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初探
2017-04-01秦铁铮
秦 铁 铮
(沈阳大学 文法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习近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初探
秦 铁 铮
(沈阳大学 文法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分析了习近平同志社会稳定思想建立的现实基础;总结了习近平同志社会稳定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重要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 社会稳定; 思想
一、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一种相对均衡而有序的社会状态。虽然社会稳定的内涵非常广泛,也存有一定争议,但是社会稳定的核心内涵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从普通社会主体的角度看,社会稳定追求的是安居乐业的基本生活价值;从国家、政府的视角看,社会稳定的主要价值诉求包括执政地位稳固与社会秩序安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主要是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社会行为的失范。”[1]只有辩证客观的审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时代特点,才能认清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风险性因素。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社会稳定体现了执政党的基本政治考量。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历代党的领导人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在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中都具有核心地位。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内、国外不同的形势不断丰富发展稳定思想。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同样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在充分继承党的历代领导人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新时期社会稳定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这一思想建立的基础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面对巨大转型。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认真审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时代特点,研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探讨维护稳定的实践举措和制度创新。提出的社会稳定思想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但不必然带来稳定
习近平继承了党的领导人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并且认识更为深化。这源于对社会发展、政治规律科学的把握,也源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他认为发展是维护稳定、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发展却不必然带来稳定。新时期,我国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聚合。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整体政治、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影响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非常信访等社会不稳定现象增多,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客观上也在不断累积,并有爆发的可能。 以GDP为代表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总量意义上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以发展促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很重要的指导思想。 但是发展和改革也可能蕴含着威胁稳定的因素。 从国际经验看, 发展中国家中实施改革开放,经济、政治、社会面临全面转型,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往往蕴含巨大的社会风险。 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收入分配的巨大失衡是导致这些社会风险的主要溯源。 而且各种严重危机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社会风险的高烈度爆发期, 往往不在改革转型的初期, 而恰恰是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 虽然这些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简单对应于我国, 但是其也反映了一定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2. 通过深化改革,以均衡发展实现稳定
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改革开放前期的平衡状态不会简单维持,执政者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促进形成新的平衡。对此习近平同志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全党同志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清醒头脑。”[2]“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源于改革进入深水区,平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动态关系难度不断加大。他将深化改革面临的困难比喻成“难啃的硬骨头”,这可以被理解为妨碍改革的利益格局、制度措施和思想意识等。这些问题有的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存在,有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出现。习近平反对为了稳定而使改革止步不前的“静态稳定观”,他认为那样会断送已有的改革成果,错失重要的发展机遇,甚至会导致长期更为严重的不稳定。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呢?习近平同志认为只能不断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此,他进一步指出不断深化改革需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可以被理解为,习近平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基本实践路径。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有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提法。从内在精神上看,两者都强调了改革本身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从稳定大局出发,改革应有持稳的观念。但不同之处在于,两者提出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改革深化期隐藏的风险性和复杂性更大,可供回旋、容错空间更小,对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信念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习近平对于社会稳定的思想体系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性。这要求改革的方向、方法、次序、力度等多方面要尊重科学规律,要审慎权衡各种因素的互动影响,尤其需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需要和可接受能力。不改革有风险、盲目改革也可能带来不可测的风险。这是科学发展观思想在社会稳定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求改革必须妥善处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考量社会各层面的利益诉求,坚持“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片面的、绝对的发展观”[3],只有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稳定。
二、 习近平社会稳定思想的重要创新和价值内涵
在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时代性特点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例证。习近平同志社会稳定理论核心体系是建立在对深化改革新形势的科学研判基础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为基本前提的改革探索。
1. 党群关系为核心的政治稳定观
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历史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局动荡,往往陷入全面的社会动荡。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政治稳定不单纯意指政治秩序的稳定,更意味着党是否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的执政地位稳固与否的根本问题。在中国,党群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反应政治稳定的主要指征,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执政合法性本质关注的就是政治权力来源的问题,合法性即正当性,意味着执政的可持续性。在我国,合法性的意涵主要指党和政府需要不断密切党群关系,获得群众广泛支持。党一旦脱离群众,对社会的管控能力势必下降,党的执政地位也势必受到威胁。近年来发生的威胁社会稳定,破坏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趋势,甚至还有大量无利害关系者参与,这反映出某些地方存在党群关系紧张,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严重缺失的现象。习近平深刻认识到这种风险,以他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之所以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突出的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载体,其现实的社会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党内某些违反党纪国法、败坏党的优良作风的行为危及党群关系的健康稳定,破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地位。
不同历史时期,党群关系具有不同的特征,也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党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执政方式以适应不同时期党群关系的政治生态环境。新时期党群关系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都更为复杂,导致社会整合难度超越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他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审视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存在的矛盾和面临的挑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的。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前提下,习近平同志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治党”的重要抓手。他认为新时期党群关系客观上存在矛盾,解决处理好党群关系矛盾的关键在于干部。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决定其能否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他将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视为赢得群众信任的根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能力和素养是维护政治稳定的核心要旨。相对于改革开放前,当前的群众工作呈现日益增强的复杂性。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高度一致的群众运动和宣传无法作为有效的主要工作手段。如何应对群众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权利诉求不断增加的复杂局面,需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有效协调“利益关系”,摆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为此他提出,要从党自身,尤其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出发反思存在的问题。将改善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点放在党内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党的建设、净化党的队伍,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习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伊始就代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表述了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意志和决心。习近平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4]。解决“四风”问题,对于维护党的形象,增强群众对党的政治信任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认为密切党群关系、维护政治稳定需要建立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只有制度化路径才能发挥长期效力,防止形式主义的短期行为。整顿“四风”长效机制建设的核心在于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而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群众的参与监督,使得政治体制具有更强的弹性和适应力,这一制度变革基本思路不仅体现在习近平同志个人的讲话之中,也已经反映在十八大报告中,上升为全党的政治意志。
如何将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呢?习近平同志认为需要完善党的监督机制,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化成果。为此需要紧密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展开: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纵观十八大以来政治领域的改革实践,党的巡视制度是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思想的突出代表,为实现从严治党目标发挥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后,巡视制度在实践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经完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所属单位的全覆盖巡视。巡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发现了一批腐败案件的重要线索,严肃指出了工作中没有充分落实中央精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措施。党的巡视工作获得高度重视,不光是提出问题,而且还狠抓整改落实,巡视制度因此经常采取“回头看”方式,监督整改情况。巡视工作严肃认真,不流于形式在基层产生了重大正面影响,获得群众普遍支持和积极参与。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出台,进一步完善党的巡视制度,提升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2.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
一般语义上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并无根本区别,都是指政府干预、控制、协调、组织社会生活的活动。而习近平同志提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则具有特定的内涵,意味着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是从源头意义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5]他提出的社会治理思想是对传统社会管理理念的全面超越,是适应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这一思想根据新时期维稳压力增大、维稳成本急剧上升的现实,从理念价值和制度举措提出了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思想构架,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大指引作用。
(1) 通过公共参与,实现柔性维稳。传统的社会管理是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与社会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系统治理的首要价值就是提出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思想。公共参与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潮流。一般来说,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以兼顾更广泛利益主体,增加对决策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公众获得平等的尊重,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为顺畅,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摩擦冲突具有重大价值。近年有关环境问题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与公众参与不被重视,流于形式有一定关系。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到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官本位的治理模式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转型期已经难以为继。承认社会自治空间绝不意味着党的领导削弱,恰恰相反,通过承认、指导社会自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具有重大意义。社会自治的前提是在包容、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正当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他提出,实践中强化公共参与,需要一方面在重大决策中充分考虑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将维稳和维权紧密结合,平等对待群众,尊重群众利益。
他的治理思想实现了从“刚性维稳”到“柔性维稳”的重大转变。“刚性维稳”与“柔性维稳”的区别表象上主要体现在维稳方式方法上:柔性维稳的突出特点是比较重视疏导化解;而刚性维稳则更多采取强制、压服的维稳方式。刚性维稳实践中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诱发更为严重的事件,因此广受批评。但是两者之间更本质的不同应从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区别来认识:刚性维稳往往是事后结果意义的维稳,具有明显被动应对的特征;而柔性维稳则更重视事前、事中,始终施政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刚性维稳的价值取向还是传统的政府本位,而柔性维稳则强调政府与社会协同。实现柔性维稳的根本路径在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公共参与。他非常重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认真对待群众诉求。群众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也会培养提升相关知识能力和制度理性。群众更多采取合法方式,通过制度化平台,理性反应诉求,从根本上会减少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社会稳定评估机制为代表的公共参与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可以真正实现柔性维稳的根本价值诉求,即“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2) 以法治为基础的系统治理和综合施策。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活动的法治化。“依法治国”自十五大被确立为党执政的基本方略,成为党和国家的基本国策并被写入宪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同志对依法治国的认知更为深化,他将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带头守法视为加速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这点明了依法治国的重点是国家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约束。党和政府既是依法治国推动的最重要的权力主体,同时也必须是尊重依法治国原则的义务主体。他深刻把握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即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法治观念会对依法治国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认识已经从一般意义提出法治国家的理念、价值,深入到法治国家创建的核心问题,必将对加速、深化法治国家创建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在依法治国的原则下应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角出发,习近平同志认为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此他要求各级政府机关,政府机关自身恪守法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示范影响。不仅如此,很多社会矛盾的产生也直接或间接与没有坚持依法行政有关。依法行政要求全面覆盖到决策、管理、执法、调处纠纷等几乎所有行政领域。
以法治为基础,习近平进一步对行政机关的社会治理提出了“系统治理和综合施策”的基本要求。这两点主要涉及实践中工作方法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其充分体现了科学性社会治理理念,也对政府部门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社会管理中政府部门权力条块分割,部门本位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互相推诿,难以形成合力。而且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时期社会问题的处理,视野过于狭隘,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被动应对。这容易暂时掩盖问题,却可能累积更为深远、严重的社会矛盾。系统性治理是本着科学全面认识社会系统的观点,认真分析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复杂的互动联系,站在更高、更广的宏观视野审视社会问题。以此为基础,政府各部门、各地方应该实现全面整合,紧密协调。部门立法、政策制定应具有全局性观点,政府权力运行也要重视相互配合。这也对更高一级政府部门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系统化的执政理念和部门协调能力。近年来,很多地方推进“信访联席协调处理机制”是这一理念的典型示范,对于化解很多沉疴已久的信访案件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社会稳定思想核心观点是:坚持审慎态度深化改革实现稳定,以法治为基础,以群众路线为指导,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另外,从研究对象的视角观察,习近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初创于其担任地方主要领导工作期间,成熟发展于担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的时期。可以预见,随着执政经历的不断丰富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其社会稳定思想还将随着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这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空间。
[1] 秦铁铮,赵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践思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1):41-43.
[2] 习近平. 十八届二中全会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03-01.
[3] 阴训法,贾玥.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615-619.
[4] 习近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讲话[N]. 人民日报, 2013-06-19.
[5] 习近平.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03-06.
【责任编辑曹一萍】
ResearchofXiJinping’sThoughtofSocialStability
QinTiez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tability thought by Xi Jinping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core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Xi Jinping's social stability though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Xi Jinping; social stability; thought
2017-05-27
2015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2015lslktmks-12)。
秦铁铮(1976-),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2095-5464(2017)06-0689-04
C 913; D 054
A