)自缢身亡。在当时,并没有太多人知晓这一消息,甚至有人传言朱由检已经逃往南京,这让失魂落魄的遗民们半信半疑,默然选择了等待,这个时候的紫禁城也显得相对平静。可是还不到两日的时间,朱由检死讯犹如一个惊天炸雷,响彻整个北京城。北京城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大批官员纷纷赴死,内阁大学士范景文投井而死,兵部主事金铉投御河而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邦华服药而死,户部尚书兼翰林掌院学士倪元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施邦耀、史部考功司主事许直、户科都给事中吴甘来、大理寺正卿兼大司马提督军务吴麟徵、詹事府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周凤翔等自缢而死,翰林院检讨汪祎携妻子双双缢死,右春坊庶子马世奇和小妾一起缢死,右春坊右谕德刘理顺同妻妾一起缢死。同父子、夫妻、姑姑缢死的,有刑部左侍郎孟兆祥和赐进士出身的孟章明等人。在勋戚当中,全家数口一起自焚的有新乐侯刘文炳、惠安伯张庆臻、驸马巩永固等。

在这次国变当中,其他赴难的官员还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良、兵部左侍郎王家彦、太仆寺寺丞申佳胤、大理寺卿凌义渠、锦衣卫指挥王国兴、锦衣卫指挥李若琏、兵部郎中成德、河南道监察御史史王章、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御史赵譔、五城兵马司马姚成、原任濮州知州马象,等等[11]13。

从赴难人员身份看,遍及明王朝的绝大多数官职,涵盖了各种社会关系,甚是悲壮!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赴难前,留下了绝笔:

到底谁遗四海忧,朱旗烈烈凤城头?君臣义命乾坤晓,狐鼠干戈风雨秋。极目山河空泪血,伤心萍浪一身愁。洵知世局难争讨,愿判忠肝万古留。[11]41-42

诗人吴甘来时为户科给事中,紫禁城被大顺军攻陷后,传言崇祯皇帝逃往南京了,他并不相信,说“上明且决,必不轻出”[11]41-42,于是想进皇城探个究竟,虽然由于受阻没能进去,但从皇城外大顺卫兵纷驰的场面看,他似乎已经意识到崇祯皇帝已死的迹象,便匆匆赶回家,与侄子吴家仪恸哭诀别,穿戴好衣帽,写下这首绝命诗后,引佩带自缢身亡。诗中,甘来自知无力改变大明倾倒的时局,他所能做的,就是以一死来表明自己的忠君赤胆了。

据说,甘来自缢之前,翰林院检讨汪祎来过,二人“约与同殉”。汪祎从甘来住所回来后,与妻子耿氏一同饮酒,在墙上书下绝笔:

志不可辱,身不可降。夫妻同死,忠节双芳。[11]38

事实上,大顺军还没有攻破紫禁城的时候,汪祎就做好了忠君殉节的打算,他曾对同僚陆暗先说:“京师弱,不惟不能战,抑不能守。八城半失,秦晋全亡。肘腋交乘,怡然不悟。大声疾呼,人尽掩耳。势将不救,惟有一死以报国恩而已。”[11]38

崇祯皇帝殉难消息一经传出,殉难且留有绝命诗的还有吏部考功司员外郎许直。许直本要在城陷的时候毅然选择自杀,当有人劝他说:“天子南幸,公等止宜拥跸行至南朝,共图克服,何必以有为之躯轻掷也。”这番话让他犹豫了,等了几天,当得知崇祯皇帝殉难的确切消息之后,他“恸哭竟绝”,就在当天夜里,安排好后事,换上官服,“遥拜君父”,赋绝命词:

微躯自恨无兵柄,杀贼徒殷报主心?丹心未雪生前恨,青简空留死后名。[11]42-43

许直是个文官,自然不能带兵冲杀疆场,他诗中所说的恨与甘来一样,流露出的不仅是一种复国绝望的心态,还是一种无力报主的遗憾。

周凤翔是在崇祯皇帝殉难两日后自杀的又一位文臣。对于崇祯皇帝到底是死是活,他生前亲自进入皇宫求证过。《甲申传信录》载:“京师陷,庄烈帝殉社稷,有讹传驾南幸者。凤翔不知帝所在,趋入朝。见魏藻德、陈演、侯恂、宋企郊等群入,而贼李自成据御坐受朝贺。凤翔至殿前大哭,急从左掖门趋出。”[11]337凤翔回到家后,写下遗书与父母诀别,自杀前在墙壁题诗曰:

碧血九原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11]337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甲申之变”中,由崇祯皇帝死讯引发的不仅是明遗民的集体自杀,还有大量忠君绝命诗的涌现,除了上述列举的几首之外,其他的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书于阁门上的“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之死靡他”[11]39,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写的“惭无半策匡时难,惟有微躯报主恩”[11]39,等等。

三、 满人入侵威逼与忠君绝命诗创作

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遗民相比,明遗民的命运应该算是最悲惨的,短短40多天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大顺军给他们带来的创伤还未及愈合,接踵而来的是满人的残酷威逼,留发抑或剃发是个绕不过去的难题。留发就是作对满人,遭致杀戮;剃发就是失守节操,遗臭万年*南明殉节文人姜曰广《绝命词》:“自古谁人不死亡,要知遗臭与流芳。读书九世才今日,莫谓偷生是吉祥。从来善死非为死,况复衰年岂计年。杯酒从容微笑去,此心朗畅亦何言。”转引自张玉兴《南明诸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在这个异族新主的威逼下,明遗民上演了“欲存千尺发,笑弃百年头”[12]39的壮举,全国殉节的人数很难确切统计,但仅就江阴一个地方来看,城内殉者有9.7万人,城外有7.5万人,自杀者无算,尸骸枕籍,街巷池井皆满,然竟无一人投降[13]4783。他们临终时谱写的一曲曲雄浑悲歌,字字见血。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关头岂待商。二祖江山人尽掷,四年精血我偏伤。羞将颜面寻吾主,剩取忠魂落异乡。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14]233

瞿式耜是江苏常熟人,为了抗清复明大业,奔走于弘光(1645)、隆武(1646)、永历(1647—1683)政权之间,后因守城失败,在桂林被俘获,因拒绝清定南王孔有德说降,于永历四年(1650)被杀害。诗中,他倾诉了4年抗清复国的艰辛,身心俱疲,终究还是未能扭转残局,无颜面对旧主,只能客死他乡,遥寄忠魂以谢罪了。

永历四年与式耜同时被杀的,还有明万历(1573—1620)初年首辅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那年,二人一同被俘,一起坐牢,在难熬的囚禁岁月中相互慰勉,“不有江陵真铁汉,腐儒谁为剖心肠?”二人的患难情深历历可见。同敞的绝命诗是与式耜唱和完成的:

一日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谁知。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诗。破碎山河休葬骨,头连君父未舒眉。魂兮懒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15]414

同敞本有机会躲过这一劫,永历四年桂林城破时,他听说式耜坚守空城,便赶去营救,看到式耜赴难决心凿凿,毅然选择留下来一同赴死。诗中,作者将个人生死与国家、君主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舍身就是取义,舍身即为忠君。同敞的绝命诗传出后,昆山有个叫归乎来的文人和曰:

元臣日夜执戈眠,首尾经营历四年;方冀时来能定国,那知力尽不回天?凭魂杀敌生前志,托梦归乡死后缘;浩气乘云诗句在,几回读罢泪潸然。

江陵相业故非常,身后凄凉行路伤,谁料有孙绳祖武,还能为国死封疆?当年朝局何须问,四代君恩不可忘。报答此时惟有命,精灵常在毅宗旁。[16]116

从这两首诗的内容来看,他对同敞忠君赴死的壮举是认同的,并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和同情。

如果说式耜和同敞的这两首诗是在清军的屠刀下完成的,那么这个时期还有大量的忠君绝命诗是在诗人自杀前创作的,如张肯堂的:

虚名廿载误尘寰,晚节空余学圃间。难赋《归来》如靖节,聊歌《正气》续文山。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17]58

张肯堂是松江府华亭县人,鲁监国三年(1649),开始了以浙江舟山为根据地的抗清生涯。永历五年(1651),舟山城破,肯堂自杀,这首绝命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诗作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作比,传达诗人在亡国之时不逃避,不归隐,赴死难,全忠节的决心。

就实在情形而言,舟山城破之时,苏兆人和吴钟峦二人是先肯堂自杀的。兆人是肯堂的学生,对于殉国赴难一事,他们二人早前有过交流:“先生他日必死国事,兆人当为先驱。”[17]59仅从这一点来说,兆人不仅看人很准,自己也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据史料记载,肯堂得知兆人死讯后,“拜且哭,以酒酹之,而后自缢。”[17]60吴钟峦是肯堂的挚友,自焚殉节前,还专程跑到舟山与肯堂诀别:“吾以前途待公。”[17]61苏兆人的绝命诗:

保发严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许,义重此身轻。[17]60

较前文列举的那些绝笔,兆人的这首作品把殉节归结为两个层面:一是拒绝异族统治,二是全忠君之义。相比之下,钟峦的绝命诗不够完整,只有两句:

只为同志催程急,故遣临行火澣衣。[17]61

对于他殉节的原因,可以他生前的一段话为补充:

昔者吾师高忠宪公(高攀龙)与吾弟子李仲达死奄难,吾为诗哭之;吾友马君常死国难,吾为诗哭之;吾门生钱希声从亡而死,吾为诗哭之;吾子福之倡义而死,吾为诗哭之。吾老矣,不及此时寻块干净土,即一旦疾病死,其何以见先帝,谢诸君于地下哉?然吾从亡之臣,当死行在。[17]61

由此可以证实,钟峦诗中所说的“同志”,即指高攀龙、李仲达、马君常、钱希声、钟福等一个个殉节的忠臣烈士,他自己只有像这些人一样死于忠节,才会心安理得。

清军入侵威逼下涌现的忠君绝命诗除了上述列举的外,还有法律有多,如张国维的:

艰难百战戴吾君,拒敌辞唐气励云。时去仍为朱氏鬼,精灵当伴孝陵坟![18]298

郭之奇的:

十载艰虞为主恩,居夷避世两堪论。一声平地氛尘满,几叠幽山雾雨翻。晓涧哀泉添热血,暮烟衰草送归魂。到头苦节今方尽,莫向西风洒泪痕。[19]66

王玉藻的:

半生辛苦泣孤臣,剩得干干净净身,四大既崩神失散,这篇草稿付谁人?[17]101

刘宗周的:

子职未伸,君恩未报,当死而死,死有余悼![20]5。

四、 孙可望谋变残杀与忠君绝命诗创作

孙可望,陕西米脂人,作为大西政权皇帝张献忠的义子,因为机警能干而位居群将之首。隆武元年(1646),张献忠在抵抗清军入川时殒命,大将孙可望和李定国带领着大西军的残部打到了云贵一带。永历三年(1649),面临清军咄咄逼人南下的态势,迫于李定国等人的压力,孙可望投靠了永历帝朱由榔。事实上,他心里根本不服,这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与其说是他投靠朱由榔,还不如说是他要挟持朱由榔,实现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最终自立为帝的目的。孙可望为人一向张狂,对自己的图谋行径丝毫不加掩饰,这让被他挟持在身边的朱由榔惊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永历九年(1655)三月的一天,朱由榔实在无法忍受孙可望的这种威胁,就找身边以东阁大学士吴贞毓为首的一批近臣商议,密诏远在广西的李定国前来接驾,不承想这件事情走漏了风声,惹恼了孙可望,惨遭其疯狂报复,除了吴贞毓之外,其他还有张镌、周允吉、林忠、徐极、蒋乾昌、李元开、李颀、郑允元、赵庚禹、蔡縯、易士佳、胡士瑞、朱东旦、朱议、任斗墟、张福禄、全为国等17人全部遇害,史书将这一事件称为“十八先生之狱”[21]965。

十八先生经历了一番严刑拷打之后,被孙可望推向了刑场。史载,“诸臣就刑,神色不变,各赋诗大骂而死”[21]989。

九世承恩恨未酬,苍茫天意泄良谋。四朝身历惟依汉,一死心甘愿报刘。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再造仗同俦。贼臣未斩身先殉,留取忠魂复国仇。[21]966

吴贞毓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密谋者,此前曾因封秦王一事,与孙可望有过嫌隙,这次被抓到把柄,自然是难以豁免的。在这首绝命诗中,贞毓不仅表达了忠君的赤诚,还倾诉了反贼不除的遗憾。

相比之下,蒋乾昌将忠君之情表达得更为丰满:

臣死甘心痛主危,臣心不死上天知。圣君未卫忧难释,志士成仁意不悲。十载空筹思报国,孤魂犹恋望匡时。愿为厉鬼同诛贼,就刃从容且赋诗。[21]966

诗人放不下的并非是自己的性命,而是君主的安危,祈愿死后化作厉鬼除贼卫君,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在这一事件当中涌现的绝命诗,除了吴贞毓和蒋乾昌这两首外,还有李开元的:

幽愤呼天共赋诗,何时逆贼就诛时?中原残后危明主,西府闻宣起义师。报国忠心终不死,从亡殉难早先知。他年光复中兴日,姑妥游魂慰所思。[21]966

胡士瑞的:

生久虽无补,常存报国丹。太阿芒倒置,社稷祚将寒。明主成孤立,忠魂塞两间。权奸逃显戮,厉杀又何难?[21]966

朱东旦的:

邕陵昔日五君子,随扈安龙十八人。尽瘁鞠躬今已矣,忠臣千载气犹生。[21]188-189

从抒写的情感而言,这三首绝命诗基本没有超出吴贞毓、蒋乾昌之藩篱。

概而言之,在17世纪中叶华夏大地板荡之际,明遗民遭遇了古代人类史上的一次最大浩劫,殉节人数达到了空前规模,“迥非汉、唐、宋所可及。”[22]5个中的悲哀,余煌在殉节的时候感慨说:“忠臣不易做也!”[17]27一语道破了殉节的无奈。就实在情形而言,这种忠君殉节文化在当时犹如一股强大的气流,其程度远远超越了南明之外的其他任何时期,被席卷进去的明遗民要想挣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张国维前一刻还反思“误天下事者,文山、叠山也,一死而已!”[18]298后一刻自己就赴水殉节了。事实表明,崇祯皇帝殉国、满人入侵威逼、孙可望谋变残杀、明廷强化忠君思想,这些因素碰撞叠加之后,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共振效应,促成了南明庞大文人群体殉节的悲壮结局,忠君泣血的绝命诗篇大量涌现就是以此为代价的。

[ 1 ] 王树民. 廿二史札记校证[M].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 2 ] 刘惟谦. 大明律[C]∥《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 续修四库全书(862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3.

[ 3 ] 徐复祚. 曲论[C]∥中国戏曲研究院.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 4 ] 魏校. 庄渠遗书[C]∥王利器.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5 ] 顾起元. 客座赘语[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 6 ] 明太祖实录[M]. 台北: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7 ] 明宣宗实录[M]. 台北: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

[ 8 ] 刘三吾. 孟子节文[M]. 明初刻本. 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

[ 9 ] 全祖望. 鲒琦亭集[C]∥《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 续修四库全书(1429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3.

[10] 仲光军,尚玉恒,冀南生. 历代金殿殿试鼎甲朱卷[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5.

[12] 查继佐. 鲁春秋[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06册).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13] 钱海岳. 南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4] 瞿式耜. 瞿式耜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15] 徐鼒. 小腆纪传[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83册).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16] 梅村野史. 鹿樵纪闻[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96册).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2.

[17] 翁洲老民. 海东逸史[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06册).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18] 计六奇. 明季南略[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88).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19] 佚名. 行在阳秋[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98).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20] 徐芳烈. 浙东纪略[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06).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21] 龙尚学,陈翰辉. 贵州地方志载明末清初史事、人物传选录[C]∥贵州省安龙县史志办公室. 南明史料集.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1.

[22]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C]∥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12). 台北:台湾大通书局, 2000.

【责任编辑李威】

PoliticalAffairsCausingofLoyalMonarchPoetriesWrittenbyScholarsSufferedMartyrdomintheSouthernMingDyansty

LiuJianm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Hangzhou 311231, China)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thought of loyalty in the Ming Dynasty is interpre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o consolidate the ruling regime, the idea of loyalty must be rooted in the thought of people.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ruling regime must be rooted in the minds of the people. In the middle of the 17th Century, China slid into chaos. Zhu Youjian taking his own life, Manchu invading and threatening by force, Ming imperial government enhancing thought of loyal monarch, which lead to scholars suffer martyrdom. They wrote many loyal monarch poetries before they died.

the Southern Ming Dynasty; adherent of the Ming Dynasty; regime; loyal monarch; poetries by scholars suffered martyrdom

2017-09-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46)。

刘建明(1973-),男,河北阳原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博士。

2095-5464(2017)06-0709-07

I 222

A

猜你喜欢

朱元璋
MYTH AND MECHAS
最含蓄的画谏
最含蓄的画谏
朱元璋杀牛
朱元璋:其实我是畅销书作家
画谏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朱元璋治藏茶禁政策考述
朱元璋与叫花鸡
草莽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